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方在项目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7的规定,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不仅应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也需兼顾总承包方自身的利益,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这就像一句形象的说法:“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自我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工程总承包方必须把握的一个核心原则。
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和职能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总承包方负责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主要环节的统一管理。作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者之一,其项目管理体系不仅要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和合同约定,还应当结合项目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从整体利益来看,工程总承包方需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也要为业主创造价值,实现项目顺利交付和后期平稳运营。从业主角度来看,工程总承包模式有利于责任界面清晰、风险合理分担、进度可控、变更高效响应,这些都要求总承包方具备较强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就自身利益而言,总承包商通过有效的项目策划、资源整合和过程控制,提高项目收益水平,控制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和工期延误风险。这种“自利”并不意味着损害他人利益,而是通过提升项目管理效能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试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完工后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阶段是检验系统功能完整性、联动性及稳定性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到后续正式投产和运行效果。根据国家标准,试运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内容:
(一)总体说明: 对整个试运行工作的战略定位、基本原则、工作依据进行清晰描述,明确目标导向。
(二)组织机构设置: 建立完善的项目试运行组织体系,确定各层级、各部门、各方的职责权限,以保障执行的有力性。
(三)进度计划安排: 编制详细的试运行节点计划,并将其纳入整体工程进度管理系统中,做到有条不紊地推进。
(四)资源计划落实: 明确人力、物资、设备和技术力量的需求,并提前协调配置到位,避免因资源不到位而影响进度或效率。
(五)费用计划制定: 制定专项试运行资金预算,用于支付试车、试验、检测及相关辅助服务等必要开支,防止出现资金缺口问题。
(六)培训计划实施: 针对最终运维人员进行系统的操作、维护和应急演练培训,确保正式运行前掌握必备技能。
(七)考核计划执行: 设置试运行期间的技术指标、性能达标参数和评估机制,以衡量试运效果,识别潜在问题。
(八)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 明确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安全防护、健康管理和环保排放标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杜绝违规行为。
(九)文件编制要求: 按照标准格式编制试运行日志、调试报告、验收资料等技术文档,并妥善归档备查。
(十)准备工作要求: 在启动前做好设施预检查、联调测试和系统消缺等准备动作,确保条件成熟后再开始试运行。
(十一)各方职责分工: 明确总承包方、发包人、供应商及其他关联单位之间的任务界限和接口配合规则,形成协作合力。
试运行经理的责任和关键作用
在试运行管理中,试运行经理是核心执行者。他/她应依据合同条款负责组织并协助项目发包人制定试运行方案,这一方案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联动测试、工艺流程模拟和故障预案制定等要素。
试运行经理还需按计划组织实施各项试运任务,落实相关的技术方案、现场作业人员调配以及必要物料和装备保障。在整个过程中,沟通协调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涉及多方共同参与的情况下,试运行经理要发挥桥梁作用,确保信息顺畅传达、问题快速反馈、行动有效闭环。
综上所述,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不仅要在设计、采购、施工三大常规板块中实现精细管控,在试运行管理这一易被忽视但极其关键的末端环节更要下大功夫。只有在全生命周期视角下通盘考虑,科学规划和高效执行各个环节的任务目标,才能真正实现项目的成功交付和稳定运转,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考点: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