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 面试指导 > 面试真题 > 高中面试真题 > 高中生物面试真题

2021上半年高中生物教资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已更新)

来源:233网校 2021-04-21 09:01:16

2021上半年教资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在线真题库>>

2021上半年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结束,233网校更新了本次考试真题及答案,供各位考生参考!

微信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取中小学教资面试真题

高中音乐教资面试真题

血压的负反馈调节

1.题目︰苏教版必修三《血压的负反馈调节》片段教学

2.内容︰

血压的负反馈调节.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负反馈﹔

(3)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情境导入

视频展示高血压患者患病及治疗时的情景,请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谈一谈自己对人体血压调节的理解。导入本节课题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环节一∶明确反馈调节的类型

教师提问︰人体内环境的调节依赖于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有哪几种类型,他们的概念是什么?

环节二∶血压的负反馈调节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大屏幕展示的血压调节的模拟动画,尝试思考并总结血压调节的具体过程。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请小组代表进行阐述自己小组的结论。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结合动画,再次详细讲解血压的负反馈调节过程。

三、巩固练习

结合本节课知识提问︰在平时生活中,可以怎样预防高血压?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总结分享今日所学。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降压药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略

1.题目:《酶的催化》片段教学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酶催化的本质;

(3)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堂之初,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无机催化剂和酶催化相同生物反应的不同现象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酶的催化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原因又是什么呢?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环节一:明确酶的催化作用

教师视频展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思考:通过这个实验,能说明酶具有什么作用呢?实验过程中的加热目的是什么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后,教师进行随机提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酶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环节二: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原因

教师展示模拟酶催化的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对应部分,尝试讨论并总结出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

教师随机请小组代表进行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同桌两人一-组,尝试绘制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

四、课堂小结,升华重点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下今天的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查阅并收集资料:还有哪些实验能证明酶的催化作用。

板书设计:略

1.题目:《减数第二次分裂》片段教学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 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

(3)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堂之初,教师大屏幕展示精子形成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后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那么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从而引到本节课的学习。.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环节一:回顾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及上节课的学习,尝试附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回顾减数第次分裂的过程。

环节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

教师重点播放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及课本对应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讨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请小组代表进行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并且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

环节三: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结果

教师进一步引导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绘制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图,尝试分析经过一次减数分裂, 会形成几个生殖细胞,其染色体组成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请小组代表进行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形成四个精子或一个卵细胞与三个极体。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打乱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图,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排序。

四、课堂小结,升华重点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下今天的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查阅并收集资料: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意义是什么呢?下节课师生共同交流。

板书设计:略

1.题目:《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片段教学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多媒体呈现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韩非子》中的一段话:“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指导学生尝试翻译文章,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情况。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环节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教师设计并多媒体展示若干个主题,例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等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小组完成一个主题。要求建立的联系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并区别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学生讨论结束后,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出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具体表现在: (1)人均耕地继续减少。(2) 自然资源消耗量大增。(3) 水、矿产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加剧。(5) 植被破坏等。

环节二、协调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直观的展示目前生态环境遭到的严重破坏。同时讲述: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源,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加沉重。长期以来,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造成人们的乱砍滥伐,盲目扩大耕地,过度进行放牧,肆意掠夺式开采资源、能源等问题。从而引出正确协调人口与生态环境间关系的具体措施:如(1)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3)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等。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教师提问学生:人口增长除了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有没有有利的影响呢?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升华重点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下今天的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查阅并收集资料: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调查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是什么,分析它们是否与人口增长有关。下节课,师生共同交流。

板书设计: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

(1)人均耕地继续减少

(2)自然资源消耗量大增

(3)水、矿产资源短缺华国熬州

(4)环境污染加剧

(5)植被破坏

.二、协调人口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1.题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片段教学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

(3) 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堂之初,教师大屏幕展示用电流表测传递兴奋的神经纤维,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模拟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电流表的指

针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进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环节一、兴奋的学习

教师继续展示电流变指针偏转的动态模拟动画,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尝试总结兴奋的本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阐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环节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部分的内容,小组讨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点拨:电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神经表面电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于刺激神经引起的,由此说明刺激会引起神经兴奋。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进一步 深化学生的理解。学生讨论结束后依次请小组阐述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评价。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的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具有双向性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同桌两人一组,互相概述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升华重点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下今天的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尝试画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的过程中电流变化的曲线图。

板书设计:略

1.题目:《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片段教学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DNA结构的有关知识: 1.DNA组成单位是什么? 2.DNA有几条链组成? 3.DNA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接着,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以及明星父子照片,让学生思考: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 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从而引出课题一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环节一、对DNA复制的推测教师抛出问题: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是否像洗相片似的,有一-张底片就可以洗出许多相片来?接着引入沃森。克里克提出的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假说,引入对” 半保留复制”概念的学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出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另一假说一一全保留复制。 提出问题: DNA究竟是以半保留还是全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呢?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初步了解DNA复制的两种可能的方式: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

环节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得出可以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实验来证明。

教师多媒体展示经典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实验的具体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以含有15N标记的NH4C1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教师提出问题:假设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会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用学过的演绎推理来作出实验预期。并完成教材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示意图,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离心后应出现三条DNA带的实验预测。教师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学生作出的实验预期完全相同。设置疑问:这- -实验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学生思考,DNA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对生物遗传有什么意义?

四、课堂小结,升华重点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下今天的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用简易材料,制作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的模型。下节课,师生共同交流。

板书设计: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1.题目: 《种群的增长曲线》片段教学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点;

(3)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PPT展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以及神农架地区金丝猴种群调查后绘制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抛出问题:这些变化曲线图能反应出种群变化的规律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引出本节课题。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环节一: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

教师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计算机模拟动画及课本中野兔增长的实例。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然后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同时绘制出野兔增长的曲线。完成后引导学生讨论,此曲线图的形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条曲线有什么特点?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依次阐述自己的结论,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 型。

环节二: "J" 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及课本,尝试总结‘J" 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依次阐述自己的结论,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出"J" 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环节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教师呈现高斯实验模拟视频。抛出问题:你认为高斯实验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点拨: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依次阐述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总结出“S"形曲线出现的原因以及K值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同桌两人一组,尝试结合实例绘制"S"型曲线。

四、课堂小结,升华重点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下今天的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查阅并收集资料:生活中还有哪些种群的增长符合“J”型曲线和"S"曲线?下节课师生共同交流。

板书设计:略

1.题目:鉴定蛋白质

2.内容:

实践:

(1)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备用。若鉴定的样品较多,可多备几支试管。

(2)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0.1g/mL的 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 CuSO溶液,在试剂瓶上标明试剂名称,备用。这两种溶液先后滴加,配合使用,称为双缩脲试剂。

(3)将实验材料(如鸡卵清蛋白、牛奶、豆浆和生物组织研磨液等)稀释后,各取2mL加入已编号的试管中。

(4)向各试管中加入2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试管,摇匀。观察试管中有无颜色变化(图2-14)。再向各试管中加入3~4滴CuSOa溶液,轻轻振荡试管,摇匀。观察试管中颜色发生的变化。

建议考虑:加入 NaOH溶液后,试管中的溶液呈碱性,肽键与Cu2+形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这就是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的颜色反应。

面试真题.png

讨论:

1.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否都含有蛋白质?

2.这个实验与还原性糖鉴定实验有什么不同?

(注:图片摘自苏教版必修一)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教学环节中要有学生互动。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相关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即可。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蛋白质的作用有哪些?

(学生回答:催化、运输、防御、调控、结构蛋白等。)

教师追问: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它是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物质,那么如何来鉴定食物中的蛋白质呢?引入新课一一《鉴定蛋白质》。

(二)新课教学

1.食物链

(1)组织学生用箭头将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出来,学生展示。

提示:箭头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草一虫→蛙一蛇一鹰:草→虫→蛙→鹰)教师讲解食物链概念。

(2)提问:食物链中各生物对应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草为生产者,虫、蛙、蛇、鹰为消费者。)

教师讲解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并区分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概念。(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条食物链。

提问:这条食物链有几个环节?

教师讲解营养级的概念并进行标注。学生自主动手标注第二条食物链的营养级,并

请学生代表上台板演。

(4)对比观察两条食物链。

提问:营养级和消费级的关系怎样的?

(消费级的级数永远都比营养级的级数要小1.)(5)提问: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一成不变的吗?

(在不同食物链中,同种动物所处的食物链可能是不同的。)2.食物网

分发某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图纸,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出所有的食物链。小组合作。

提问:这些食物链形成了什么样的结构?

(发现一个个的食物链交叉连接形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教师总结食物网的概念。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复杂的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三)巩固提高

提问:若单一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种生物缺失时分别会出现什么状况?同桌交流。(单一食物链中某一生物减少或缺失可能会对其它生物产生较大影响,但在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它生物来代替,对其它生物影响较小.)

师生共同总结:食物网越复杂,其抗干扰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为什么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板书设计】略。

面试题库>>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免费刷(各科目)

考后关注>>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时间、入口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距2024社会工作者考试还有

57

立即提分

考试圈子
  • 社工学霸君微信号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中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 初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