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责任者处理
(2)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一般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
(3)工程质量缺陷及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
①返修处理。
例如,某些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经调查分析,该部位经返修处理后,不会影响其使用及外观;
例如,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时——表面密封法;当裂缝宽度大于0.3mm——嵌缝密闭法;当裂缝较深(0.5)时——灌浆修补。
②加固处理
主要是针对危及承载力的质量缺陷的处理。对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的方法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角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增设剪力墙加固法和预应力加固法等。
③返工处理(修不好了,重新干)
例如,某防洪堤坝填筑压实后,其压实土的干密度未达到规定值,经核算将影响土体的稳定且不满足抗渗能力的要求,须挖除重填。某公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按规定张拉系数为1.3,而实际仅为0.8,属于严重的质量缺陷,也无法返修,只能返工处理。
再如,某工厂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时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掺量多于规定的7倍,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80mm,石子下沉,混凝土结构不均匀,浇筑后5天仍未凝固硬化,28天的混凝土实际强度不到规定强度的32%,不得不返工重浇。
④限制使用。当工程质量缺陷按返修方法处理后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而又无法返工处理的情况下,不得已时可做出诸如结构卸荷或减荷以及限制使用的决定。
⑤不作处理。某些工程质量问题虽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或标准,但其情况不严重,对工程或结构的使用及安全影响很小,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单位等认可后,可不专门作处理:
A.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的质量缺陷。
B.下一道工序可以弥补的质量缺陷。
C.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的工程。
D.出现质量缺陷的工程,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