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来源:233网校 2012年2月28日
三、简答题
1.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2)认知性。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3)序列性。包含如分析、联想、比较、推理等一系列的认知操作。
3.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1)发现问题。问题解决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2)明确问题。即认清问题的关键,要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3)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策略;(4)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问题解决各个阶段的出现不是简单的、线式的,而是反复的、交错的,并可能会出现多次的反复循环。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定势与功能固着。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物体的某一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5.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1)真创造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类创造指创造产生的成品并非社会首创,只是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2)已有研究指出,不论是真创造还是类创造,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6.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要注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问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7.教授学生运用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8.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1)将较复杂的技能分解成许多子技能或前提技能,并分别掌握;(2)促进各子技能或前提技能的组合;(3)多次综合练习,使其达到自动化水平。
9.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10.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
11.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的智商一般不低。
12.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13.环境因素指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1)创造性比智力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2)温暖、融洽和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子女创造性发展十分重要;(3)学校教育中过分强调纪律和规范,缺乏自由和开放气氛也会妨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4)社会文化中过分强调社会规范,因循守旧,不敢探索那些有可能失败
的未知事物,也会限制个体创造性的发展。
14.教师应该做到:(1)给学生应有的信任;(2)减少不必要的规定;(3)不作评判;(4)对学生表示诚恳的支持;⑤提供某些集体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
15.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保护好奇心;(2)接受学生的想法,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观点,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16.创造性的思维策略训练包括:(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发散思维训练;(3)学会容忍模糊性;(4)推测与假设训练;(5)自我设计训练;(6)头脑风暴训练。

特别推荐:

2012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各章节重点提示及章节习题(中小学通用)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试题专题

2012年考试大-教师资格站“考试应用”,免费体验中
在线模考
 模拟试题、章节习题、真题、预测试卷等各种试题免费做!
报考订阅
 第一时间了解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成绩查询等考试报考.
我的课程
 随时随地学习,2012年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48小时免费试听.
你问我答
 对模考试题有疑问,或者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提问.
考试应用功能不断添加中……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