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水利水电工程辅导 > 水利水电工程学习笔记

我国污水回用历程与展望(二)

来源:233网校 2008-09-07 08:35:00
  五、对几个问题的认识
  污水回用除了技术问题外,还有一些认识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这里就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以供大家讨论参考。
  1、污水回用的落脚点
  水的影响太大,人类缺水不行。污水回用落脚点在哪里,是城市还是农村,是工业还是生活?落脚点应该是城市,特别是城市工业。原因一是城市较农村重要,二是回用救不了农业。
  城市人口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0%,但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72%,贡献比农村大。目前在我国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和城市用水不足30%。但从发展看,城市数量还要增加,人口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增多需要增加用水,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需要增加用水,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也需要增加用水,所以城市用水比重将会提高。而我国农业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和大力节水,用水量可以基本不增加。到2030年城市工业用水将从现在的370亿立方米增加660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从现在的260亿立方米增加到660亿立方米,这样,届时全国城市用水量将达到1320亿立方米,比现在增加近700亿立方米。今后城市用水可能成为用水总量中的大头。
  大旱之年农业减产绝收面积之大,有几千万公顷,靠城市污水救不了农业,把该供给城市的水库水全调给农业也救不了农业。污水回用应优先考虑城市,保证城市无论丰水年或枯水年都能有水可供,保证城市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在城市供水中,50%-80%是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中80%是水质要求不高的冷却用水,所以污水回用主要对象应是工业,能把工业用水顶替出来,老百姓就有水喝了。所以管住工业用水这块,污水回用才能缓解城市水荒,才有前途。在城市有水可供情况下, 城市回用之后的外排水,送到城市郊外,农业部门自然会接过去灌溉。回用落脚点是城市并不排除农灌,只是个优先次序问题,应是城市用过后再去灌溉,或多余水去灌溉。 
  2、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科学地安排城市各类水源的供水次序和用户用水次序。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城市规划,根本就不提城市污水这一身边水源,在全面启动污水回用后,污水这一水资源应提到重要地位了。
  合理次序应是地面水、地下水、城市再生水、雨水、外来水(长距离跨流域调水,也有叫客水),淡化海水。
  在未充分利用城市污水的水资源能力前,不应上长距离调水和上海水淡化项目。
  对工业用户应先搞好厂内节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必要的新鲜水补给,应优先使用城市再生水。缺水城市能使用并且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工业企业,不应供给自来水,这应作为一条法律规定。
  城市草地树木浇灌、建筑工地施工、道路洒水压尘、汽车冲洗等只允许用再生水,不允许用自来水。
  新建小区、大型建筑自设计时就应上中水道。
  长距离调水不但投资浩大,还可能旱年无水可调,也可能调来一盆污水,其调水投资和处理费用要远大于城市自身的水再生费用。希望各地领导和水利部门要慎重调水,调水前要与回用方案作比较。
  海水是沿海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但其基建投资和造水成本过高,在经济上和规模上不可能近期解决城市缺水问题。香港1976年建成的每日18万吨的世界最大海水淡化厂,由于石油价格上涨,能耗过高,被迫于1982年停产,1989年拆除。应学习以色列经验,污水未用尽 ,不能上淡化。
  雨水利用在日本欧洲有成功经验,中国开始研究,但目前离实用化和真正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还远。
  3、污水处理与回用的关系
  污水处理是回用的前提,缺水地区在污水厂的规划、设计、建设期,都应将处理与回用一并整体考虑,同时落实资金,同时建设,同时见效益。避免出现半截子工程,使回用迟迟不能见效。
  4、污水回用与节水的关系
  广义的说,污水回用是节水措施之一,是最大规模最有效的节水措施。前些年全国每年节水10亿立方米,而污水回用推算每年可增城市供水几十亿立方米。回用比节水更有潜力,在节水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城市,今后节水主要靠回用。 
  大连红星化工厂过去每天用自来水2000多吨,因为邻近春柳污水厂,改用污水再生水用于冷却和工艺用水,全厂除了饮水外全部停用了自来水,每年节水73万吨,可算是节水大户了。
  节水有很多措施。小到冲洗水箱内放一块砖头,学生服由白色改为黑色以减少洗衣次数,安装节水龙头等。大到有人提议将渤海湾栏起来,抽出海水截留黄河、辽河水使之变成淡水湖,学香港修建海上淡水库办法。在节水众多措施中,污水回用应算是节水中的重大措施之一。 
  但从开源节流角度看,污水回用属于开源,节水是节流,两者又有一个区别,有个谁先谁后,谁重谁轻问题,有一定的矛盾性。
  对于老百姓来说,节水可能带来生活不便,可能会降低生活质量和影响城市文明程度,如游泳后不能冲洗,取消全市浴池后不能洗澡,限时限量供水等,影响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这不是我们顾意看到的。节水应合理节水,如果有本事搞好水的回用,多次开发,那末就不需要老百姓节水了,反而可以鼓励居民多用水,鼓励天天洗澡,天天洗衣,24小时打开龙头就有水。反正用后的水还能收回来。这样看开源是主要的,精力主要花在抓好回用上,这样做对城市对老百姓都有好处。比如说大连浴池全部关闭,每天才节水5000吨,而一个热电厂如果用再生水,阀门一开5000吨水就省出来了,全市老百姓都可以洗澡了。权衡利弊得失,还是污水回用对社会对老百姓更有好处。
  回用是从节水角度看好,还是从水资源角度看好?从影响大小来说,还是从水资源角度看合适。
  5、城市污水回用谁为主体
  有两种模式:以城市污水厂和再生水厂为主体,或以用户自己为主体。
  日本、美国、大连回用示范工程,都是以污水处理厂为主体,集中处理一定标准后,将再生水送到区域内各用户,用水户大部分直接使用,个别才需补充处理。冷却水用户自己只做水质稳定就可以了,不需将市政领域整套水厂搬到用户的工业厂区内,自己背上个包袱。这种方式明确社会分工,便于科学管理,责权分明,深度处理后水质好便于输送管道的维护。
  一些用户宁要污水厂二级出水自己处理,由企业作回用主体。像太钢、太化、北京华能热电厂等。企业自行管理,水质不好时自行负责。领导的初衷是想对自已企业生产安全负责,可能更放心些。但这样做也有缺点:
  污水回用是介于给水和排水之间的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特别在起步阶段,技术支撑非常重要。工厂企业有自己的主业,不可能专门配备回用技术队伍,在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在厂内维持小而全的水处理体系很难,如北京华能热电厂污泥处理很难自己解决。如深度处理建在用户处,则污水厂至用户之间输送二级水的压力管道会产生腐蚀、堵塞等问题。二级处理与深度处理之间调整不灵,对安全供水不利。
  眼下缺水,许多工厂要用回用水,一些工厂要二级水自己处理。这不是个最佳选择。还有可能出现有病乱求医现象。污水回用也要讲资质,为了维护污水回用的声誉,在回用过程中少走弯路,我们建议一切回用工程,要先经过认真的可行性评估,要请权威部门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评估。污水回用研究会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回用专家队伍,研究会的专家委员有了20几年经验,是回用方面的国家队,是正牌军。研究会委员也有责任做好咨询工作。研究会也将成立咨询机构,为全国启动污水回用服务。
  技术咨询工作包括:
  确定用户类型,做好用户详尽调查,知道怎样说服用户,特别是工业用户,用户提过高水质要求知道该怎么办,供水合同风险如何分担,供用水平衡测算,确定规模和实用可靠的处理工艺,投资经济评价,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其中最困难的是落实回用水用户,要逐车间逐工序落实,要能说服用户采用合理的水质标准,最终达成供水协议,这样回用工程建设才做到脚踏实地,回用工程的前期工作才算达到了深度。
  6、法律、法规,软约束、硬约束
  在一次会上领导讲的很好,推广回用单靠软约束不行,必须要有硬约束。什么是软约束,示范引导是软约束,没用。大连回用示范工程十年了,在全国还是推不开。证明软约束没用。要想推广必须强制,通过法律、法规变成硬约束。通过人大立法,颁布国家强制性标准,并有一套监督处罚办法,否则启动不了,推广不了。 (考试大二级建造师编辑整理)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