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
A.核实事故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核查事故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情况、工程各参建单位履行职责的情况
C.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D.制定并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参考答案:A,B,C,E
参考解析:【【过期考点,仅做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人民政府的授权或委托,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履行下列职责: (1)核实事故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核查事故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情况、工程各参建单位履行职责的情况;;(3)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必要时组织对事故项目进行检测鉴定和专家技术论证;(4)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5)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6)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7)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92、根据《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中,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有( )。
A.工程建设通用的信息技术要求
B.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保的标准
C.工程建设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标准
D.工程建设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
E.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及验收等通用的综合标准和重要的通用的质量标准
参考答案:B,E
参考解析: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1) 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综合标准和重要的通用的质量标准;E正确。
(2) 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标准; B正确。
(3) 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建筑模数和制图方法标准;
(4) 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等标准;
(5) 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信息技术标准;
(6) 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通用的标准。
93、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隐蔽工程在隐蔽前,企业应当及时通知的单位有( )。
A.勘察单位
B.设计单位
C.建设单位
D.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E.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参考答案:C,E
参考解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94、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属于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有( )。
A.组织竣工验收并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B.依法实行工程监理
C.依法报审施工图设计文件
D.依法发包工程
E.应当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企业作出详细说明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1)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依法发包工程;D选项正确
(2)依法向有关单位提供原始资料;
(3)建设单位的禁止性行为;
(4)依法报审施工图设计文件;C选项正确
(5)依法实行工程监理;B选项正确
(6)依法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7)依法保证建筑材料等符合要求;
(8)依法进行装修工程;
(9)组织竣工验收并移交建设项目档案;A选项正确
(10)建设单位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责任与义务;
(11)建设单位质量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E选项是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95、关于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是( )。
A.装饰装修工程
B.地基基础工程
C.电气管线工程
D.主体结构工程
E.供冷系统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 2 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96、关于仲裁协议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仲裁机构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或者申请撤销仲裁机构的决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B.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C.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D.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3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E.没有仲裁协议. 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仲裁机构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或者申请撤销仲裁机构的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A选项错误。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B选项正确。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C选项正确。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D选项错。
没有仲裁协议. 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E选项正确。
97、关于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
B.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
C.当事人提起上诉的,上诉状应当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
D.原审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E.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参考答案:D,E
参考解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终审裁定,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AB选项错。
当事人提起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C错误。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D正确。
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E正确。
98、关于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和撤销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被驳回后,又以相同事由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B.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经人民法院由审判员独任或者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C.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
D.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年内提出
E.案外人有证据证明仲裁案件当事人虚假仲裁,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根据法律相关程序的要求,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参考答案:A,E
参考解析:A选项正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被驳回后,又以相同事由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B选项错误,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C选项错误,仲裁裁决被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并依据该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D选项错误,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E选项正确,案外人有证据证明仲裁案件当事人恶意申请仲裁或者虚假仲裁,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根据法律相关程序的要求,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仲裁调解书。
【过期考点,仅做参考】
99、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法院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B.人民法院调解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原则。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需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应当经其同意
C.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调解达成协议后,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D.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案件可以调解
E.第三人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1)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2) 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3) 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A选项正确。
(4) 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调解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原则。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需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应当经其同意。B选项正确。
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调解达成协议后,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C选项错,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不得调解。D选项错误。
第三人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的,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E选项正确。
100、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 )。
A.冻结存款、汇款
B.扣押财物
C.加处罚款或滞纳金
D.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E.限制公民自由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1)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C正确。
(2) 划拨存款、汇款;
(3) 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4) 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D正确。
(5) 代履行;
(6) 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A、B、E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需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