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基线测量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基线测量评估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五节 评 估/评估的方法
所属版本:2025

基线测量评估介绍

基线测量评估

①什么是基线测量: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②应用范围:个人、家庭、小组、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

③操作程序:建立基线(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进行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15

基线测量评估考点试题

多选题 1.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包括( )。
A . 建立基线
B . 进行介入期测量
C . 调整基线数据
D . 分析和比较
E . 完善测量数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A选项)。建立基线的方法有3种: 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的 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 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 想、感觉、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 基线期。
(2)进行介入期测量(B选项)。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 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作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 入期。
(3)分析和比较(D选项)。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绘制成图表,然后将 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 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如果数据的变化与基线期和介入期变化一致,一般可以认为是介 入本身产生了效果。
故选ABD。
选项C和E不属于基线测量评估的标准操作程序。

单选题 2.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某社区开办了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学习小组,拟采取基线测量评估服务成效。小李的下列做法中,属于建立基线的是()
A . 选择测量慢性病管理行为的指标
B . 改变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行为
C . 比较老年人慢性病管理行为变化
D . 测量老年人对小组的满意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建立基线的方法有3种: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的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A选项正确)二是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 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
B选项错误,改变行为属于小组干预的 “实施阶段”,是干预过程中的目标;
C选项错误,属于分析和比较;
D选项错误,属于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多选题 3.王女士觉得自己性格比较急躁,孩子不听话时,说不上几句就发脾气,导致她与孩子关系紧张。抱着改正自己爱发脾气的毛病和与孩子改善关系的期望,王女士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小张接案后,为了清楚地知道王女士接受服务后的改变状况和服务效果,需要建立服务基线,其正确的做法包括( )。
A . 分析服务前后王女士的情绪变化
B . 与王女士一起选择情绪变化量表
C . 评估服务结束后王女士的情绪状况
D . 与王女士一起确定情绪管理的目标
E . 指导王女士记录介入后每一天发脾气的次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中的评估。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建立基线的方法有三种:①确定介入的目标;②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③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本题中应该是记录介入前王女士发脾气的次数)

单选题 4.在社会工作的基线测量评估中,建立基线的方法不包括( )。
A . 确定介入的目标
B . 制定工作计划
C . 选择测量工具
D . 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社会工作的基线测量评估中,建立基线的方法有三种
①确定介入的目标(A选项),例如,服务对象的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
②选择测量工具(C选项),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
③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D选项)(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
题目问的是【不包括】,故选B选项。

大咖讲解:基线测量评估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评估的目的

1、评估的含义
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2、评估的目的
①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②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③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④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3、评估的类型
①过程评估。
②结果评估。

高频

评估的方法

评估的方法
1、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收集档案,收集意见和看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2、基线测量评估:建立基线—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3、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

4、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运用等级尺度来测量;

5、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

工具: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高频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高频

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①收集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

②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③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高频

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①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②差别影响评分。

高频

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

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

一般来说,可以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

高频

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

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

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