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考>备考攻略

司考技巧:6月攻克800万字的复习资料

来源:233网校 2013年3月19日

  备考要坚决“锁定”司法部考试中心编著的“三件套”

  目前仅司法部考试中心主编的辅导资料已经达到了800万字,也就是我所说的“钦定三件套”,即辅导用书(原指定用书)、法律法规和试题解析。这三件套是考生备考的圭臬、法宝。对考生来讲是考试的“规范性文件”,地位仅次于司法部的考试公告。我们来看去年的辅导用书383.4万字、必读法律法规200万字、试题解析少说也是200万字。如果从现在起考生每天读上5万字,考前才可以完成一遍的阅读任务,还不要说,许多考生又买了大量的参考用书、专题讲义、复习指南、重点法条、法条解读、模拟题、测试题、预测题等等,不一而足。仅就司法部主编的三件套科学、合理的运用就很是讲究方法的。学理科的考生知道“三体运动”,三体运动求得的解是:你把这个宇宙都变成稿纸也表达不完的近似值。我们生活中、情感上、经营中出的问题也是如此,比如三角债、三角关系、三角恋爱等等,三件套这样的三元结构很难处理。

  民法、刑法重者恒重,司法考试试题是同分不同值的

  国家司法考试考核15门部门法(14部门法加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15部门法相互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也考察的的是考生的学习能力。你在辅导中会听到老师关于一些部门法分数的统计,这样的统计很浅显,贻误考生。比如有的老师说:“民法今年考了89分,相比较前几年最多时的120分大幅减少,重者恒重的地位动摇,甚至少于商经的分数”等等。这是不懂司法考试的言论。民法、刑法是部门法发育最完善的学科体系,比如民法中的法律关系,大家在学习法理学中或者其他部门法中也可以遇到,因为这些部门法在形成、完善过程中借鉴了民法的民事法律关系理论,这只是其一,但足可见民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之根深蒂固,刑法也如是,所以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说通民刑者通司考。再者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分数降低到冰点的10分左右,但是试题难度无情的加大了,10分你拿5分都是很困难的,知识产权能拿到8分以上,考生的成绩应该在400分开外了。这好比一把茶叶,用水壶泡和用茶杯沏的区别。你换什么容积的容器泡的都是这一把茶叶。

  民法那天分数降到了60分,对于考生来说将是悲剧,那题目会是多难,不想也而知呀。这就是,司法考试中的“同分不同值”、“同分不同价”试卷设计。司法考试对于受过法学教育的考生来说不备考也应该能拿到280——320分,而上了350分的分数难度就比较大了,一分的难度相当于280分以下的5分——8分。360分上下的题目,也就是350——370分的题目对于考生来讲含金量最高,这部分题目决定着考生命运,都是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构成。大家要明白一个朴素的报考结构,不能较真。某题对于甲可能属于280分以下的分数,对于乙就会是350——370分范畴的,因为考生状况各异、各部门法优势差异性很大。

  讲师效应不在 师资日趋低端化

  在辅导中考生要有基本的鉴别能力,目前大多数讲解辅导的是没有大学学历教育授课履历的,辅导水平参差不齐、相差很大。以前我们讲某老师被边缘化了,和司法考试无缘。实际上,他还在风风火火、漫天遍野的讲着司法考试呢,边缘化的意思是:学术水平不行、也没有学术地位,不为校方认可、更不为司法部认可,更不要奢望入考试中心法眼了,终身和司法考试无缘,进不了命题组,终身处于司法考试边缘地带。(考生不要以为司法考试辅导是主流,实际上司法考试辅导是这个制度的边缘、灰色地带)。而现在的辅导师资,不仅仅是边缘化,简直是没落到了和司法考试绝缘的窘境。能有正经教职的也不多了。大家要记住能在高校任职这一点硬性指标,说明一个授课老师的基本素养。以前司法考试授课可以弄个全博导授课阵容、参与命题的比比皆是。现在绝无可能了。我和李仁玉讲过司法考试培训市场是江湖,而现在跑龙套、走江湖的已经几乎都是没有学历教育授课背景的了。现在辅导班不要奢谈博导、硕导授课,就是全部是大学讲师授课也绝无可能了。

  伟大的马克思在西方一般不认可是哲学家,而认为他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和革命家、工运领袖,为什么呢?他的思想影响了世界几个世纪,未来还可能主宰世界。因为他没有在大学任教,不属于学院派。其实,错误认识不仅仅是考生,整个社会、传媒也会如此。比如大家都知道钱穆和钱伟长的叔侄关系(中央电视台居然把他和钱学森扯上了关系),钱穆是公认的的最后一个国学大师,他在国学的所谓“学术”领域做出过公认的贡献;而把季羡林被冠以国学大师就不合适了,就是牵强附会了。

  辅导的授课也是不伦不类,比如讲民法。老教授不提所谓的好意施惠,只是一带而过的提提情谊行为;而没有学历教育授课履历的会连篇累牍的讲半个小时的好意施惠,可能是刚刚接触王泽鉴的著作吧。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值得讲的,第一、考核的可能性很小。第二、如果改成大陆的叫法情谊行为就人人皆知了。第三、萨维尼早就精辟总结过类似的东西:“其不适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在于不好用金钱来计算呀”。

  我们国家有一个法律实务、法学理论、法律编辑水准都很高的法学权威,名符其实的大家,也是命题组核心成员;不但有国内影响力、国际上也很知名,可以说影响深远。他非常诚恳、朴实的和我说过:“我做的一切(成就)其实都是组织的安排,我不过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确实是虚怀若谷的大家风尚,我记忆犹新、铭记不忘。

  考生需要的是优质的教学服务

  再过几年,也就是不远的将来,司法考试辅导应该全部是辅导机构的员工来授课了。为什么产生的这一变化,简单说,这是辅导发展的规律,随着讲师不在,讲师效应也荡然无存。以前,讲师对这个市场是有主宰力的。而机构在逐步参与到辅导讲解中来,机构的运作模式将是机构真正的依托。大家已经可以看到这一点,司法考试成功的机构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她可以培养出无数的小老板,你可以克隆她的模式,甚至就是把她连锅端了,也不足以摧毁她,她有着极强的、令业内震惊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为什么,是她独具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和教学服务体系,在这个模式下,其他都是皮毛,授课讲师不过是基础员工。而这一模式在业内将迅速的得以普及。我将在其他文章里论述这个问题。所谓的辅导讲师现在已经寥如晨星了,只是自己以讲师自慰的自娱自乐罢了。

  司法考试辅导满足的只是考生的辅导需求,对司法考试制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司法考试辅导,司法部遴选的法律人才将更有客观性、针对性、准确性,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应该就是平素优秀的考生。当然辅导对考生通过帮助也很有限,但是考生间是否参加了辅导确至关重要,我光着脚走路,你参加辅导就等于穿鞋了,备考慢慢6个月,这等于不在一个起点竞争呀,所以报辅导班也就变成了备考考生一个普遍的选择了。

  但是,司法考试辅导长期在一个较低的辅导水平徘徊,对司法考试制度的完善没有什么作用,相应的也没用对这个制度形成良性的冲击。反而是辅导市场被司法考试通过率、制度变革、卷面分值设计等等因素摆布着、震荡着。没有形成攻守的,也就是矛与盾的互动关系。

  近些年来更没有出现讲授能达到应试层面的老师,好的、有才华、能够讲到应试层面的老师也就区区一二,但是不是进入命题组,就是在专业的其他领域发展。比如民法学者王轶教授,在法律规范上做着开创性的研究、学术上取得很大成就,而他是这个行业曾翘首企盼、寄予厚望的。

  备考方法运用和对备考状态的认识

  阅读、记忆、练习这三者备考方法的关系非常微妙,在不同的备考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考生所出不同的备考状态,如何报考调整非常重要。那个阶段以什么方式为主,什么方式为辅,什么方式暂时可以放弃。都关乎考生备考的顺利进展,左右着考生的备考命运。

  备考状态如何评估的问题。司法考试考生在备考中对自己的状态从来没有、也不会有、更不需要清醒的认识。因为在这个竞技般的备考过程中,大家就是不遗余力的阅读、记忆、练习,不能也不应该让自己的状态冷却来。此时,有一些备考状态极为低迷、备考进展极为不顺利的考生是需要备考方法论来科学的介入、指导、干预的。

  应试状态的构成问题。应试状态是应试体能、应试技巧、应试心理之综合。三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弥补。但是,三者如果离开了历年试题的训练就是无从谈起,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了。司法考试考核要两天时间,对考生应试体能有一定要求,如何能出色发挥,应试体能、心理要接受适当的训练。模考的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就是完全按照考试的规则进行仿真训练,试题使用历年试题收效会比较大。应试技巧、心理的提升主要来自于精研命题人的《试题解析》。

  考生过关的瓶颈:如何突破临界点

  我们说的临界点是在340分—359分的范围,考生“临界点”的突破问题需要方法论指导,我们看到一些老考生,去年考了350多分,成绩还算令人鼓舞,值得再考一回,如果还和去年一样,如法炮制的去备考,不改进备考方法,结果最多也就考个350多,甚至分数还低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备考方法问题。备考方法得当会很快突破360分,这个阶段的突破对考生来说是质变飞跃,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指导,想突破非常困难。司法考试就是这样一种考试,一个村官不复习也可以考280分到300分,但是你要在提高就比较困难了,如果在340分基础上想在提高就绝非易事。

  新闻里我们经常听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数字是8%,而美国是0.3%,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小孩身高长了10cm,和姚明的身高还在增加的问题,无法同日而语呀。

  司法考试就是这样,你可以叫一个零起点的提300分,但是你却无法帮助一个357分的考生提高3分。340分—360分,这段分数是最具含金量的,也是考生自己很难突破的重灾区,每年在这里徘徊的考生都是数万,近十万计,参加辅导班能够帮你有所提高的,但要想再提高,辅导班也无能为力了。解决的方法是有的,就是看命题人的试题解析,精研多选题和不定项试题。临界点突破问题,试题解析在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对过关考生的经验、心得要客观、清醒认识

  如何看待备考经验、心得。在这里谈复习备考,我不知别人怎么样,我是诚惶诚恐。考生都受过高等学历教育,很多是学业有成的各领域专家;别的不谈,读书16年,至少是学习方面的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学习的方式、方法,谈备考方法确有以砖攻玉的感受和捉襟见肘之狼狈。简单说,每个通过考试的考生,过关的经验没有未通过司法考试考试落榜的总结有价值。

  其一、过关的喜悦会把过去的恰当和不恰当的备考行为都给予肯定,彩虹化了自己的一切备考行为,自我歌颂、自我标榜,结果贻误了别人。这种情况现实中也很多,文革后被平反昭雪、官复原职的人,会感谢文革中所受的苦难;富有起来的企业家会歌颂早年的贫穷。

  其二、学习是个体化的事情,考生备考已经有了自己的定式,如果邯郸学步,将是适得其反。每个考生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备考状态、困惑、瓶颈,一般能作以引导已经很不错,很难针对性、个体化辅导。

  其三、过关考生不懂得教育心理学,无法传达出真谛;准确的说一个考生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一回事,你叫他自己按照他介绍的心得、体会,第二年再考一回,他自己也会名落孙山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考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通过司法考试的。有的考生知识体系不完备、存在明显的漏洞,但是没有妨碍他通过司法考试。我见过一个考生不知道地役权、不安抗辩权、别除权,但是并没有妨碍他通过司法考试

  其四、如果一个考生告诉你备考失利的感受、教训,描述会更为客观、真实。但是,绝大多数考生是不知道自己成功和失利的原因的。备考就是这样,有时成功和失败只是毫厘之差,每年骑在360分和359分的都是以近万人计,而他们的差距其实只是命运之安排。

  考生在备考中,认识的误区

  考生在备考中非常突出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认为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之所以通过,是因为法律知识掌握完善。所以,自己拼命往尽善尽美努力,让自己各个部门法都能照顾到,结果疲于奔命不说,还顾此失彼。通过的考生成绩一般也就是360分—400分之间,离完善还有十万八千里呢。我没有见过成绩500分的考生,司法考试是允许缺憾、包容错误、鼓励放弃的考试。通过司法考试无非就是让自己试题的正确率达到60%,就是拿到360分,通不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几乎都是没有迈过追求知识完备的这道坎。实际上,我们如果把“面上”的追求,如果转化为“纵深”的追求考生就顺利成章的通过了。

  怎么纵深的追求?简单的说,备考到8月份,考生只要在现有知识范围、水平上,全身心投入的去演练历年试题中的多选题和不定项试题,把现有知识运用娴熟、掌握扎实,努力提高自己多选题和不定项的正确率。深入领悟命题人的《试题解析》,通过司法考试是不在话下的。

  法律的学习和其他学问一样是永无止境的,一个学者穷尽毕生的精力在自己从事的部门法的一隅才能取得一些突破,您要在6个月里把14门部门法都完善了,我们本来是备考司法考试的,您怎么给自己定下了神才能达到的目标,您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逆天”呀!

  另外,有的考生第一年考了358分,第二年备考6个月才考了350分,为什么。有一句俗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您第一年的358分,是最后的冲刺速度,是一个极限值。不代表你平时就是358分的水平,并可以保持下来。谁会相信刘翔每天都在以跑110米栏的速度在参加社会活动。考生在试后,状态直线跌落,呈现一种重力加速度的下跌状态;第二年再备考,尽管状态跌落了,自己的信心没有跌落,还是我是358分水平,胸怀志在必得的豪情(实际上,类似一个去年没有登上福布斯排行榜,今年已经濒临破产了的企业家的状态)。自己以为第二年是在358分的基础上备考,实际上,已经跌落到320分了。剩下的40分是司法考试最吃力的攻坚分数,难度异常大;司法考试考生由初始状态冲击到320分,再一鼓作气拿下40分的难度也要比你小。这就是备考中的一层辩证关系。备考中的辩证关系很多,也较为复杂,怎么介绍,也难尽其详,勉为其难吧。

  考生在备考中的这种状态曲线,表现最明显的是应试状态,一般情绪状态还是比较平稳。

  放弃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选择

  还是要谈谈放弃说和减负说。我们参加辅导班的作用主要是减负,授课老师也都是以此为己任。能够做到为考生减负已实属不易,在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学历教育一个学年的内容串下来需要功力,但是,考生也会注意到授课老师要讲好必须删繁就简、详略得当,无形中也放弃了许多不好讲的、自己不擅长的内容。司法考试是特别要强调放弃的考试,我常开玩笑的说,唐明皇参加司法考试一定能过,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我们的三件套远没有3000页(正反为一页),必读法规也就500页。远远到不了把握“三千佳丽”,从中筛选重点的难度,司法考试必须刻意强调放弃,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所做的工作就是抉择和放弃,选择得法就是放弃得当,大家常说简单是幸福,但是简单是需要放弃得当的。比如,我们法学界有许多在多领域都可以有建树的学者,命题组的王卫国、刘凯湘在民法上都有深厚的功力,但是还是专攻经济法和商事法学。还有我们知道的爱因斯坦,他有着艺术家 无法企及的想象力和哲学家望而生畏的思辨能力,可是,他的数学不好(我说的不好,是在世界顶尖物理学家范围的不好),他并没有特意去弥补、进修,而是终身与自己的助手——世界顶尖的数学家为伴。他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助手,没有顶尖大数学家做助手来诠释、阐述他伟大的、瑰丽无比的思想。可见做科学的、合理的放弃,而不是追求个人职业生涯的完美,是做出成绩的前提。这一点对备考的考生尤为重要。

  我们国家治理也是如此,改革开放前,国家是处在千疮百孔的状态。如果面面俱到是无法治理的,所以我们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来做重点布局:沿海先动、重点布局;财政捉襟见肘,先上重点工程。如果考生谁把邓小平改革开发的策略理解个6、7成,通过司法考试绝无问题。当然,不是叫大家都成为战略家,每天左手拿着孙子兵法,右手捧着资治通鉴,口中捣鼓着三十六计。大家要懂得循序渐进,不贪多求全;先在一个部门法确立优势,然后触类旁通。

  我们在这里特意拿出比较大的篇幅阐述备考方法论,说明他在备考中的重要,但是大家不要误解,他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是没有的。司法考试是遴选法律人才的考试制度,首先不是每个考生都可以成为法律人才,另外不是每个人通过努力都可以通过司法考试。当然是否通过司法考试不是判断法律人才的标准。许多考生不知道什么是备考方法但是他运用的比谁都娴熟、恰当、准确,确实天性、基因的使然。他们做了适合于自己秉性做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生的对手不是考试,而是其他的考生,你必须通过备考使自己更出色并跻身到考生群体的10%当中,如果你不能如此,你不是没有通过司法考试,而是输给了比你在备考中表现更出色的其他考生。

更多资料: 十年来司法考试一成不变的铁律12条

免费注册→添加考试应用:
司法考试试题 免费模考  在线估分、讲师解答  添加“报考订阅” 掌握最新报考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