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其法律责任如何划分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6条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内部责任划分方法
-
连带责任:
-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筑物倒塌事故中通常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受害者可以选择向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中的任何一方索赔,被索赔的一方不得以另一方也应承担责任为由拒绝赔偿。
-
内部责任协商:
- 在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以内部协商确定各自的责任比例。这种内部责任划分通常基于各自的过错程度和合同约定。
- 施工单位的责任:如果建筑物倒塌是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如未按设计图纸施工、使用不合格材料等,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 建设单位的责任:如果建筑物倒塌是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或材料存在缺陷,或者建设单位未能有效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则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
证据收集:
- 为了准确划分内部责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包括施工记录、设计图纸、材料检验报告等。这些证据有助于证明各方在事故中的责任程度。
-
专业鉴定:
- 在复杂的案件中,可能需要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定建筑物倒塌的具体原因。这有助于更公正地划分内部责任。
实际案例应用
假设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建筑物倒塌事故,导致多名工人受伤。经调查发现,该建筑物倒塌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建筑物结构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然而,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总负责方,未能有效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
内部责任划分示例
- 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导致建筑物结构不稳固,应承担主要责任,比如70%的责任。
- 建设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总负责方,未能有效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应承担次要责任,比如30%的责任。
重要提示
- 及时取证: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收集现场证据,包括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以便后续的法律维权。
- 专业咨询:建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责任划分过程中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划分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 合理分担:内部责任划分应基于事实和证据,合理分担责任,避免因责任划分不公导致的纠纷。
总之,建筑物倒塌致害责任的归属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明确内部责任划分,可以更好地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
科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考点: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致害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