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二级建造师 /见证取样和送检

见证取样和送检

见证取样和送检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见证取样和送检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二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王东兴
所属科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七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7.4 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7.4.3 建筑材料、设备等的检验检测
所属版本:2025

见证取样和送检介绍

(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2)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①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②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③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④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⑤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⑥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⑦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⑧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 、试件和材料
(3)见证人员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具备建筑施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负责该项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
(4)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应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
(5)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报告必须加盖见证取样检测的专用章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0:53:18

见证取样和送检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样检规定》,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中,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是()。
A . 混凝土试块
B . 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
C . 钢筋及连接头试件
D . 地下使用的防水材料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
(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选项D正确
(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而选项A“混凝土试块”、选项B“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以及选项C“钢筋及连接头试件”,虽然在特定情况下(如用于承重结构时)也需要见证取样和送检,但题目没有明确指出这些材料是否专门用于承重结构等关键部位。

单选题 2.关于建设工程见证取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样人员和见证人员应当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
B . 墙体保温材料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C . 见证人员应当由施工企业中具备施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D . 施工人员对工程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选项A错误: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
选项B错误:墙体保温材料不需要进行见证取样
选项C错误:见证人员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中具备施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负责该项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
选项D正确:所谓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具有法定资格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的活动。

单选题 3.《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必须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或材料,但不包括()。
A . 地下使用的防水材料
B . 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C . 用于非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
D . 承重结构混凝土的掺加剂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6) 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
(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所以C是不包括的。

单选题 4.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机场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是(  )。
A . 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B . 用于墙体混凝土使用的掺加剂
C . 用于砌筑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D . 用于墙体抹灰砂浆的水泥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BCD不属于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范围。

单选题 5.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中,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是(  )。
A . 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B . 非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C . 用于防水层上保护层的商品混凝土
D . 抹灰砂浆中使用的掺加剂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
(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大咖讲解:见证取样和送检

王东兴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管理学硕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主攻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向。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7.4.1 对施工质量负责和总分包单位的质量责任

1、依法承揽工程的施工业务
2、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
3、总分包单位的质量责任: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高频

7.4.4 施工质量检验和返修

1、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2、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发包人有权请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内无偿修理或者返工、改建

高频

对建筑材料、设备等进行检验检测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管理
1)检测机构资质分为综合类资质、专项类资质
2)申请检测机构资质应当向登记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
①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
②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
③检测场所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租赁合同;
④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
⑤检测机构管理制度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3)资质许可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进行材料审查和专家评审,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书面决定。对符合资质标准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工作日内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并报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资质许可期限内
4)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实行电子证照,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格式
5)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检测机构需要延续资质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个工作日前向资质许可机关提出资质延续申请。有效期延续也是5年
6)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或者法人证书变更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7)检测机构检测场所、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等事项发生变更影响其符合资质标准的,应当在变更后30个工作日内向资质许可机关提出资质重新核定申请,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书面决定
(2)检测活动管理
1)检测机构与所检测建设工程相关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 、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不得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2)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3)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合理核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费用,单独列支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
4)委托单应当由送检人员、见证人员等签字确认。检测机构接收检测试样时,应当对试样状况、标识、封志等符合性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检测
5)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等签署,并加盖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
6)检测报告中应当包括检测项目代表数量(批次)、检测依据、检测场所、检测数据、检测结果、见证人员单位及姓名等相关信息
7)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存在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行为,以及检测项目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应当及时报告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8)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存在争议的,可以委托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
9)检测合同、委托单、检测数据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按照年度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10)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
11)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当向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