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考>考试指导>考试报名

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哪个更具魅力

来源:233网校 2008年7月23日
  自2002年开始,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职业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并且只有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这四大法律职业。目前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与现有司法体制中的人事制度、司法队伍现状和相关法律等还存在矛盾,四大法律职业之间以及职业内部还存在人才、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仍然缺乏。 
  从社会地位来看,法官、检察官影响力位居首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法官、检察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在社会上更为人们所尊敬和崇拜。但是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早期进入司法机关的大部分都为非法律专业人才。目前我国法官、检察官总体素质并不是很高,这种现状需要大量优秀法律人才的补充进去,而由于现有司法机关编制基本趋于饱和,法官、检察官实行的又是职务终身制,司法机关人员出口也不通畅,导致优秀法律人才无法进入司法机关队伍中来。现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补充大部分地区采取省级司法机关统一组织招考,每年全国各法学院共有10万左右的毕业生,由于招考机会有限以及现有编制限制,最终进入司法机关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迫于无奈只有进入律师事务所和其他法律服务行业。律师行业经过几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律师已经从国家法律工作者转变为普通的社会法律服务者,失去了“国家”的那层光环,但是在取得资格证后因为其进口比较宽松,近几年律师数量增长很快。公证行业相对于其他三大法律职业来说影响力较小,大多数人对公证行业缺乏了解,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很少考虑选择从事公证员职业。笔者所在地区原本共有三名公证员助理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其中有两人通过招考进入司法机关,另外一人是由于招考成绩不理想而未能进入司法机关。在早期时,公证机构是代表国家实施公证证明活动,单位性质为国家行政机关,公证员也为国家干部,但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公证体制进行了改革,公证机构也同样失去国家机构的性质,成为独立承担责任的证明机构。目前相当一部分公证员都为国家机关或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公证法》生效后,公证机构将和国家机关彻底脱钩,大部分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证员肯定将不愿意继续留在公证机构工作,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公证员数量短期内的巨大缺口。来源:考试大网 
  从经济收入来看,律师行业总体收入远超其他三类法律职业。据统计,全国律师每年业务总收入在90亿左右,律师人均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而北京律师人均年收入则达到26万元。全国法官的年收入平均在1500多元左右,北京市在2004年以前普通审判员年收入在9万多,2004年北京实行“阳光工程”的工资改革后,许多高工资的法官收入减少了近一半。检察系统和法院系统工资标准是一致的,只是在其他补贴等方面有所差异。公证员平均工资在1000多元左右,公证员在社会地位逊色于司法机关,在发挥自我上又不如律师职业,也因此导致了其吸引力低于其他三大法律职业。但是目前公证员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工作压力相对也不是很大。随着《公证法》的颁布实施,公证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面对其他法律职业存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公证员职业会成为很多持证人新的选择。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