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 面试指导 > 面试真题 > 高中面试真题 > 高中语文面试真题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高中语文(已更新)

来源:233网校 2021-12-16 11:30:05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高中语文科目真题已更新。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高中语文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高中语文

历年真题:历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真题下载历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下载>>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

1.题目: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 朗读诗歌,读音、停顿准确,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2)问题设计紧扣文本,有助于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大堰河”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使用的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和大堰河以及大堰河所代表的劳动妇女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大堰河”在诗歌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深刻体会大堰河之于作者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

我的保姆》。(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提问:诗歌的第一部分写明了“我”和大堰河的不同身份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第二部分3~10节,自由发言。

明确:第二部分主要写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三节。第三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要求:学生齐读第三节,回答问题。

明确:写的是作者在狱中想起大堰河,想起了大堰河的坟墓和故乡。

教师追问:大堰河的坟墓和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

明确:坟墓被雪压着,故居的檐头长满了枯草,门前的石椅长满了青苔,一片荒凉的景象。

2.提问:第三节中除了对环境的描写,你还找到了哪些认为写得有意味的地方?

要求:学生自读,体会语言。

明确:动词的使用“压”“关闭”“典押” 。

教师追问:这些动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动词都含有强迫、逼迫之意。暗示大堰河生前居住的环境和去世后坟墓所在的环境都十分恶劣,表明了大堰河作为一名劳动妇女所遭受的压迫。

3.提问:想起了大堰河之后作者开始回忆哪些与大堰河一起生活的日子,具体回忆了哪些场景?

要求:学生齐读第四、五节,回答问题。.

明确:作者回忆了寒冬大堰河辛勤操持家务,把“我”抱在怀里温暖“我”的场景;大堰河为儿子们补衣服、包扎伤口,为夫儿们掐虱子的场景。

4.提问:作者在描写这些场景时,运用了八个“…之后”的句式,这样的写法有何作用?

明确:为读者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教师追问:这样幸福祥和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很久,后来作者就离开了大堰河,结合上文中我们知道作者和大堰河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想象一下作者与大堰河分离之时是什么样的场景?

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5.提问:我们来看一下到了真正的分离时刻,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要求:学生自读第六节,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第六节仅用了四行叙述“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

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教师追问:这里作者用一个疑问句仅写出了离别时大堰河的不舍,为什么不写自己的痛哭不舍呢?

明确:作者通过写离别时刻大堰河的状态反映出大堰河对“我”即将离开她的痛苦和不舍之情,相同地,与大堰河有着深厚感情的“我”此时的痛苦心情也不言而喻了。

6.提问: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说一说作者文中的大堰河仅仅是指作者的保姆大堰河吗?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不仅仅是指我的保姆大堰河,还指千千万万像大堰河一样勤劳、质朴、善良的劳动妇女。

教师追问:结合1~6节,思考作者对于“大堰河”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感激之情,大堰河养育了我;思念之情,大堰河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赞美之情,大堰河身上体现出劳动妇女的勤劳和朴实;同情之情,大堰河作为一个出身低微的保姆,长期遭受压迫。

7.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大堰河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感受诗人和土地之间的感情。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诗配乐朗读,再次感受诗歌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然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生活中不乏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请你去观察生活,搜集有关素材,写成一首诗或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略

二、《登高》

1.题目:《登高》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理解诗句大意,感悟作者的情感;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杜甫的其他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诗中所出现的多种意象,分析意象的作用。

情感价值观与态度目标:学习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在反复朗读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诗人的多重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意象,领悟诗情。

教学难点:

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即: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设身处地地感悟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曾经学习过的杜甫的作品,并请人介绍诗圣杜甫。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诗圣杜甫一生漂泊,忧国忧民,写下千古诗史,有“白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之言,也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哀国之情。晚年的诗圣苦恨艰难,今天我就一起走进暮年杜甫,走进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读通诗句,理解大意

1.教师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特别是作者晚年凄惨的生活现状要重点强调。

2.教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画出本首诗的句读。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4.教师点名请学生朗读,给予反馈评价。

5.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在通读完全诗,了解诗歌大意之后,用一个字来概括整首诗带给自己的感觉。

明确:“悲”。

教师追问:诗人因为什么感到悲伤?又是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悲伤的?

明确:诗人因所见感到悲伤,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

2.提问:诗中都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意象?

要求:再读诗歌,圈点勾画出诗中的意象。

明确:诗人为我们展现了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等意象。

3.提问:这些意象都有怎样的特点?对数情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这些意象都是悲伤凄凉的。作者在前两联写景,通过这些悲苦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派荒凉,悲伤的意境,做到了情景交融。

4.提问:你们觉得颈联、尾联中的关键词有哪些?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要求:全班齐读诗的颈联,尾联,进行小组讨论。

明确:关键词有“悲”“客”“病” “苦恨” “酒杯”等词语,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

5.要求:请学生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

6.提问:我们今天通过学习《登高》这首诗,都学会哪些赏?析古诗的方法?

明确:朗读体会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诗圣杜甫的晚年生活,领略了《登高》所带来的悲情。有人在分析之后说出本诗的颈联蕴含了八种不一样的“悲”,你们在学习完之后,可以看出几种呢?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羁旅在外之悲,萧瑟秋景之悲,年老体衰之悲....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多次朗读,熟读成诵并默写诗歌。

2.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把《登高》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板书设计:略

三、《包身工》

1.题目:必修一《包身工》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 带领学生掌握“包身工”吃住情况;

(2)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4)试讲时间10分钟。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包身工的居住饮食的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感受本文语言特色。

3.理解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和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侵略中国工人的罪行。

教学重难点:

了解包身工的居住饮食的情况,理解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和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侵略中国工人的罪行。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提问: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的年纪大概也就十五六岁,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最想干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也要学习一篇文章,文章里也有一群和你们年龄相当的女孩子她们的生活境遇和你们竟然有着天壤之别,她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衍的《包身工》走近她们了解她们。(板书课题)

二、初次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教师进行范读,在黑板上强调一些易读错的生字。而明确:猪猡、弄堂等。

3.提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篇报告文学,关于报告文学是文学类文章题材之一,是速写,特写等文学样式的总称,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样式。那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再现旧中国一群包身工生活的?

明确:分别从吃和住两个方面描写。

三、深入研读,加深体会

1.提问:那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包身工的日常生活呢,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

明确:

(1)吃一洋铅桶浆糊一般的薄粥,两粥一饭,中午的饭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粥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莴苣的菜叶就是难得的佳肴。

(2)住蜂房般的格子,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十七八个“猪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的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鸽子笼一般分得均匀,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

2.提问:读到这些,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人活得不像人,没有人的尊严,人权受到了侵犯。

3.提问: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全貌已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小.组合作讨论:造成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呢?

明确:双重压迫,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的无耻勾结。

三个原因:可靠、安全、廉价。

追问:能够看出作者抱着什么样的情感写下的这篇文章?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包身工的处境以及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明确:同情、悲愤。

四、巩固拓展,提升知识

提问: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习这篇文章后你的感受。

明确: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所以,作者以生动、真实的笔墨再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侵略中国工人的罪行,并且预言黑夜终将过去,黎明终将到来。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我们学习《包身工》这篇文章,了解了他们遭受的非人待遇,知道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更要珍视现在的美好,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我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2.作业:

当我看到包身工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的丰衣足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看到芦柴棒身患重病,仍遭到老板毒打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生病时父母的百般呵护,我感到了幸福。干请以“当我看到....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感到了幸福”为句式,写一段幸福感言。

板书设计:略

四、《师说》

1.题目:必修三《师说》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

(3)通过文本分析掌握深层含义;

(4)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了解文体及作者

1.学生齐读课题,老师邀请同学谈一谈对题目“师说”的理解。

明确:“说”是古代散文中的-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如:《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介绍作者,教师进行补充。

明确: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郎。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二)解决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断句。

3.教师检查反馈,提醒学生注意“句读jù dòu、苌弘cháng hóng”等字音。

(三)了解文章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章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自学效果:请学生翻译部分句子,教师选讲实词、虚词。如: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学者”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3.提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古之学者必有师”包含哪些方面的含义?

明确: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拜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寻师的原则‘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提问: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三个方面的呢?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派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明确:

(1)“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对教师职责的准确归纳,既教授学问道理,也传达人生哲思,所以韩愈才会辨别真正的“师者”与只会传授“句读”的人的区别,后者不能称之为“师”。正如我们现今所提倡的教师职业道德中,“教书”与“育人”缺一不可,同为教师的天职。韩愈希望世人认识到这一点,多一些人能发出如柳宗元一般的感慨“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里的“谁”指的是所有人,涵盖了在封建制度下的贵族特权阶级与普通贫民百姓,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言,很有针对性。既有惑,便要解惑,而解惑向来是教师的职责,所以人人都要向老师学习的道理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不得不说,韩愈是一位逻辑强者。

(3)既要向老师学习,便要去寻那值得向其学习的老师,就像我们一直所强调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寻师的原则是是无稽之谈,寻师所学的是道理是知识,所以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朗读指导: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带入到朗读中,也可想象如果你是韩愈,在唐代不想向老师学习的贵族子弟面前,如何慷慨激昂地表明你的观点。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依据这一中心论点,请同学们设想,如果让你去展开论述,你会从哪些方面,用怎样的素材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同桌两人为一个单位,尝试阐述自己的论证过程。

要求:学生同桌相互交流。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将本文的第一自然段改写成现代议论文,注意要使用标准的现代汉语进行表述。

2.借助图书馆或者网络查找韩愈的其他议论性散文作品2~3篇,分析其中心论点,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略

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 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片段教学

2. 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背景;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并理解文章重点字词,浏览、略读课文,把握文意,理解体现出作者缅怀奥斯维辛遇难者的相关语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阅读课文,学习本篇新闻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创伤,进而热爱和平,抵制暴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描写作者缅怀奥斯维辛遇难者的相关语句。

教学难点: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创伤,进而热爱和平,抵制暴力。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片段,请学生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如何。

2.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在和平年代茁壮成长的我们也能通过影视作品感受到二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有对战争的讲解,也有对战后情况的描述,今天我们

要学的便是这样的一篇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通全文

1.教师播放名家范读音频,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教师点名请学生朗读课文,把每个词读正确,读响亮,并给予反馈评价。

(二)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课文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提问:本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奥斯维辛新闻稿,你对奥斯维辛有什么了解呢?

要求:学生相互讨论总结,进行汇总。

明确: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德国人曾在二战期间在奥斯维辛修建了集中营和众多的” 杀人工厂",这里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 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奥斯维辛的集中营等建筑,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本文开篇一句"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何还要完成本篇报道呢?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是为了完成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

教师追问:对谁的使命呢?

要求:学生略读课文,找出答案。

明确:是对曾经在这里的遇难者的使命。

2.提问:此时到达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的人是什么心情状态呢?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进行回答。

明确:安静地、默默地、很快望一眼步履慢了下来。

教师追问:游客们先是“很快",后又“慢了下来”,为何?

要求:学生细读本段,思考并回答。

明确:当游客想到这里曾经用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来屠杀无辜群众的时候,心情很是沉重,于是慢下来脚步,表达对牺牲者的悲痛之情。

3.提问: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段描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并找到关键字词。

明确:本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将屠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与生机勃勃的菊花放到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师追问:作者为何要对比呢?

要求:学生讨论,教师点名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纳粹残酷暴行的讽刺,无论其用怎样恶劣的手段都阻止不了生命的怒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顽强生命的赞叹,对和平的歌颂。

4.请再次朗读这段话,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出来的对纳粹残酷暴行的讽刺,以及对人世间最美好的顽强生命的赞叹,对和平的歌颂。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继续播放视频资料,请同学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给出自己的解读。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相应的补充。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写一则300字的小作文:战争中的无辜牺牲者,我想对你说……

2.收集二战中的感人故事,并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略

六、《蜀道难》

1.题目:必修三《蜀道难》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1)试讲约10分钟;

(2)教师范读诗歌;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之难;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学习文中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蜀道之难”,体会诗人仕途的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仕途的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请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介绍李白生平及代表作品,教师点评补充,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题,说一说对题目“蜀道难”的理解。

明确:“蜀道难”,古乐府旧题。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咏叹的意味很浓。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2.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认真听。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4.教师检查反馈,提醒学生注意“凫(fú)、扪参(mén shēn)”等字音。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再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同桌相互交流讨论,理解诗歌大意。

2.提问: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提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几次?是否重复,有什么作用?

要求:同桌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发言。

明确:三次。不重复,一唱三叹,分别道出蜀道“难”。开头写蜀道来历,叹蜀道之高,写出蜀道开辟难。中间写环境凄清、山水险恶,叹蜀道之险,写出蜀道攀登难。结尾写蜀道剑阁险要、杀人惨景,叹蜀道之乱,写出蜀道安家难,告诫友人早还家。

4.提问: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派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流之回川。运用神话传说,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2)“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通过对动物的虚写从侧面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运用想象、夸张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运用夸张,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 ,搞地方割据。如果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的惨景。

5.朗读指导:教师多媒体呈现蜀道相关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蜀道之难”。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你觉得李白写此诗仅是为了表现蜀道之难吗?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创作主旨的?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谈一谈。

明确: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课下收集李白其他的诗,读一读,下节课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略

七、《蜀相》

1.题目: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朗读体现作者感情;

(3)根据讲解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诗歌的情景关系,品味诗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时代背景,从诗句中感受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象及意境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情感美,体会诗人深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联系知识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如《春夜喜雨》《望岳》《春望》,回忆杜甫诗歌的风格。

2.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不拘一格的,有沉郁顿挫的、轻松缠绵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另一首传世名作,看看我们能否再次了解杜甫,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蜀相》。(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读通诗句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3.教师点名请学生朗读,给予反馈评价,注意律诗的起承转合和停顿。

(二)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反馈,讲解疑难句子和词语。如:锦官城——成都。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我们先来看诗歌的标题。蜀相指的是谁?

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自主发言。

明确:诸葛亮。

2.提问: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全诗的表达,大家会用哪个字?

明确:“寻”。

3.提问: "寻”又体现在哪里呢?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小组讨论。

明确:“寻”体现在首联,也就是祠堂的地点一锦官城外。

教师追问:祠堂的环境如何呢?

明确:柏树茂盛,有绿草入眼,黄鹂鸣叫。

4.本诗的颔联是对祠堂环境的描绘,能否具体说说祠堂的环境如何?

明确:环境清幽。从“碧草”" 黄鹂”可以看出。

教师追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哪两个字与意境关联最密切?

将讲颔联的情感变幽静为凄凉。

5.作者"寻”到了祠堂,他对蜀相诸葛亮有怎样的评价呢?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明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功绩,在三顾茅庐后计安天下,辅佐两朝,忠心耿耿。

6.提问:我们知道,历史上诸葛亮并未能够完成刘备的遗愿,而是出师未捷。这样的结局,杜甫是怎样评价的呢?

明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认为诸葛亮是值得英雄悲叹的,因为他事业未竟便身死,为了先主,以天下为己任,留给人们无限的哀悼。

7.提问:请大家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想象作者面对蜀相祠堂时有怎样的情感?

要求:学生闭眼想象诗歌画面,自由发言.

明确:诗人通过对蜀相祠堂的寻找和景物的描绘,追忆了诸葛亮的功绩,并对其" 出师未捷身先死"表达了哀悼和遗憾。但其实作者写蜀相也是写自己,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痛苦。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大家对于诸葛亮又有怎样的评价呢?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忠心耿耿、足智多谋。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收集关于诸葛亮的其他诗歌。

板书设计:略

八、《再别康桥》

1.题目:必修一《再别康桥》片段教学

2.内容: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基本要求

(1) 朗读课文,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2)问题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感知本诗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感受本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康桥的浓浓不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本诗意境,了解本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对康桥的浓浓不舍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课堂初始,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并用语言渲染。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既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也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劝慰。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要求: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徐志摩,指名回答。

明确: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他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新诗的诗魂。诗哲” 当之无愧。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正音断句

学生自由朗读诗作,教师范读指导,明确诗歌节奏划分,并标明韵脚。

3.了解内容

提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了诗人在与康桥分别时的所见、所思、所想。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之情。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绘画美

提问:自古离别诗作非常多,本诗与以往的离别诗有何不同?

要求:学生朗读诗歌,小组交流,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对象是人,这首诗离别对象却不是人,而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迎面而来的是一派清新飘逸的图景。另外,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招手”,、挥一 挥",使每一幅画都有流动的美,给人以立体感。

(二)音乐美

1.提问:对比阅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朗读第一节与最后一节,小组讨论进行比较,教师点评。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

2.提问:《雨巷》 是一韵到底,这首诗压韵了吗?韵脚都有哪些?这样写能达到什么效果?

要求:学生朗读第一节与最后一节,小组讨论进行比较,教师点评。

明确:韵脚——来,彩。每一小节的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1.提问:这首诗每一节有几行?每一行的字数有何特点?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朗读诗歌,同桌交流讨论。

明确:一共七节,每一节有四行,显得很匀称。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

2.提问:阅读诗歌最后一节,思考第一节中“作别西天的云彩”与最后一节“不带走一片云彩”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突出作者的酒脱和逸。从作别到不带走,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不像其他的离别诗那样依依不舍,那样的沉重,感情是轻快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知

提问:挑选喜欢的片段,改写成一小段散文。

要求:自由编写,举手分享。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要求:学生谈收获,教师补充。

明确: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虽然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想想离别母校会是怎样的心情,仿照《再别康桥》尝试写一首小诗。

2.尝试写现代诗歌《故乡的____》,表达对故乡、童年的怀念之情。

板书设计:略

九、《滕王阁序》

1.题目:必修五《滕王阁序》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朗读作品,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2)问题设计紧扣文本;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词义。

2.引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培养学生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课文词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对王勃的了解,引出王勃的生平事迹,从而导入本节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王勃,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王勃在宴会上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在途中渡海溺水

而死。

2.介绍文体

“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是赠序,即临别赠言。

3.梳理脉络

文中第一部分描写了洪州的地理风貌和参会人员,第二部分主要写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人文景观。第三部分主要写由宴会的盛况而引发出的关于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作者写身世和怀才不

遇的苦闷。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关键词是什么。

要求:请围绕时间和地点回答。

明确::秋日、滕王阁。

教师追问:写了秋日滕王阁的什么景象。

明确:描写了秋日滕王阁的气象万千和自然景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滕王阁秋景的?

要求:学生自读,体会语言。

明确:使用色彩的变化来描写,如: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中颜色的多变。

3.提问:除了颜色之外,文中对秋日景色描写还有哪些?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

小组1:由远近方位的变化来写滕王阁的秋景。”云销雨霁”是远景描写,‘“山原旷其盈视"是中景, 鹤汀凫渚”是近景描写。作者采用远景,近景、中景不同方位相结合的形式来写秋景。

小组2: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秋日景色,“秋水”是静景,“落霞”是动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秋日景色。

4.提问:文中多采用四字的语言进行写作,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采用骈体文的形式更好地将景物特色突出出来。

5.作者描写这样美丽的滕王阁秋日景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明确:表达出作者对这种秋日景色的赞美之情。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鉴赏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句话中的场景。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诗配乐朗读,再次感受诗歌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然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剩余部分,搜集王勃的其他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略

十、《祝福》

1.题目:必修三《祝福》片段教学

2.内容: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 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产生原因;

(3)试讲时间10分钟。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了解祥林嫂的不幸遭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圈点勾画法,体会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体会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产生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1.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着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儿子,最后她又在春节的祝福声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祝福》,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演绎了这个发生在春天里的人间惨剧。(板书课题)

二、研读句子,剖析人物

学生自主圈画描写祥林嫂的语句,边读边在旁边写下批注,畅所欲言谈感受。

出示句子: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1.提问: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祥林嫂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默默” 一词表现了祥林嫂在感受到旁人对自己讥讽时内心的悲哀。

2.学生朗读这句话,注意抓住“默默" 一词的语气。

出示句子: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1.提问:你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这些细节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祥林嫂在捐了门槛之后,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2.学生齐读这句话,读出祥林嫂此时的内心世界。

3.提问:祥林嫂第二次来做工时,四婶对她说了三句话,是哪三句?

明确:①、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③"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继续提问:听了这三句话祥林嫂会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呢?

要求:学生结合之前所学以及写作背景,分小组合作探讨。

明确: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她的精神崩溃了。

4.提问:“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前者语气舒缓,后者倒装句式,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

5.指读。请学生代表朗读。教师指导,读出不一样的语气。

三、结合背景,分析主题

1.提问:小说为什么要以” 祝福”为题?

要求:分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推动情节发展, 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第三次,结尾。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深化主题,首尾呼应,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2.提问: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死?

要求:学生结合相关背景谈祥林嫂的死因,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1)祥林嫂自己(内因) :

①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②迷信思想

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2)社会原因(外因) :

①封建礼教;

板书设计:略

十一、《雨巷》

1.题目:必修一《雨巷》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 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帮助学生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并理解诗歌中“彳亍”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意,理解诗歌中姑娘的形象,领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品味诗歌内涵,感受诗歌的思想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3.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对光明、理想、光明的政治前景的期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内涵,感受诗歌中呈现的姑娘的形象,感知雨巷寂寥、悠长等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南方小巷的多姿多彩的场景图,请学生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如何。

2.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引导:通过图片,我们体会到了南方小巷的美景。接下来,让我们借助文字和想象来领略雨中小巷的另一番美好吧!由此引出课题一一雨巷。(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通读全诗

1.教师播放名家范读音频,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教师点名请学生朗读课文,把每个词读正确,注意节奏划分,并给予反馈评价。

(二)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课文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反馈,讲解疑难词语。例如:彳亍——形容走走停停的样子。

3.提问:本诗的作者是戴望舒,请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要求:学生相互讨论总结,进行汇总。

教师明确:戴望舒,浙江省杭州市人,字朝安,小名海山。后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母爱》。曾与友人一起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诗歌中的丁香姑娘出现在什么的环境中?

要求:学生阅读,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丁香姑娘出现在南方湿漉漉的雨巷。

2.提问:为何将" 雨巷”作为主人公的背景,可否将“雨巷”换成"小巷”?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进行回答。

明确:不可以更换。 雨巷"衬托出了当时的天气,凸显南方的特点,并奠定了整个环境的氛围基调,为下文描写姑娘的情绪状态做好铺垫。

教师追问:那雨巷有什么特点呢?作者通过书写雨巷,意图是什么呢?

要求:学生勾画重点字词。

明确:雨巷的特点是:湿漉漉、悠长、寂寥。雨巷象征着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磨难重重。

4.请再一次诵读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请尝试体会作者对雨巷所赋予的悠长、寂寥等特点

5.提问:姑娘是如何在雨巷中想走的呢?

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并找到关键字词。

明确:撑着油纸伞、哀怨、忧伤。

教师追问:那作者为什么又拿丁香与雨巷姑娘做比较呢?

要求:学生再次细读。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片段,,自主回答问题。

明确:展示了姑娘的高贵美好,是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想表达作者对什么的期待呢?

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明确::1.作者期待爱情;2.作者期待政治光明;3.作者期待理想实现。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相应地补充。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仿写一则关于雨天的小诗。

2.收集戴望舒的其他作品,并阅读。

板书设计:略

十二、《兰亭集序》

1.题目:《兰亭集序》

2.内容: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奖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曲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息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成以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合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逐步递进;

(3)配合适当板书设计。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清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一一兰诸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1.邀请一位同学学生读注释①。

2.教师补充: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酒放脱。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

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3.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章。

三、初读文章

1.同学们,听课文朗读音频,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3.重要词语:、

(1)实虚词: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喻之于怀 故列叙时人

(2)通假字:虽趣舍万殊

(3)活用词: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4.多义词

(1)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 内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

(2)终期于尽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 行有期年

(3)其致一也 齐心一力以致臣节 致市民 聚万货颇有野致

(4)临文嗟悼 把酒临风 曹公已临其境 哀临三日

(5)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军次之 贤能不待次而举

(6)所以兴怀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成语及常用语

(1)游目骋怀:开怀。

(2)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束缚。

(3)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变迁而发生变化。

6.常识

(1)纪年法:岁在癸丑(干支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帝王年号)

赵惠文王16年(王公纪年)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年号干支并用)

(2)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3)修楔:在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祥,选在三月三日。

7.资料补充

(1)《晋书 ·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 379)字逸少,王旷之子 ,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2)《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四、品读课文

1.书法是抒情的

同学们,“书者,抒也,散也,散怀抱也”,“文则数字成其言,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怎样借书法抒情的?书法中能否看到王羲之的情绪波动?欣赏《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图片,讨论、发言。

前面和后面看得见情绪的波动,涂抹的草迹流露出喜与忧。这些书写的痕迹与文脉是贯通的,我们即使不读文章,只读一读帖,就能知道那个惠风和畅的上午王羲之的心情变化:前段字迹隽秀工稳,行距较大,舒展开朗,写的是兰亭雅集盛况,可见书写此段时作者心情愉悦;随之行距渐仄,行笔加快,字亦稍粗放,笔误涂抹之处增多,体现了作者由乐而忧由忧而悲的微妙情绪变化。高妙的书法家会以笔写心,以微妙的笔触表达心迹,拙劣的书法家每幅字都是一样的,看不到书写时的心境。

2.书法是表现个性的

(1)“书,如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多媒体展示)从《兰亭集序》可以知道王羲之是个什么样的人?找三个性格迥异的同学板书,并分析其自己与性格的关系。

放荡不羁的人——龙飞凤舞,气势不凡

谨小慎微的人——毕恭毕敬,刻板

坚强倔强的人一一刚劲有力

(2)从《兰亭集序》课件王羲之性情如何? (散淡、儒雅)

3.文学的兰亭

(1)以人为本的诗意生活

同学们,自由读一二段,寻找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乐事——会于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反观现代人的生活:紧张、竞争,、恐惧。空气是污浊的,环境是污染,工作高强度,居住拥挤。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与人的生存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小结:一二两段触景生情、眼前美景、信可乐也。

(2)哲学的兰亭

a.再读三四段,思考,人生是否都由快乐构成?人生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生之乐:欣于所遇——爱情、金钱、权势、名誉。

暂得于己——一时的快乐。

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得意忘形)

人生之忧: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小结:人生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而左右,忽有忽乐,或忧或乐,直到死亡的来到一终期于尽,而这死是否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呢?答案是不能确定因为修短随化。

b.课文读到这里,我们感到岂不痛哉,文章到此洋溢着生命的无奈,死亡的悲哀,人在死亡面前,能做些什么呢?请大家读第四段,体会生命的痕迹。生命的无奈,死亡的悲哀是从古到今一贯存在的。

昔人(兴感之文) 王羲之(临文嗟悼)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

在真实的死亡面前,战国时期的庄子已有觉解:生是痛苦;而死是一种解脱,复归大道,浮生若梦。死就是从梦中醒来。庄子竭力消除死亡的痛苦和人对死亡的畏惧。甚至以死之美好否定生之痛苦,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这是一种被动的无力的受虐似的对死亡的接受,其实简介的否定了人生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c.人在死亡面前是否真的无能为力呢?

古人云人生之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都留下生命的痕迹。

d.书法是追求美的,书法要“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要写出字的生命感。正所谓“种种笔法,如人坐卧、行立、奔趋、揖让、歌舞、擘踊、醉狂、颠伏、各尽意态,方为有得。”

我们来欣赏《兰亭集序》冯承素基本图片,让学生感受、品评、欣赏书法中的生命气息,并尝试用一两个字概括。(姿媚、俊朗)

五、总结全课

孔子说:我死了,但我的道要传下去。

王羲之说:我死了,但我的书法要传下去。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死了,我们的什么可以传下去呢?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背诵。

2.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板书设计:略

十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题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内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杜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词的节奏和情感;

(2)设置活动,体会本文的主要典故;

(3)根据课程内容,有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导入新课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发出了无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初步感知

1.介绍作者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人金营,活抓叛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68岁时逝于江西。辛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稼轩长短句》。

2.了解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后来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佗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为了巩固自已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面派造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一首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意,简要概括全词的内容。

2.指名读全词,正音。初步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怀。

3.明确:这是一首豪放词,应该读得慷慨激昂一些。结合时代背景,本词又充满了悲壮、悲愤。

4.学生齐读,交流全词的内容。

作者登上北固亭,面对眼前的大好河山,追念曾经在此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孙权和刘裕,歌颂和追慕他们的英雄业绩,抒发了“时无英雄”的感慨;下阙借刘义隆仓促北伐,招致惨败的故事,借廉颇不被重用的故事,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愤懑。

三、赏析全词

(一)学习上阕

1.师读上阙,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阕的意思。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

明确: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2.上阙写了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孙权刘裕。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

“斜阳草...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已抗敌救国的心情。

3.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表达了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屈辱求和。

4.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5.两位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用这二个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意思?

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竞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极大地讽刺了宋室昏聩。

6.小结: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7.同学可能会忘记还有一典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语出于哪里?有何作用? (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当时的英雄的住处,现在是平常的街道,写出了萧条凄凉,讽刺南宋当局的无能。)

8.学生齐读,抓住“千、舞、斜、想"四字,进行背诵指导。

(二)学习下阕

1.学生自读下阕,找出词中用典的地方,并思考其作用。

2.分析研究用刘义隆典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理解词语:北顾:回头北望(追兵)。

②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这个典故?(结合韩草率冒进的背景理解)

以史为鉴,告诫韩住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已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故。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①这一典故写的是什么?

理解词语 可堪:那堪、怎堪。

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犹记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而“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②看到佛狸祠的一幕景象 ,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

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悲惨景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一商女不知亡国恨!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三)学习典故

1.辛弃疾词好用典故,再读全词,这首词一共运用了几个典故?请各用6个字概括出来。(①孙权坐断江南;②寄奴成功北伐;③元嘉仓皇北顾;④佛狸神鸦社鼓;⑤廉颇忠勇遭弃)全词共有5个典故,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没有用典,因此,理解典故的作用,是鉴赏这首词的关键之所在。

典故一:孙权坐断江南

辛弃疾对孙权可谓“情有独钟”,在作品中喜欢提及他,我们举例说明。

①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②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孙权?

①京口是孙权开创基业的地盘;②孙权的东吴与当时的南宋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人侵之敌,同样有长江天堑但是,孙权打败了曹操,并且开疆拓土,最终促.成三足鼎立的历史局面但南宋王朝却不思进取,偏安苟且,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于是坐在才会发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样的感慨,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典故二:寄奴成功北伐

①"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雄浑壮阔,气吞山河,可以想象出当时刘裕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

②作者借刘裕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 (梦想抗金,匡复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典故三:元嘉仓皇北顾

①这个典故中的“草草”是什么意思? (草率;轻易地)

②刘义隆有什么特点? (好大喜功;轻敌武断)

③刘义隆北伐的结果是什么?作者借用他的典故有何深刻用意? (遭致惨败,仓皇北顾反对当时当权者韩伉胄草率出兵北伐。)

典故四:佛狸神鸦社鼓

①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 (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祭祀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

②"可堪回首”是什么意思? 在那里热闹的是金人还是汉人? (反问句式,意思是说不堪回首或不忍回首根据当时的地理形势(佛狸祠位于现在的江苏六合东南面)可知,热闹的是汉人。)

③汉人有如此欢快的场面,作者为什么还不堪回首?(要准确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对佛狸祠有深刻的认识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南侵者一直打到瓜步山,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全无半点战斗气息,这对于志在收复失地的辛弃疾而言,当然是不堪回首。)

④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感情呢?(作者充满担心忧虑:如果再不抓紧时机北伐,那么,北方汉人的人心都会变了,到时再北伐,无疑是难上加难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待我”的急迫感。)

⑤作者是不是就认为时机净丧,将会无所作为呢?

当然不是对于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避免前人的覆辙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人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实际是以此自认,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于是就想到了廉颇,词意转入最后一层。

典故五:廉颇忠勇遭弃

①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有何深刻寓意?

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廉颇终究因为谗言而未被启用,作者也一样,因此又用廉颇自况,暗示了自己的处境。

②作者借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报国无门,所以发出“凭谁问”这一.感叹!流露出满腔悲愤。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望”字用得妙在哪里?

串联典故,增强意蕴词的标题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因此所用典故应该和北固亭有关;但五个典故中,只有两个与北固亭有关一个“望”字,首先使得作者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小小的北固亭,而是远眺,而且,这一“望”,使得作者思绪万千,似乎看到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想到了命途多舛的廉颇。“望”字,使得全词境界全开。

3.有人认为,《永遇乐》一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杨慎认为,《永遇乐》代表了辛词最高成就,你怎样认为?

综观全词,用典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它所用的除了末尾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况且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5.出示辛弃疾名句:

①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④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四、总结拓展

1.同学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辛弃疾借助于这首《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吐胸中块垒,以其豪放的词风,抒写了他的爱国情怀,可谓“句句有金石之声”,沉郁顿挫,忧思悲壮!这首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是南宋这一时代的最强音,这种思想感情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之一。用典是辛词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也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2.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到济南大明湖,别忘了参观那里的辛弃疾纪念祠,到江西上饶也记得到阳原山麓,拜谒一下那里的辛弃疾墓。不论是在纪念祠,还是在墓前,人们都会看到一副有名的对联,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副对联,它是郭沫若题写的,齐读: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 (注意:“黍”读shu)上联说辛弃疾词风豪放。“铁板铜琶”一词,本是前人评价苏东坡词风的话,而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下联的内涵主要是说辛的悲黍离之悲、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抱负。

3.让我们一起背诵全文,把我们的爱国热情熔铸到词的背诵中,放开胸襟,读出豪放之气,,读出爱国激情! (师生同背全词结束)

五、布置作业

1.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结合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

板书设计:略

十四、《沁园春·长沙》

1.题目: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朗读体现作者感情;

(3)根据讲解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诗歌的情景关系,品味诗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时代背景,从诗句中感受诗人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象及意境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情感美,体会诗人诗人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

【教学过程】

一、诗人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对毛泽东的了解,他是新中国的主席,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那他写过哪些诗歌呢?激发学生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讲解背景

这首词写于北伐战争开始的前-年,农民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毛泽东同志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2.讲解生字词

提问:峥嵘是什么意思?

要求:结合注释回答。

明确: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平常。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名了什么?

要求:学生朗读上阙回答问题。

明确:点名时间是秋季,地点是橘子洲。

2.提问:作者在橘子洲头发出了什么动作,下句中哪个动词引出下文?

明确:看。

3.提问:“看”到了什么哪里呢?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回答。

明确:看到了“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教师追问:这句诗中哪个字用的好。

预设:‘‘漫” 字用的好,写出了红的范围;“尽”字写出了红的深度。

4.除了山和林之外,本首诗歌中还有哪些意象?

明确:水、船、鹰、鱼

5.提问:这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 (1)漫江(碧透):江水溢满

(2)百舸(争流):充满生机

(3)鹰击(长空):矫健有力

(4)鱼翔(浅底):轻快自由

6.提问:这些意象的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动静结合:山林为静景,鱼和飞翔的鹰是动景;远近

结合:万山、层林为远景,长江、百舸为近景。

7.提问:在这样景色中诗人“忆”起了什么?

明确:诗人想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

8.提问:对这段岁月的回忆和上文中景象的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展示了伟人的博大雄怀和雄心壮志。

9.带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再次朗读本首诗歌。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观看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谈应该做一个怎样的青少年。.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背诵并默写诗歌。

2.收集关于毛泽东的其他诗歌。

板书设计:略

十五、《声声慢》

1.题目:必修四《声声慢》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

(2)配合内容适当板书;

(3)带领学生通过对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的分析,学会解读词的意象;

(4)范读课文。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叠词的分析,体会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的分析,学会解读词的意象,提高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词人生平的了解,体会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愁”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解读诗词的意象。

教学难点: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体会其“愁”之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大文豪苏轼的词风,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你们知道这是哪种词风吗?

要求: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明确:婉约派。并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

时代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之后,国破家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令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各种哀怨,凝聚心头,难以排解,其状况非常悲惨凄凉,于是写下这篇作品。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要求: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提问:“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传达着怎样的意蕴?铺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3.教师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作用?

明确:韵律美;增强情感。

4.提问: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明确:

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

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

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华

5.提问: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总结:结合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提问: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明确:“酒风雁黄花梧桐雨”

2.意象分析: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1) “酒”

出示诗句:“‘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杜甫 《登高》

明确:酒是“愁”的象征。

追问:为何说是“淡酒”?

明确: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2)“风”

PPT出示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确:以秋风渲染愁情。

(3).“雁”

PPT出示诗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明确:过雁象征离愁。

追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明确:“雁” 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在,而收信的丈夫却离别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4)“黄花”

明确: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提问:结合词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明确: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提问:“梧桐、 细雨”的象征意义?

明确: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师生共同小结:体会“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与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拓展延伸)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不同特点。

板书设计:略

十六、《游褒禅山记》

1.题目:必修二《游褒禅山记》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记”的相关文体知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作者游山的心得,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作者“尽吾志”“深思而审取”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游山的心得。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请学生分享旅游的经历及感受,由此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了解文体及作者

1.学生齐读课题, 说一说对题目“游褒禅山记”的理解。

明确:“记”是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有奏记、游记、杂记等。从内容看,分为四类:记游(《游褒禅山记》)、记事(《五人墓碑记》)、记亭台楼阁(《岳阳楼记》、记物《核舟记》)。“记”:古代游记中一种特殊体式,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常常涉及哲理问题。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2.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介绍作者,教师进行补充。

明确: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 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二)解决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断句。

3.教师检查反馈,提醒学生注意“家、王回深父”等字音。

(三)了解文章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章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自学效果:请学生翻译部分句子,教师选讲实词、虚词。如:

(1)“距其院东五里”中的“东”名词作动词,往东走。

(2)“常在于险远”中的“险远”形容词作名词,危险遥远的地方。

3.提问: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第一层(1-2段):记叙游山所见到的景物和经过。第二层(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第三层(5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了游山的同伴和时间。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作者在游山时看到了什么景色?

要求:齐读课文,自主发言。

明确:仆碑、前洞、后洞。

教师追问: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有什么写作特色?

明确:

(1)在描写仆碑时特别提到仆碑上的文字,辨识“华实”之“华”。 应为误读,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主要是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2)在描写“前洞”和“后洞”时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窈然、深、寒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记游者甚少对比;“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对比。

2.提问:作者游洞后出来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明确:后悔。

教师提问:他为什么要后悔呢?

明确: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说理议论作铺垫。

3.提问: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游山后有什么心得?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提问: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提问: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6.提问:作者游山时,从具体的小事悟出了许多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写作特点叫什么呢?

要求:小组展开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明确:因事见理,让道理有据可依。

7.朗读指导: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把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带入到朗读中,也可以想象如果你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又会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呢?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文章最后为什么要补叙同游者?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比如柳宗元《小石潭记》结尾:“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作用:

①集中笔墨,使主体突出。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得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第2段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②节省笔墨,使行文简练。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启示。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课后搜集王安石其他的作品找来读一读,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2.仔细阅读《石钟山记》,体悟其中体现的作者情感和思考,并说说和《游褒禅山记》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仆碑——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前洞、后洞——尽吾志无悔矣

板书设计:略

十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题目: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重点揣摩第一段语句,分析其中的深层含义;

(3)从当前文段中概括出马克思的伟大成就;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概括马克思的伟大成就,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

过程与方法目标:贴近文本,揣摩语句,探究平实的语言中饱含的浓浓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伟人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探究平实的语言中饱含的复杂情绪。

【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上政治课时会讲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马列主义中的“马”指的那个代表人物?对,就是马克思。可是,由于时代的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马克思就像是一个符号,他的伟大我们又能真正了解多少呢?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这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这里绿树葱茏,幽静肃穆,和伟人生前的波澜壮阔、轰轰烈烈形成鲜明的对比。100 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演说辞——《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一)介绍作者

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识,两位历史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了40年。列宁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可以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悲哀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洞察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但是恩格斯没有一味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

(二)概括文段大意

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悼词。课文第一段以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马克思先生去世的消息。

三、研读课文

1.教师阅读指导:第一段文字朴实无华但是却饱含深情与哀痛,从这些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要求:学生齐读第一段,小组合作揣摩语句,师生共同分析概括第一段文字。

2.提问:“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这个具体的时间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时间交代的具体,可见作者对这个时刻的永志不忘,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情。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来讲,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多么的非同寻常,在这-时刻恩格斯没有在马克思身旁,终生的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

3.提问:作者称马克思为“最伟大的思想家”,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说一说这一评价。

明确:高度评价,可见崇敬,由崇敬自然哀伤。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给中国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历史巨变,不仅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4.提问:作者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而没有直接说“去世了”,这样的表达有何含义?

明确:不说去世,是不忍。亲人去世,谁忍心说去世呢?可见悲痛之深。这是讳饰的修辞,也切合马克思的身份,暗含了对战友生命不息,思想不止的崇敬。

5.提问:“还不到两分钟”的表述有何含义?

明确:还不到两分钟:“还”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两分钟,强调时间短暂,可见去世之突然,饱含了作者对战友溘然辞世未能见最后一面的深深遗憾。

6.试分析:“安静地睡着了一但已经 是永远地睡着了。”

明确:表达了作者由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7.朴素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可谓语淡情浓。接下来,凭着对战友的深刻了解,恩格斯高屋建瓴的回顾总结了马克思奉献的一生、创造的一生。试从当前文段中概括出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总结。

明确: (1) 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2)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一剩余价值。

8.朗读指导:第一段的文字虽朴实但是却隐含哀痛,带着恩格斯对战友不舍的情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

观看视频《觉醒年代》,体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五、归纳总结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

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

板书设计:略

十八、《荆轲刺秦王》

1.题目: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片段教学

2.内容: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 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 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日:“秦之遇将军, 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 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为之奈何? ”荆轲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户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3)注意师生互动。

(4)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根据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特点。

2.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提高学生文言文鉴赏能力。

3.学习荆轲身上的不畏强暴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根据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荆轲身上的不畏强暴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讲解秦国统一六国的故事,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六国涌现了许多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本文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讲解文章出处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国别体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预谋刺杀秦王贏政,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3.生字词讲解

(1)讲解难读字词读音

淬(cui) 卒(Cu)等;

(2)梳理文言词汇

①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可照使工以药淬火,淬,通“悴”,淬火。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②词类活用: (1)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

要求:朗读9、10自然段。

明确:荆轲此行危险重重,太子为了激励他冒死行刺。

2.提问:送别时为什么奏乐送别,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可以更好地表现荆轲离别的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易水送别的场景?

明确::(1)对送别的人进行描写对送行者的描写,皆穿“白衣冠”;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3)渲染场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提问:易水送别这一场景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明确: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引导学生采用话剧形式分角色表演这一场景。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搜集关于《战国策》的其他篇目,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略

十九、《窦娥冤》

1.题目:《窦娥冤》片段教学

2.内容: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 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 [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 你有甚么话说? [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 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 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正旦云] 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I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哪,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 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 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瀑不了的浆水饭,瀑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唱]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朗读杂剧;

(3)理解角色心路历程;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杂剧的相关知识:理清节选的剧情,初步把握窦娥的形象;培养鉴赏戏剧的能力(分析社会矛盾、赏析“三桩誓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及悲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问题导读法理清戏剧情节;运用讨论法、研究型阅读法、分析法赏析窦娥形象;运用情境创设法、发散法深入课文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理解悲剧美的价值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剧语言的特色风格。

教学难点: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对“三桩誓愿”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导入课题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中的窦娥又是如何被毁灭的呢?顺势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文章,标注需要重点积累的字词。

要求: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

点拨:教师视情况指导个别字词的含义。

2.了解元杂剧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先发言,老师做主要知识讲解。

明确: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3.概括文章三个场景.

要求:学生再次浏览文章进行概括。

明确:押赴刑场——鸣冤;婆媳诀别——诉冤;三桩誓愿——发誓。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说一说你对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要求:学生边读文章边画出依据,请学生代表发言。

明确:窦娥是善良而富有反抗性的底层妇女形象,她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例如第二段中的窦娥对上天的指斥:"做得个欺软怕硬,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表现了窦娥具有反抗精神小字(宾白)部分中“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一句表现了窦娥的善良;第五支曲子中"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看出窦娥很勤劳……

2.提问:这些品质,都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关汉卿为什么把这些被民族群体认可的美德集中赋予窦娥?

要求:结合上下文思考。

明确:让人们对窦娥的蒙冤而死更加同情,更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愤慨。

3.提问: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要求::学生稍作思考,自由作答。

明确: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

4.提问:在窦娥与官府的矛盾中,最激烈的是哪一部分?情节是如何发展的?有何作用?

要求:段落精读,得出结论。

点拨: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分别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三桩誓愿时间越来越长,范围越来越广,监斩官从答应到呵斥到怒喝,态度越来越强烈等方面得以发展至高潮。窦娥发三桩誓愿,是在鸣冤,让世人知道她被迫蒙冤、忍冤,并且表达了她的愤怒之情。窦娥还希望感动天地,惩治邪恶。被毁灭的过程,就是抗争的过程。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为窦娥写一副挽联

例如: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挣抗,悲愤动地亢旱三年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窦娥冤》见到了腐败与昏庸,丑恶与无耻,但悲剧不止是那个时代的。如今的时代,仍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若干年后,在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你站在哪一边?如果你犹豫了,请你再读《窦娥冤》,再次感受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悲剧给你心灵带来的震撼。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课后组织班级进行戏剧排练演出。

板书设计:

窦娥冤

押赴刑场——鸣冤——怀疑神权

婆媳诀别——诉冤——温顺善良

三桩誓愿——发誓——反抗精神

二十、《过秦论》

1.题目:必修三《过秦论》片段教学

2.内容:详见课文

3.基本要求

(1)朗读课文,读音、停顿准确;

(2)翻译准确,突出重点字词;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积累并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议论文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重点字词,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借助论秦灭亡的原因来提倡实行仁政的主张。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大秦帝国》纪录片的片段,请学生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如何。

2.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如此强大的秦国怎么会二世而亡呢?引出课题一过秦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通全文

1.教师播放名家范读音频,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教师点名请学生朗读生字词,把每个词读正确,读响亮。

给予反馈评价,并相机提醒学生文言文的句读。

(二)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课文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反馈,讲解疑难词语。例如: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又以万乘代指天子。乘(sheng),古时车辆叫乘。

序八州:给八州按次第排列座次。

(三)了解作者,解释题目

1.提问:本文作者是谁,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要求:学生阅读注释,并参考教师播放的历史资料,进行汇总。

教师总结:贾谊乃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年少时便很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因仕途不顺,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年仅33岁,抑郁而终。

2.提问:本课题为“过秦论”,何意?

要求:学生借助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明确:“过秦论” 意为论秦之过,《过秦论》 是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史论。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阅读本段内容,思考秦国当时的地理位置和军事现状。

要求:学生再次朗读,井找到关键字词。

明确:秦朝地理位置优越、人才济济、军事力量强大。

教师追问:那“陈胜吴广”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要求:学生再次细读,自主回答问题。

明确:兵器为锄头木棍;人员为普通百姓;无行军打仗的谋略志士,也就是与秦“不可同日而语”。

教师追问:如此悬殊的差距,秦国又为什么灭亡了呢?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暴政导致秦的结局。

2.提问,本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述方法?

要求:分组交流讨论,并进行小组汇报。

明确:采用了对比的论述方法。秦国与六国对比,衬托秦国的强大;秦国与陈涉对比,突出双方军事、装备、人员、经济实力相差悬殊,进而更加明确了主题“不施仁政,国将不国”。

3.提问:作者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要求: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明确:作者借助对秦王朝的兴衰历史进行叙述和深刻的思考,借古讽今,希望汉朝可以引以为戒,实行仁政。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华无人能比。通过贾谊的启发,请同学们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谈谈如何不再让病毒卷土重来。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本段。

2.收集汉朝兴衰的史料,并阅读。

板书设计:略

二十一、《氓》

1、试讲题目:氓

2、详细内容: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基本要求:

(1)读出诗经复沓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梳理诗歌叙事的顺序;

(3)讲解诗歌中“比兴”的手法。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诗经》导入。

(二)整体感知

1.范文朗读,熟悉生字词义。

2.学生自行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讨论。理清全诗层次。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追问:结婚前后,诗中男女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诗分六章。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三)深入研读

1.从作者的故事线索中,你感悟到女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

2.本诗的三、四章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结合感兴趣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至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四)拓展延伸

1.在很多爱情故事里,都要给男主人公取一个名字,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孟姜女哭长城》中的万喜良,《西厢记》中的张珙等,这首诗为什么不给男主人公取个名字呢?

明确:真情永恒只是个例,故能被人牢牢铭记,而负心忘义之人却比比皆是,所以,这个女子所遇到的命运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一批人,甚至是几代人。这个女主人公的可敬之处,就在于她不愿屈服,而是敢于抗争,勇于把握个人命运,勇敢追求独立幸福的生活。

(五)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略

二十二、《寡人之于国也》

1、试讲题目:寡人之于国也

2、详细内容: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2)通过关键句段理解孟子的政治理想;

(3)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应的板书,十分钟之内完成试讲。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复习孟子的文章,学生列举并得出孟子文章说理性强的特点。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1.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yè)兵而走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

2.文言基础知识:

①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勿”或“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头发。

(三)深入研读

学生自读一遍课文,思考:

1.本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课文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3.分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多数人不愿意往梁惠王处跑的原因是什么?

4.研习“如何使民加多?”

思考问题: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分别有哪些?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

(四)拓展延伸

思考:“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对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有用吗?

(五)小结作业

引导学生总结本文所学

作业: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孟子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板书设计:略

2021下半年教资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在线真题库>>

资料下载>>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专项+教案模板+万能试讲话语 

报考信息>>教师资格证面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教资面试微信学习群 扫码进入↓↓

距2024社会工作者考试还有

78

立即提分

考试圈子
  • 社工学霸君微信号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中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 初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