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同辈群体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王小兰
所属科目: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节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所属版本:2025

同辈群体介绍

同辈群体
1.同辈群体的含义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2.同辈群体的特点
(1)平等性。
(2)开放性。
(3)认同性。
(4)独特性。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50

同辈群体考点试题

单选题 1.16岁的高二女生小王比较时尚,经常模仿同学朋友中比较时尚的女生的造型。从小王的情况来看,影响小王的主要环境构成要素是(  )。
A . 家庭
B . 同辈群体
C . 学校
D . 社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中的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根据题干描述可知选B。

多选题 2.小王是大一新生,性格内向,家境优裕,上高中时因看不惯宿舍同学的卫生习惯选择走读。上大学后,小王因为不适应集体生活,开始失眠,食欲下降,身体急剧消瘦,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宿舍同学发现小王的情况后,主动关心他,帮助其改善失眠状况,提升睡眠质量。关于同辈群体的特点及其对个体行为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宿舍同学的支持能够帮助小王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B . 宿舍应当建立严格的熄灯制度以约束同学的行为
C . 小王应接受宿舍同学的行为习惯,以便融入集体
D . 小王与宿舍内的每一位同学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E . 小王睡眠改善后,对宿舍生活有了较强的认同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同辈群体。
A正确,同辈群体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B错误,B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C错误,选项前半句的描述是错误的;

D正确,同辈群体的特点有:(1)平等性。(2)开放性。(3)认同性。(4)独特性。
E错误,认同性,题干的描述并没有体现,题干中只描述了宿舍同学关心帮助小王改善了失眠状况,提升了睡眠质量。
故答案为AD。

单选题 3.17岁的小倩总喜欢找朋友玩,暑假时不愿意和家人一起出游,遇到问题是更愿意和朋友诉说,寻找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且认为朋友讲的比父母说的更有道理,这反映出同辈群体的特点是()
A . 平等性
B . 认同性
C . 独特性
D . 开放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 平等性: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比较相近,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B. 认同性:同辈群体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对群体有较高的心理归属感和较强的认同性。
题目中提到小倩更愿意和朋友在一起,遇到问题时更愿意和朋友诉说,并且认为朋友讲的更有道理,这反映了她对同辈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C. 独特性:每个同辈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这种群体的亚文化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
D. 开放性:同辈群体内部不存在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在语言、方式、话题等方面都没有限制特定的形式。
综上所述,题目中描述的情况最能反映的是同辈群体的认同性。
故答案为B。

多选题 4.同辈群体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
A . 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
B . 使个体学习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C . 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育
D . 伴随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E . 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同辈群体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
①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E正确);
②同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
③伴随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D正确)。
A错误,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发展没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作用;
B错误,B说能学习各种社会角色,范围太广泛,比如小学生跟她的小学生朋友们同学们是不可能学到教师的角色;
C错误,前半句成长是对的,但是后面的发育错了,发育是指生理上的,身体发育。同辈群体是不会影响个体发育的。
故答案为DE。

单选题 5.初中二年级学生小宁个子较小,近几个月来他经常被学校几名高年级同学打骂或拦住要钱。为了寻求保护,他加入了一个“哥们儿”小团体,也开始欺负他人,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针对小宁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从个体层面应开展的工作是(  )。
A . 纠正攻击行为,培养社交技能
B . 强化家校联络,及时实施干预
C . 加强校园监控,保护学生安全
D . 改善亲子关系,纠正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抓住题干关键词“个体层面”,排除家校、校园、亲子关系。从小宁个人出发,纠正其攻击行为,帮助其培养社交技能。

大咖讲解:同辈群体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2、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适应环境,同时改变自身生存、生活环境;
多样性:人类行为有外显与内隐、遗传与后天习得、生理与社会范畴的;
发展性: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现在行为是未来行为的基础;
可控性:人类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
整合性:个体行为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

高频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家庭

1、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2)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3)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类型。
(4)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
(5)丁克家庭: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2、家庭教养模式
(1)娇纵型:父母盲目溺爱、疏于管束,以自我为中心,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2)支配型:过分溺爱+严加管束,易出现怯懦、意志薄弱,清高孤傲心理。
(3)专制型:家长缺乏爱心、耐心,管理粗暴,易出现自卑、消极、暴躁、依赖心理。
(4)放任型:无爱心耐心、缺乏责任感,放任自由,易出现缺乏自信、自制力差、无责任感、
(5)冲突型: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不和谐,易出现缺乏安全感、意志薄弱、冷酷、反社会倾向、
(6)民主型: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有利于自尊自信、自律、创造性、较好社交能力。
3、家庭功能
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
二、同辈群体
1.同辈群体的含义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2.同辈群体的特点
(1)平等性。
(2)开放性。
(3)认同性。
(4)独特性。
三、学校。
四、工作单位。
五、社区。
六、文化。
七、大众传媒。
高频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本考点要求考生熟记并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出于满足自己需要的动机,在现实社会条件及社会规范的约束下行动,获取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期望。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其路径取决于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由于人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
总的来说,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高频

家庭

家庭
1、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2)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3)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类型。
(4)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
(5)丁克家庭: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2、家庭教养模式
(1)娇纵型:父母盲目溺爱、疏于管束,以自我为中心,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2)支配型:过分溺爱+严加管束,易出现怯懦、意志薄弱,清高孤傲心理。
(3)专制型:家长缺乏爱心、耐心,管理粗暴,易出现自卑、消极、暴躁、依赖心理。
(4)放任型:无爱心耐心、缺乏责任感,放任自由,易出现缺乏自信、自制力差、无责任感、
(5)冲突型: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不和谐,易出现缺乏安全感、意志薄弱、冷酷、反社会倾向、
(6)民主型: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有利于自尊自信、自律、创造性、较好社交能力。
3、家庭功能
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

高频

学校

学校
1.学校的含义
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2.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学生的行为会受到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高频

社区

社区
1.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类型
(1)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
(2)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3)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3.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①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②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发生影响。
③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④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频

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
大众传媒具有 5 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奥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2.大众传媒的类型
分为旧传媒和新传媒。
3.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高频

文化

文化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
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类型
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3.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文化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