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一>刑法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抢夺罪与抢劫罪

来源:233网校 2012年10月19日
  【概念提示】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中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一项罪名,是介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一种犯罪形态。 
  刑法第263条: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较为常见的是有殴打、捆绑、禁闭。伤害,直至杀害。这里的胁迫,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以立即实施暴力相威胁,实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恐惧而不敢反抗,被迫当场交出财物或任财物被劫走。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 
  【区别】
  首先,抢夺行为是直接对物使用暴力,而不包括对人实施暴力。 
  其次,抢夺罪的暴力没有达到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
  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下简称“驾驶车辆”)夺取他人财物的,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 
  (2)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 
  (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更多推荐: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牵连犯和吸收犯  刑法章节试题及答案
热点推荐: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汇总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答案交流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