一建经济章节题练习:3.1 盈亏平衡分析
1、某技术方案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件,有两个可实施方案甲和乙,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分别为1万件和9万件,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方案甲的抗风险能力大
B. 方案乙的抗风险能力大
C. 风险相同
D. 方案甲产品降价后的风险大
盈亏平衡点反映了技术方案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般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越低,表明方案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越大, 抗风险能力越强。
2、通常认为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BEP(%)不超过()%,方案运营是基本安全的。
A. 60%
B. 70%
C. 80%
D. 85%
一般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越低,表明方案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
通常认为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BEP(%)不超过70%,方案运营是基本安全的。
3、某技术方案设计年产量为10万吨,已知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800元(含税价格),单位产品税金为155元,单位可变成本为250元,年固定成本为1000万元,则以价格(含税价格)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是 ( )元/吨。
A. 500
B. 505
C. 575
D. 585
盈亏平衡等式:单位产品售价×产量-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产量=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
根据题意需要计算价格盈亏平衡点,其余均为已知量,带入盈亏平衡等式:
产品售价×10-155×10=1000+250×10 [注意单位统一]
产品售价盈亏平衡点BEP(P)=(1000+250×10+155×10)÷10=505元/吨
注意:为了便于分析,本部分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中用到的成本及售价等均不考虑增值税。
掌握此等式后可不用去管教材的相关计算公式了。此等式可用于计算产销量、生产能力利用率、产品售价等盈亏平衡点,需要多练习相关题目熟练运用。
4、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将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下列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 计件工资
B. 包装费
C. 固定工资
D. 福利费
E. 修理费
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将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通常可变成本是随方案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计件工资、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不包含增值税)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品产量影响的成本,如固定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长期借款利息支出等。
本题应选A、B。
5、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中,若其债务条件不变,可以降低盈亏平衡点产量的()。
A. 提高设计生产能力
B. 降低固定成本
C. 降低产品售价
D. 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E. 提高营业税金及附加率
盈亏平衡等式:单位产品售价×产量-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产量=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
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单位可变成本)
所以,要降低盈亏平衡点产销量Q,途径有:
①降低固定成本;②提高产品售价;③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④降低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设计生产能力与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大小没有直接关系,简单理解就是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支出。
故本题应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