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考>客观题卷一>卷一模拟题

关于刑法内容的强化练习一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3日

2、(主体)下列哪些情形,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A.  甲(15岁)参与拐卖妇女的犯罪活动中乘机奸淫被拐卖妇女刘某的
B.  乙(15岁)参与拐卖妇女的犯罪活动中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张某重伤的
C.  丙(15岁)参与绑架犯罪活动,故意造成人质李某重伤的
D.  丁(15岁)参与绑架犯罪活动,过失造成人质李某死亡的
【ABC】17条第2款
3、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A公司在进行合并清算时,故意隐匿一批价值80万元重要物资材料,并在资产负债表作虚伪记载的,构成妨害清算罪,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即可
B.B单位因为私设小金库而被审计机关发现,在审计机关查帐过程中,B单位领导甲某指示会计乙某将单位的账簿烧毁,从而使审计工作无法进行。甲某、乙某构成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B单位不构成犯罪
C.C厂是用电大户,为了降低成本,经领导层会议讨论决定,由该单位电工将动力电线私自改装,从而可以无偿使用隔壁D单位的电力,先后1年多,窃电数额达到100多万元,由于盗窃罪未规定单位犯罪,所以该单位不构成犯罪,而领导指使电工窃电也是为了本单位利益,不是出于自己非法获利的目的,所以也不构成犯罪
D.D公司为了在招标过程中中标而对发标单位负责人行贿,构成单位行贿罪,只处罚单位即可
【BCD】B项中B单位构成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实行双罚制。C项中对于单位窃电不构成犯罪,但不能因此免除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对于直接负责的领导以及该厂电工应当按照盗窃罪论处。D项单位行贿罪实行双罚制。
4、关于故意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犯罪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B、故意认识要素的“明知”包括①对构成要件事实有认识(事实认识)和②危害性认识(或违法性认识)二项内容
C、传播淫秽物品罪的认识要素包含对物品具有淫秽性质的认识
D、聚众淫乱罪的认识要素包含对行为具有淫乱性质的认识
【AB】14条
5、故意的要素(危害性意识或违法性意识):下列哪些情形一般认定对结果不成立犯罪故意:
A、凶犯甲拒捕枪击警察乙,误中路人丙致死;甲对丙的死亡结果
B、警察乙枪击拒捕凶犯甲,误中路人丙致死;甲对丙的死亡结果
C、甲遭到乙的不法侵害实施正当防卫,致乙死亡,法院认定甲正当防卫过当,甲对乙的死亡结果
D、甲遇到便衣警察乙的盘查,误以为遭到打劫,奋起反击,致乙死亡。法院认定甲假想防卫,甲对乙的死亡结果
E、法警甲执行死刑判决,举枪将死刑犯乙击毙,甲对乙的死亡结果
【BCDE】第14条
6、(故意与过失区别)甲带其子(4岁)在公园游乐场玩耍时,其子因与同龄儿童乙争抢座位从旋转电马上摔下,头部磕起一个大包。甲生气,将乙拉过打了一个耳光。乙母亲见状质问甲。乙乘机咬了甲手腕一口。甲恼怒中顺手将乙推了一把,乙踉跄了几步摔倒,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甲的行为:
A、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D、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间接故意
【C】同时涉及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区别。
7、关于犯罪目的正确说法是
A直接故意的心理内容都存在犯罪的目的
B目的犯之目的则是一种不为直接故意所包容的目的
C对于目的犯而言,特定目的是犯罪构成要件
D目的犯有法定的目的犯和非法定的目的犯二种
【ABCD】
8、关于刑法上认识错误哪些说法正确?
A、法律认识错误原则上不排除罪责,但可以酌情减轻罪责
B、事实认识错误包括对象错误、客体错误、手段(工具)错误、因果关系错误、打击错误
C、甲为杀害乙而朝乙射击,却击中了乙身边的丙,致丙受伤,对甲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甲杀丁并碎尸,用塑料袋包装。对乙谎称是鸦片,以5000元的价格托乙运至火车站寄存柜中存放。乙按吩咐搬运至寄存柜中。乙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AC】
9、采取法定符合说认定下列事实认识错误,结论正确的是
A甲把金项链误认作手表窃取,属于同一构成要件范围内的错误,该错误不阻却对窃取的金项链成立故意(盗窃既遂)
B乙误把枪支当作财物而窃取,属于不同构成要件的错误,该错误阻却对窃取的枪支成立故意(仅成立盗窃罪)
C丙在打猎时把同伴误认作野猪而射杀,属于不同构成要件的错误,该错误阻却对射杀同伴成立故意(仅涉及是否成立过失犯罪问题)
D丁在拐卖妇女时把男人(以男性为主的中性人)误认作妇女拐卖,该错误阻却成立犯罪既遂,可成立拐卖妇女罪未遂(对象不能犯未遂)
E张三故意把把男人(以男性为主的中性人)当作妇女拐卖给李四,得款1万元,张三并无认识错误,成立诈骗罪。
【ABCDE】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