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质量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其主要工作方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抽查为主的工作模式是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方法之一。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大且周期长,不可能对每一个工序和细节进行全过程100%检验。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主要依靠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这不仅提高了检查效率,也增强了参建各方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
其次,监督检查采用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检查侧重于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或者某个特定环节的质量控制,例如对混凝土强度、建筑防水施工等方面展开深入查验;而综合检查则从整体角度出发,涵盖设计文件的符合性、材料进场情况、施工过程规范性以及最终的验收标准等,这种结合确保了全面性和重点性的平衡。
第三,在监督工作中同时注重工程实体质量检查和参与建设单位相关主体的质量行为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是直接体现工程质量的物质成果,通过实体检测可以直观地发现诸如结构安全性、功能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另一方面,参建各方主体,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设计单位等的质量行为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水平。比如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是否履行合同义务,质量管理是否落实到人员及岗位职责之中。将这两类检查结合起来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
最后,为了提升监督效果,还常辅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于关键部位或高风险节点(如深基坑、桥梁吊装)实施重点跟踪,并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辅助检测,例如混凝土强度回弹仪、红外测温设备等。这种灵活高效的技术支持手段为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而言,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方式是一个系统化的组合体,强调针对性与覆盖面的协调,通过对抽查为主的执行策略与多种检查类型的有机结合,既解决了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境,又实现了对质量问题的有效把控,从而有效保障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与监督保障。
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考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