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一>法理学

09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师讲义之法的现代化

来源:233网校 2009年6月5日
  (一)法的现代化的涵义和分类
  1.法的现代化的涵义
  所谓法的现代化,是与社会的现代化相适应的、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
  2.法的现代化的分类
  依据法的现代化动力来源,可将法的现代化分为两类:
  (1)内发型现代化。所谓内发型现代化,指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力量促使法进行的现代化,这是一种自发的、缓慢的现代化过程,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比较和缓。西方国家法的现代化大多属于内发型的。
  (2)外源型现代化,指由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现代化,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比较尖锐。法的外源型现代化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被动性,即在法的外源型现代化中,现代化最初是迫于某种外来压力而进行的。
  ②具有依附性,即在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中,法的现代化本身往往不具有价值,而是国家图强的一种工具,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变革。
  ③具有反复性,即在法的外源型现代化中,由于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与固有的传统习惯之间存在激烈斗争,双方互有进退,因而表现为过程的反复性。
  (二)中国法的现代化
  1.中国法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在鸦片战争后,面对欧洲列强的殖民压力和国内有识之士变法图强的要求,清政府不得已开始修律活动,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开始。
  2.中国法的现代化进程有如下特点: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2)从模仿民法法系到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3)自上而下的立法活动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主要形式;
  (4)法律意识的建立落后于法律制度,思想领域斗争激烈。

编辑推荐:

好东西快收藏,考试大司法站点

司法考试在线考试系统,海量题库!

2009年司法考试远程辅导,热招中!

考试大司法考试论坛交流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