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 面试指导 > 面试真题 > 高中面试真题 > 高中语文面试真题

2022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已更新)

来源:233网校 2023-01-08 11:41:56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2023年1月7日-8日进行,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考后发布。扫码以下二维码可在线估分,加入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交流微信群,及时获取真题更新信息。

2022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扫码获取↓↓

教师资格证真题

历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现在,可练习历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练习,找面试感觉,培养教师范。

高中语文教资面试历年真题下载

历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在线题库>>

历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试讲:《归园田居(其一)》

1.题目:《归园田居(其一)》

2.内容: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析作者归隐原因;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陶渊明的诗句,学生思考后自由作答,如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教师总结,引出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一)》并板书课题。【板书:归园田居(其一)】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尝试划分停顿节奏。

2.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文意。

3.思考标题含义:“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回归田园,种田度日的隐居生活。题眼是“归”。

(三)深入研读

1.从何而归?(尘网、樊笼。)

预设:“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明确:“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

“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激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樊笼”比喻为官场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板书:从何而归——樊笼】

2.为何而归?(性本爱丘山。)

明确:(1)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实则为了养家糊口,大济苍生。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2)“守拙归园田”表现出诗人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板书:为何而归——本性】

3.归向何处?

预设:归向园田(田园风光: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却成为一片恬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的景象,这是如仙境般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也是对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的外露。【板书:归向何处——田园】

4.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小组讨论,代表总结所得,在班级中汇报交流。

明确:“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总结: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板书:厌恶官场、心系田园、向往自由】

(四)拓展延伸

讨论: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是怎么认为的?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教师要注意引导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小结作业

小结:古有“学而优则仕”之说,本来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从这个角度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的归隐是对污浊现实社会绝望后作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他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人生的有舍有得,他为了追求田园生活,追求自由的高洁品格,他选择了舍弃。

作业: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隐逸之士”的评价,写一篇300字以上的随笔。

2、试讲:《劝学》

1.题目:《劝学》

2.内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丰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s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基本要求:

(1)分层次朗读课文,体会文本语言特色。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宣扬的观点。

(3)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板书。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列举已知的劝学格言、好的学习方法及态度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重要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读,并强调易错的字词。

(三)深入研读

1.明确文本的论点

(1)学生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2.四人小组合作,自列提纲,充实论据。

(1)明确学习的意义是用了四个比喻句,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句,方法态度用了11个比喻句。

(2)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

(3)前两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后两个是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4)用同样的方法,4人小组合作完成对“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的学习,并由学生补充完整板书。

(四)拓展延伸

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季氏将伐颛臾》和《寡人之于国也》,说说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学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板书设计】

劝学

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 提升自我

学习的作用 善假于物

学习的方法、态度 积累﹑坚持、专心

3、试讲:拿来主义片段

1.题目:拿来主义(节选)

2.内容: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毫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3.基本要求: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理解作者讽刺的语言特点;

(3)配合课文内容有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

出示电视剧《琅琊榜》引进到韩国和《来自星星的你》引入我国的新闻。提问学生:“你们对这种文化引进和输出有什么看法?”(学生回答)“那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对文化的输入和输出又是怎么看的?一起进入今天课文。”【板书课题:拿来主义】

(二)初读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教师强调要读出讽刺的语气。

2.请学生思考并与同桌讨论这几段文字主要在论证什么观点。

3.学生会回答出:主要论证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

过渡语:“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去论证他的观点的?”

(三)深入研读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去找出作者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第一段中比喻论证方法的使用。

明确:比喻论证,把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把对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分别比作“孱头”“昏蛋”和“废物”,而这三种对待大宅子的人又分别对应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孱头——懦弱无能,不敢面对。昏蛋——不分好坏,全盘否定。废物——不分好坏,全盘接受。

2.学生自主分析第二段中的比喻论证。

明确: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鸦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烟具——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纯粹的糟粕。对应的四种态度:吸收(使用),批判地吸收,作为史料存放,坚决抛弃。【板书:孱头 懦弱无能;鱼翅 精华;鸦片 糟粕;烟具 旧形式;姨太太 纯粹的糟粕】

3.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可使语言生动;描摹可使语言形象;反语可使语言辛辣;夸张可使事物在变形中现出真相。这几者结合起来,更能使作者的感情和态度融入语言,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辛辣有力而又意味深长。所有这些都加强了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的讽刺与奚落。化抽象为形象。显示讽刺的魅力。

4.再读课文,带着辛辣讽刺的语气。

5.让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提问学生:“拿来”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明确: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6.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言。“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是怎样的态度,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拿来主义?”

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板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7.学生再次读全文,注意读出讽刺意味。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播放相关文化引进与输出的资料。

(五)作业小结

小结:鲁迅的文章往往具有深刻的含义,需要我们细细体味,慢慢咀嚼。

作业:找出鲁迅其他的文章读一读。用比喻论证去写一篇议论文论证你的观点。

板书略

4、试讲:蜀道难

1.题目:《蜀道难》

2.内容: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要求:

1、老师范读第一段,注意语音,语速,与情感关系;

2、指导学生朗读 ;

3、组织朗读活动 。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学习文中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蜀道之难”,体会诗人仕途的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仕途的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请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介绍李白生平及代表作品,教师点评补充,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题,说一说对题目“蜀道难”的理解。

明确:“蜀道难”,古乐府旧题。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咏叹的意味很浓。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2.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认真听。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4.教师检查反馈,提醒学生注意“凫(fú)、扪参(mén shēn)”等字音。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再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同桌相互交流讨论,理解诗歌大意。

2.提问: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提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几次?是否重复,有什么作用?

要求:同桌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发言。

明确:三次。不重复,一唱三叹,分别道出蜀道“难”。开头写蜀道来历,叹蜀道之高,写出蜀道开辟难。中间写环境凄清、山水险恶,叹蜀道之险,写出蜀道攀登难。结尾写蜀道剑阁险要、杀人惨景,叹蜀道之乱,写出蜀道安家难,告诫友人早还家。

4.提问: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派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流之回川。运用神话传说,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2)“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通过对动物的虚写从侧面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运用想象、夸张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运用夸张,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 ,搞地方割据。如果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的惨景。

5.朗读指导:教师多媒体呈现蜀道相关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蜀道之难”。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你觉得李白写此诗仅是为了表现蜀道之难吗?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创作主旨的?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谈一谈。

明确: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课下收集李白其他的诗,读一读,下节课分享交流。

七、板书设计

QQ截图20230107094517.png

5、试讲:《兰亭集序》

1.题目:兰亭集序

2.内容: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曲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息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成以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合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要求:

1.阅读课文,分析作者情感;

2.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适当的板书;

4.不超过10分钟。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清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一一兰诸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1.邀请一位同学学生读注释①。

2.教师补充: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酒放脱。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

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3.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章。

三、初读文章

1.同学们,听课文朗读音频,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3.重要词语:

(1)实虚词: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喻之于怀 故列叙时人

(2)通假字:虽趣舍万殊

(3)活用词: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4.多义词

(1)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 内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

(2)终期于尽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 行有期年

(3)其致一也 齐心一力以致臣节 致市民 聚万货颇有野致

(4)临文嗟悼 把酒临风 曹公已临其境 哀临三日

(5)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军次之 贤能不待次而举

(6)所以兴怀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成语及常用语

(1)游目骋怀:开怀。

(2)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束缚。

(3)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变迁而发生变化。

6.常识

(1)纪年法:岁在癸丑(干支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帝王年号)

赵惠文王16年(王公纪年)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年号干支并用)

(2)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3)修楔:在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祥,选在三月三日。

7.资料补充

(1)《晋书 ·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 379)字逸少,王旷之子 ,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2)《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四、品读课文

1.书法是抒情的

同学们,“书者,抒也,散也,散怀抱也”,“文则数字成其言,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怎样借书法抒情的?书法中能否看到王羲之的情绪波动?欣赏《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图片,讨论、发言。

前面和后面看得见情绪的波动,涂抹的草迹流露出喜与忧。这些书写的痕迹与文脉是贯通的,我们即使不读文章,只读一读帖,就能知道那个惠风和畅的上午王羲之的心情变化:前段字迹隽秀工稳,行距较大,舒展开朗,写的是兰亭雅集盛况,可见书写此段时作者心情愉悦;随之行距渐仄,行笔加快,字亦稍粗放,笔误涂抹之处增多,体现了作者由乐而忧由忧而悲的微妙情绪变化。高妙的书法家会以笔写心,以微妙的笔触表达心迹,拙劣的书法家每幅字都是一样的,看不到书写时的心境。

2.书法是表现个性的

(1)“书,如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多媒体展示)从《兰亭集序》可以知道王羲之是个什么样的人?找三个性格迥异的同学板书,并分析其自己与性格的关系。

放荡不羁的人——龙飞凤舞,气势不凡

谨小慎微的人——毕恭毕敬,刻板

坚强倔强的人一一刚劲有力

(2)从《兰亭集序》课件王羲之性情如何? (散淡、儒雅)

3.文学的兰亭

(1)以人为本的诗意生活

同学们,自由读一二段,寻找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乐事——会于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反观现代人的生活:紧张、竞争,、恐惧。空气是污浊的,环境是污染,工作高强度,居住拥挤。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与人的生存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小结:一二两段触景生情、眼前美景、信可乐也。

(2)哲学的兰亭

a.再读三四段,思考,人生是否都由快乐构成?人生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生之乐:欣于所遇——爱情、金钱、权势、名誉。

暂得于己——一时的快乐。

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得意忘形)

人生之忧: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小结:人生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而左右,忽有忽乐,或忧或乐,直到死亡的来到一终期于尽,而这死是否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呢?答案是不能确定因为修短随化。

b.课文读到这里,我们感到岂不痛哉,文章到此洋溢着生命的无奈,死亡的悲哀,人在死亡面前,能做些什么呢?请大家读第四段,体会生命的痕迹。生命的无奈,死亡的悲哀是从古到今一贯存在的。

昔人(兴感之文) 王羲之(临文嗟悼)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

在真实的死亡面前,战国时期的庄子已有觉解:生是痛苦;而死是一种解脱,复归大道,浮生若梦。死就是从梦中醒来。庄子竭力消除死亡的痛苦和人对死亡的畏惧。甚至以死之美好否定生之痛苦,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这是一种被动的无力的受虐似的对死亡的接受,其实简介的否定了人生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c.人在死亡面前是否真的无能为力呢?

古人云人生之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都留下生命的痕迹。

d.书法是追求美的,书法要“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要写出字的生命感。正所谓“种种笔法,如人坐卧、行立、奔趋、揖让、歌舞、擘踊、醉狂、颠伏、各尽意态,方为有得。”

我们来欣赏《兰亭集序》冯承素基本图片,让学生感受、品评、欣赏书法中的生命气息,并尝试用一两个字概括。(姿媚、俊朗)

五、总结全课

孔子说:我死了,但我的道要传下去。

王羲之说:我死了,但我的书法要传下去。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死了,我们的什么可以传下去呢?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背诵。

2.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6、试讲题目:《短歌行》

1.题目:短歌行

2.内容: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思难忘。何以解??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幼幼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月如月,何时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诗歌中的艺术特点;

(3)合理的板书设计。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板书:短歌行】

生展示对作者相关及“行”体裁的特点资料搜集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二)整体感知

1.跟读课文,把握诗句节奏。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轻声跟读,在每句停顿处画上斜线,标明朗读节奏。

2.疏通文意

(1)学生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意思,并标出疑难之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突破字词上的重点、难点。

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明确: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3.掌握揣摩诗意的方法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予以解决,同时总结揣摩诗意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疑问。

明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修辞、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从语境语法入手,揣摩诗意。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三)深入研读

1.再读课文,除了刚刚总结揣摩诗意的方法时,体会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还有哪些艺术特点,请学生独自思考后到黑板列表格。

明确:表达方式:议论(言志)与抒情有机结合。

语言:简约、含蓄。

写作手法:衬托、用典、起兴。

修辞手法:双关、引用、比喻、设问。

结构:意识流结构、似断似连、回环曲折。

2.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完成以下任务。思考,在我们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来吗?动笔划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

明确:忧。

3.请一位同学把直接体现“忧”的诗句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忧的是什么?

(1)忧的是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板书:人生苦短】

(2)忧贤才难得。师生探讨,并找出诗中体现忧的句子。

明确: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板书:贤才难得】

4.一般来说,忧的情感让人情绪低落,为何同学们在自由诵读的时候,却声音洪亮,情绪昂扬呢?这首诗还表达了曹操心中的什么情感?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实现理想、抱负和志向的自信豪迈。“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板书:天下归心】

(四)拓展延伸

1.与统一天下的壮志相连的是曹操广纳贤才的胸襟,哪个意象能体现这种胸襟?

明确:山容万物,海纳百川,这种壮景把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2.初中我们学过的曹操的哪些诗句展现了他的壮志?

明确:《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五)小结作业

小结:人生不满百,长存千岁忧。我们忧青春已逝,时光短暂;我们忧生老疾病,亲友故去;我们忧年轻时学业未成,中年时家庭事业不顺利;但这些忧不足以让我们徒然喟叹,只要有壮志雄心,我们还有什么可忧呢?请同学们齐声将课文诵读一遍。在同学们的诵读中,我们结束了课堂的教学,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大课堂中有大收获。

作业:可以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引出曹操的用人观。

7、试讲:《声声慢》

1.题目:必修四《声声慢》片段教学

2.内容: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

(2)配合内容适当板书;

(3)带领学生通过对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的分析,学会解读词的意象;

(4)范读课文。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叠词的分析,体会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的分析,学会解读词的意象,提高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词人生平的了解,体会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愁”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解读诗词的意象。

教学难点: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体会其“愁”之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大文豪苏轼的词风,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你们知道这是哪种词风吗?

要求: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明确:婉约派。并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

时代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之后,国破家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令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各种哀怨,凝聚心头,难以排解,其状况非常悲惨凄凉,于是写下这篇作品。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要求: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提问:“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传达着怎样的意蕴?铺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3.教师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作用?

明确:韵律美;增强情感。

4.提问: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明确:

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

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

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华

5.提问: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总结:结合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提问: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明确:“酒风雁黄花梧桐雨”

2.意象分析: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1) “酒”

出示诗句:“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杜甫 《登高》

明确:酒是“愁”的象征。

追问:为何说是“淡酒”?

明确: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2)“风”

PPT出示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确:以秋风渲染愁情。

(3)“雁”

PPT出示诗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明确:过雁象征离愁。

追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明确:“雁” 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在,而收信的丈夫却离别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4)“黄花”

明确: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提问:结合词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明确: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提问:“梧桐、 细雨”的象征意义?

明确: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师生共同小结:体会“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与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拓展延伸)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不同特点。

8、荷塘月色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那部分

1.题目:荷塘月色(节选)

2.内容:

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来缕缕清香,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住了,能见一些颜绝;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哇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情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基本要求:

(1)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美景;

(2)通过读赏议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味语言;

(3)引导学生领会融情于景,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赏析本文的语言。

(2)请你分析原文中引用其他文学作品的作用。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所见到的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随后教师引导,若干年前,有位作家观赏了月色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随之引出课题《荷塘月色》。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地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找到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学生分小组赏析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报考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情景交融。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3.结合PPT讲解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四)迁移拓展

1.教师播放“小夜曲”音乐伴奏,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喜欢句子和段落。

2.谈谈对情景交融写作方法的理解。教师指导补充深化。

(六)布置作业

以作者朋友的身份给他写一段话,要求感情真挚可以疏导作者郁结的心情。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赏析本文的语言。

【参考答案】

本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特点就是大量的运用叠词。

1.运用叠词描摹景物,生动传神。如“田田”二字,把荷叶那“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粒粒”两字一叠,那未开放荷花晶莹剔透的形象仿佛跃然欲出:而“脉脉”一词赋予了塘中流水以情窦初开的少女般的情怀:“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更是在表现出树多,把这些树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致送入了读者眼帘。

2.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抒情性。叠词的运用,使文辞的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音韵悦耳,有的徐缓舒展,有的抑扬顿挫,有的回环婉转,可谓音韵丰盈,余音缭绕,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叠词的音乐美,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富有了诗的韵味。

3.叠词的运用表达效果契合作者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文中的叠词多适宜用轻声的语调朗读,其轻柔的语调十分适合课文轻柔的情境,渲染了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绵延不绝,令人回味。总之,叠词不仅具体真切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情貌,还使文气得以舒展,更具有一种合乐的和谐美。

2.请你分析原文中引用其他文学作品的作用。

【参考答案】

作者是在歌颂青春。作者由眼前的荷塘想起诗歌里的采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朱自清先生面对现实世界是寂寞的,所以,他就在他的精神王国里幻化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与之对抗,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是暂时的。所以,《采莲赋》与《西洲曲》反映了朱自清先生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否定。

9、试题:郁达夫《故都的秋》

1.题目:故都的秋

2.内容: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3.基本要求

1.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

2.通过文本分析掌握深层含义;

3.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

4.答辩题目:

1.简要分析本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特点?

2.文章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起秋天,不由想起:一庭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画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数点秋凉,体味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走进《故都的秋》,感受那份来自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味。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先听一首名为《秋蝉》的曲子,注意感受曲子流露出的情味。接着再请同学们看八幅美图,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图中所展示的景象对应的是文中哪些语??(三、四两段)接下来请同学们诵读这两段。

2.诵读指导。明确: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一边读一边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学生读完,教师评价。接下来进入正文学习。

3.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眼。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深入研读

1.欣赏第一幅画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提示: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

(2)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冷色:青、蓝、灰、白

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

2.自由赏析另外四幅画,品味故都的秋。

(1)小组讨论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2)交流汇报,教师小结

3.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

明确: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ppt补充作者资料)

4.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

明确: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四)拓展延伸

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

明确: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小结作业

将本文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比较阅读,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分析本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这就是对比。“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所以,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更为注意的是,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郁达夫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尤其是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真是相去甚远,这种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更为显著。通过这一对比,全文的情感就显得“更上一层楼”。

2.文章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

【参考答案】

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这里试着对本文的人文精神作一些例释。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

10、题目:《师说》

1.题目:《师说》

2.内容: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基本要求:

(1)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朗读第二段;

(3)通过文本分析掌握深层含义;

(4)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

参考解析: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尊师重道”的例子。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

(三)深入研读

1.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面知之者,孰能无惑?感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

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项,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2.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该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现象,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竖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通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课下交流。

(六)板书设计

11、试讲题目:《滕王阁序》

1.题目:必修五《滕王阁序》片段教学

2.内容: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基本要求

(1)朗读作品,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2)问题设计紧扣文本;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词义。

2.引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培养学生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课文词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对王勃的了解,引出王勃的生平事迹,从而导入本节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王勃,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王勃在宴会上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在途中渡海溺水

而死。

2.介绍文体

“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是赠序,即临别赠言。

3.梳理脉络

文中第一部分描写了洪州的地理风貌和参会人员,第二部分主要写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人文景观。第三部分主要写由宴会的盛况而引发出的关于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作者写身世和怀才不

遇的苦闷。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关键词是什么。

要求:请围绕时间和地点回答。

明确::秋日、滕王阁。

教师追问:写了秋日滕王阁的什么景象。

明确:描写了秋日滕王阁的气象万千和自然景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滕王阁秋景的?

要求:学生自读,体会语言。

明确:使用色彩的变化来描写,如: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中颜色的多变。

3.提问:除了颜色之外,文中对秋日景色描写还有哪些?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

小组1:由远近方位的变化来写滕王阁的秋景。”云销雨霁”是远景描写,‘“山原旷其盈视“是中景, 鹤汀凫渚”是近景描写。作者采用远景,近景、中景不同方位相结合的形式来写秋景。

小组2: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秋日景色,“秋水”是静景,“落霞”是动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秋日景色。

4.提问:文中多采用四字的语言进行写作,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采用骈体文的形式更好地将景物特色突出出来。

5.作者描写这样美丽的滕王阁秋日景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明确:表达出作者对这种秋日景色的赞美之情。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鉴赏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句话中的场景。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诗配乐朗读,再次感受诗歌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然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剩余部分,搜集王勃的其他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QQ截图20230107144419.png

12、试讲题目:错误

1.题目:错误

2.内容: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蹙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3.基本要求:

(1)朗读诗歌,表现出作者的情感;

(2)问题设计紧扣文本,有助于学生赏析意象;

(3)试讲10分钟左右;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⒉赏析诗歌中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情感

3.从诗句中体会语言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难点:领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费玉清的歌曲《一剪梅》,学生听音乐后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传递出浓浓的思念忧愁,进而引入郑愁予《错误》的课堂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范读,把握字词读音。

2.全班齐读诗歌,注意重音、节奏、语气、语调。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学生默读诗歌,自主思考问题。

明确: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一位痴情的女子等待归人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诗人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用了什么意象?有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朗读第一部分,自主思考问题。

明确:以莲花为意象,点出故事的地点在江南,也写出了女子的贞洁。

⒉.提问:”莲花的开落”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是变化着的意象,与前面“等在季节里”相呼应,说明等待的时间长,说明女子容颜在等待中憔悴。同都

3.提问:第二段写了哪些意象?

要求:学生找出第二段的意象,并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意象的作用。

明确:

诗人在第二部分用的意象有:东风、柳絮寂寞的城、青石街道、春帷、紧掩的窗扉。

东风不来: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女子始终在闺房等候,不会关注外界变化。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更加突出了街道的冷漠凄清,联系时间,思妇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便具体地展现了出来。

4.提问:“春帷”“窗扉”这两个意象应该怎么理解呢?

明确:”春帷不揭””窗扉紧掩”体现女子的封闭,体现了她等待归人,而归人不来的愁绪。

5.提问:女子有没有等到归人?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部分,思考后自由发言。

明确:最后女子并没有等到归人。

6.提问:诗人为什么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是否矛盾?

要求: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

明确:不矛盾。因为马蹄声是美丽的,女子因为听到了马蹄声以为是等待许久的归人回家了,所以一阵惊喜,但惊喜是虚无的。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闺怨诗词,自主赏析,交流。

⒉学生带着忧愁的情感朗读本诗,并尝试背诵。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谈本课收获,教师总结反馈。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阅读郑愁予的另一首诗歌《赋别》

四、板书设计

QQ截图20230107145112.png

13、试讲题目:琵琶行并序

1.题目:琵琶行并序

2.内容: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句大意,赏析琵琶女弹奏的描写;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通过朗读诗歌、小组讨论,想象琵琶女弹奏的画面,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想象力。

3.从诗句中感受琵琶女的技艺高超,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想象琵琶女弹奏的画面;体会琵琶女的技艺高超。难点:体会作者描写场景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以“高山流水”的故事,引出知音话题,进而进入本篇课文。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交流文体知识和写作背景。

2.同桌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

第二段,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形。

第三段,写琵琶女的身世。

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第五段,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伤感。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浔阳江头夜送客”,这七个字好在哪里?

明确:“浔阳江头夜送客”,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

2.提问作者选取了秋天哪两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作用是什么?

明确:红的枫叶,白的荻花,来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如同小说的环境描写一样,把人物置于特定的背景中,给人以真切感,可谓”境界全出”。

3.提问:第一段中,其余四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叙写离情别意,有景有情,情景相生。“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

4.分别找出描写诗人心情急切、琵琶女羞怯情态以及琵琶女精彩演奏的相关语句。

明确:从“寻声暗问”,到移船相见,到“千呼万唤”,寥寥数语,写出诗人急切的心情;从“欲语迟”,到“始出来”,到“半遮面”,轻轻几笔,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既然是知音,就无需更多的话语。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在诗人看来则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待正式演奏,“大弦悴嘈”,”小弦切切”,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间歇,,或如铁骑驰骋,风雨骤至,或如珠玉落盘,莺语花间。此情此景,令诗人叹为观止。

5.提问:诗的第二段连续用了八个比喻描写音乐,请找出这八个比喻句。它们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一特征?

要求: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1)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出音乐的“粗重急骤”;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出音乐的“轻微委婉”,这两句整体表现出音乐由急促转向舒缓。

(2)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出音乐的“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出音乐的“宛转流畅”;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出音乐的”阻塞压抑”;冰泉冷涩弦凝绝,表现出音乐的”清冷凝滞”。这四句诗整体表现出音乐节奏由“轻快”变为“时断时续”再到”暂歇”。

(3)银瓶乍破水浆迸,表现出音乐的“激越奔涌”;铁骑突出刀枪鸣,表现出音乐的“高亢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表现出音乐的短促急骤”这三句诗表现出音乐节奏由“爆发”到“高昂”再到”戛然而止”。

6.提问:《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尤有独到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作者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

要求:学生阅读第二段,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1)是比喻,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这些比喻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做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这种弹拨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

(2)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调先有情”“说尽心中无限事””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像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显然比单纯客观地描写声音,效果要好得多。

(3)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如同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戏曲艺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这种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特点。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作者听完琵琶女的演奏以后,泪水打湿了衣衫,请大家想象一下,使人伤心难过之后和琵琶女会说些什么呢?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谈本课收获,教师总结反馈。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诗人说,他听出了琵琶女弹奏中的“情”,诗人为什么能听出其中的“情”呢?请你根据诗中有关的音乐描写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四、板书设计

QQ截图20230107145744.png

14、试讲题目:《祝福》

1.题目:必修三《祝福》片段教学

2.内容: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 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产生原因;

(3)试讲时间10分钟。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了解祥林嫂的不幸遭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圈点勾画法,体会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体会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产生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1.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着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儿子,最后她又在春节的祝福声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祝福》,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演绎了这个发生在春天里的人间惨剧。(板书课题)

二、研读句子,剖析人物

学生自主圈画描写祥林嫂的语句,边读边在旁边写下批注,畅所欲言谈感受。

出示句子: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戴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1.提问: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祥林嫂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默默” 一词表现了祥林嫂在感受到旁人对自己讥讽时内心的悲哀。

2.学生朗读这句话,注意抓住“默默“ 一词的语气。

出示句子: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1.提问:你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这些细节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祥林嫂在捐了门槛之后,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2.学生齐读这句话,读出祥林嫂此时的内心世界。

3.提问:祥林嫂第二次来做工时,四婶对她说了三句话,是哪三句?

明确:①、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③“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继续提问:听了这三句话祥林嫂会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呢?

要求:学生结合之前所学以及写作背景,分小组合作探讨。

明确: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她的精神崩溃了。

4.提问:“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前者语气舒缓,后者倒装句式,命令的意味更强烈,度也更严厉。

5.指读。请学生代表朗读。教师指导,出不一样的语气。

三、结合背景,分析主题

1.提问:小说为什么要以” 祝福”为题?

要求:分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推动情节发展, 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第三次,结尾。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深化主题,首尾呼应,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2.提问: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死?

要求:学生结合相关背景谈祥林嫂的死因,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1)祥林嫂自己(内因) :

①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怀恐惧。

②迷信思想

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2)社会原因(外因) :

①封建礼教;

15、试讲题目:奇妙的对联

1.题目:组织学生完成“奇妙的对联”专题的梳理探究

2.内容: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这奇妙的对联世界。

专题提纲

一、对联常识

二、对联欣赏

三、对联作法

(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

3.基本要求:

(1)设计学习流程帮助学生完成梳理探究。

(2)板书学习流程并阐释说明。

(3)试讲10分钟左右。

参考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⒉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4.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难点:尝试写对联。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机

教师讲解:大学士解缙,少时有神童之称,幼学刚入蒙“,家中来一客人欲试其文才,便就眼前事物出一上联,吸呵气,眼前风云俱会。解缙沉思片刻,对放:局势,胯下雷雨交加。引出:汉: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之——奇妙的对联。

(二)探究对联,深入理解

1.学生小组讨论本次活动的计划,教师巡视并指导,指名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活动计划。

⒉借助多媒体出示活动计划要求,导集体评价。

环节: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

1.参考教材,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联特征。

明确:

(1)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2)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3)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⒉.教师举例阐释,使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把握对句要领。

3.提问:对联的书写和张贴有什么要求?

明确:书:力求美观;张贴遵照传统。

环节读: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1.课件显示奇妙有趣的对联

(1)数字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要求:教:趣讲本联来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词的意义。让学生算一算老寿星的年龄。

(2)同音异字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表现的场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谐、同音异字的奇特方面欣赏。

⒉欣赏对联书法,感受对联文字的形体之美。

3.组内推荐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联、趣联。

4.学生交流对对联的认识与感受。

教师总结语关键词:有:称美,有书卷气,有智慧,体现中华文字的丰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间包藏天地。

环节一:牛: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

1.对对歌诀——课件展示《声律启蒙》。

⒉.基础练习

(1)读对联,自由放声朗读以下对联(课件显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春含情百花齐放/人有志万事俱成

(2)补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3)改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阙:大: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阙:红: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4)写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启发。

(三)评价反思

1.学生自选主题,拟写对联,全班交流评价。

⒉指名学生谈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

四、板书设计

奇妙的对联

对联特征(对句要领)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16、试讲题目:雨巷

1.题目:雨巷

2.内容:

《雨巷》原文: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基本要求:

(1)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3)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板书。

参考解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持点。

难点: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丁香花》,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量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管案。

1.本文描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送取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姑娘象征着什么?

3.本首诗歌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4.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再一次一起聆听《雨巷》。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17、试讲题目、《登高》

1.题目:《登高》片段教学

2.内容:

QQ截图20230107163150.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理解诗句大意,感悟作者的情感;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杜甫的其他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诗中所出现的多种意象,分析意象的作用。

情感价值观与态度目标:学习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在反复朗读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诗人的多重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意象,领悟诗情。

教学难点:

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即: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设身处地地感悟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曾经学习过的杜甫的作品,并请人介绍诗圣杜甫。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诗圣杜甫一生漂泊,忧国忧民,写下千古诗史,有“白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之言,也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哀国之情。晚年的诗圣苦恨艰难,今天我就一起走进暮年杜甫,走进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读通诗句,理解大意

1.教师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特别是作者晚年凄惨的生活现状要重点强调。

2.教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画出本首诗的句读。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4.教师点名请学生朗读,给予反馈评价。

5.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提问:在通读完全诗,了解诗歌大意之后,用一个字来概括整首诗带给自己的感觉。

明确:“悲”。

教师追问:诗人因为什么感到悲伤?又是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悲伤的?

明确:诗人因所见感到悲伤,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

2.提问:诗中都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意象?

要求:再读诗歌,圈点勾画出诗中的意象。

明确:诗人为我们展现了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等意象。

3.提问:这些意象都有怎样的特点?对数情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这些意象都是悲伤凄凉的。作者在前两联写景,通过这些悲苦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派荒凉,悲伤的意境,做到了情景交融。

4.提问:你们觉得颈联、尾联中的关键词有哪些?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要求:全班齐读诗的颈联,尾联,进行小组讨论。

明确:关键词有“悲”“客”“病” “苦恨” “酒杯”等词语,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

5.要求:请学生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

6.提问:我们今天通过学习《登高》这首诗,都学会哪些赏?析古诗的方法?

明确:朗读体会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诗圣杜甫的晚年生活,领略了《登高》所带来的悲情。有人在分析之后说出本诗的颈联蕴含了八种不一样的“悲”,你们在学习完之后,可以看出几种呢?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羁旅在外之悲,萧瑟秋景之悲,年老体衰之悲....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多次朗读,熟读成诵并默写诗歌。

2.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把《登高》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板书设计:

18、试讲题目:《大堰河——我的保姆》

1.题目:《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2.内容: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

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基,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棘扯被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颖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3.基本要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2)体会作者的情感,分析语言特色;

(3)适当板书,试讲10分钟。

【答辩题目解析】

1.简单介绍本首诗歌的作者。

2.简要说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的形象。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与学生共同回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对国家那份深沉的爱;发出疑问,作者对于其保姆——大堰河的感情,顺势导入本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

1.读诗,试着划分出节奏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步感知艾青对大堰河的情感。

2.教师任意范读一小节,划分节奏。(展示朗读能力)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采取合作探究的模式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第2节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首先,一幅充满温情的劳作画面,大堰河在一天的劳作之后抱起我、抚摸我,充满温情。其次,这样文字让每一位读到的人都会感觉到温暖,比如“厚大的手掌”“怀里”“抚摸”“灶火”“煮熟”等,与第1节的“雪”“坟墓”“枯死”等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在困境中(入狱)触景怀人,引起作者对于温暖美好的回忆。最后,运用“在……之后”的排比和“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这样的反复,通过排比的列举突出了“大堰河”的劳作辛苦,通过反复,突出地体现了大堰河对我的爱并不会因为繁重的生活而有所减少,给幼小的作者带来了丰富的爱的感受。

2.你认为排比和反复的修辞在“新诗”当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内容上,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形式上,与古体格律诗比较起来,没有严密的韵脚和整齐的句式,但是通过排比和反复的运用让全诗节奏鲜明旋律回环,体现出新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3.小组内朗读比赛,关注新诗“音乐美”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作者的两个家是“贫与富”“亲与疏”“简陋与华丽”的对立,如果你是作者,你更喜欢哪个“家”呢,说说你的理由。

2.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自己试着写一首自由诗,内容不限,有真情实感即可。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简单介绍本首诗歌的作者。

【参考答案】

艾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被称为“中国诗坛泰斗”。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诗集。作品有:诗集《北方》《他死在第二次》《黎明的通知》《走向胜利》《启明星》,长诗《向太阳》等。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简要说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的形象。

【参考答案】

诗中的大堰河是一位普通的保姆,是勤劳纯朴的劳动妇女,具有爱人胜过爱己的宽厚善良的品格。她对生活要求很低,没有任何奢望,只求能够养活自己及家人,满足于苦难中的卑微生活。她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也是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19、试讲题目:虞美人

1.题目:虞美人

2.内容:

QQ截图20230107182706.png

3.基本要求:

(1)朗读这首词,感悟意境;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3)十分钟之内完成试讲,教学过程中合理板书。

参考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品味,寻找意象,感悟词的意境。

难点: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三、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激发情感

课堂初始,教师讲述李煜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这位帝王的情感世界,继而引入新课《虞美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⒉学生听录音朗读,把握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4.提问:从这低沉、凄楚、悲凉的倾诉中,你能听出词人诉说了什么内容吗?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试着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

明确:愁。这个“愁”可以说是全词的词眼。

过渡:现在,请大家带着我们初次听出的愁,听出的凄楚与悲凉,齐读《虞美人》,试着进入词作中去感受词人的“愁”情。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提问: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要求:学生自主体会,指名回答。

明确:对于往事的哀愁。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词人本是一国君王,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有笙歌欢笑、锦衣玉食、美酒美人、尊严和自由,而这一切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逝去了,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因此词人想到这里发出了哀愁。

(2)提问:”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

要求:学生结合熟悉的诗词中的“花””月”意象,讨论分析,互动交流。

明确:”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那么,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词人不是惬意反而更忧愁了。

“秋月”,月,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自古以来,多少离家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

”何时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花秋月年年如期而至,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3)提问:”往事知多少”,词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要求:学生结合词人前期的生活,展开想象。

明确: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笙歌欢笑、尊严、自由等。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提问: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亡国之痛。

(2)提问: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这些词意味着什么?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小楼、东风、故国、月。

小楼:被困之所。

东风:东风即春风,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而词人却依然被困于此,失去了自由。

故国:故国已不在,皇帝的身份也不在了。往事不堪回首,因此词人因亡国之痛而引发了愁情。

月:痛苦的往事不忍心想起,只有伤痛与悲哀。看到明月便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自己已经回不去了,想到这里,词人的愁情便更加浓重了。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提问: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青春、美好时光的逝去;物是人非的境况;身份的改变。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雕栏玉砌、朱颜。宫殿尚在,当年侍奉自己的宫女却红颜已老,青春不在。正如李清照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但改的仅仅是朱颜吗?过去是君王,现在是囚犯,过去住的是宫殿,现在是小楼,身份一变,一切都变了改的太多太多。这一切都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因此词人对逝去不复返的往事发出了感慨哀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提问:词人为何把愁比作江水?江水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联系与”水”有关的诗词,对比分析,讨论交流。

明确:江水的特点有:浩荡奔涌,奔流不息,连绵不尽,不舍昼夜,无尽无穷。因此,把愁比作春水,显示出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愁思如浩荡奔涌的江水一般释放出来,这愁又如江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无穷无尽。可见诗人愁情之深远与深切。

5.提问:这首词抒发了李煜的哪些愁?

要求:学生总结,指名回答。

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提问:我们于这血泪之作中感受到了李后主的亡国思家之愁,在以往学过的作品中也曾感受过许多诗人的愁情,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学过哪些关于“愁”的诗句,或课外搜集的有关诗句也可,并说明它们的出处。

要求:学生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⒉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小声跟唱。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教师补充升华。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课下阅读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对比《虞美人》写一个鉴赏短评。

2.李煜作为一个文人是很出色的,但作为一位帝王,他不务朝政,纵情声色,是相当失败的,对于他的遭遇很多人认为不值得可怜,你怎么看呢?课下查阅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

QQ截图20230107183136.png

20、试讲题目:雷雨

1.题目:雷雨

2.内容:

QQ截图20230107191927.png

3.基本要求:

(1)朗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潜台词;

(3)适当板书;

(4)试讲10分钟。

参考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品读戏剧台词,领会其丰富的潜在含义。

2.分析人物形象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领会人物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难点:品读戏剧台词,领会其丰富的潜在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节,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梳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课件出示),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研读课文,分析形象

过渡: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先听听鲁侍萍的控诉。要求:自由朗读下面这段文字,读出感情。可请朗读好的女生读这一段。

“哼!我的眼泪早哭千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1.提问:对周朴园,对于三十年前被赶出周家的那段经历,鲁侍萍的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明确:怨恨。面对周朴园,鲁侍萍心里有着无限的怨恨。因为,正是周朴园,给她带来那么大的痛苦,那么多年的痛苦。等了三十年,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机会,鲁侍萍当然要尽情地释放心中郁积的怨恨了。

⒉.提问:找出这段话中的两个“你们”,四个“你”字,再找出后文的“你们”。思考“你们”指的是谁?鲁侍萍对周朴园只有恨吗?

要求:小组讨论分析,交流总结。

明确:后文中包含“你们”的句子:

”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

“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

”你们”指周家的人,如周家老太太。”你们”,自然是包括周朴园在内的,可是,显然并不只是周朴园一个人。看来,在鲁侍萍眼里,三十年前那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只是周朴园,还包括周家以“老太太”等为代表的封建家长。

“三十年前”即“光绪二十年”,是清王朝时代,周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受制于家族礼法和等级制度,当年将梅侍萍赶出家门,周朴园是有着极大的苦衷的,有相当大的被迫的成分。对于他最终的绝情,侍萍当然是怀着明显的怨恨的。不过,从侍萍的这几个”你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对周朴园一定程度的原谅、宽恕。尤其是“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一句台词,是有意识地强调“你们家里”。

3.提问:联系上下文中周朴园的表现,思考周朴园对侍萍的复杂感情。

明确:周朴园确实真正爱过侍萍,从贯穿全剧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可知,他一直念念不忘侍萍,他多年来保留的旧习惯也可以为证;而对于三十年前将鲁侍萍赶出家门的绝情行为,周朴园有着发自内心的愧疚与忏悔。可以说,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温情的周朴园,一个有良知的周朴园。

4.提问:周朴园为什么后来又变脸了呢?这是否违背情理?

明确:当周朴园认出侍萍后,一开始,他很惊讶,苍老的鲁侍萍与年轻的梅侍萍怎么也不能对应起来。当周朴园最终确认了这一事实后,他感到有些失望,失望于他心中美好的理想的女子的幻象破灭了,接着涌上心头的是恐慌,经过半晌”的电光石火的思想斗争后,理智占了上风,物质利益成为第一考虑,所以,他“忽然严厉地”质问鲁侍萍到这儿来的目的。原先对侍萍的情感已被自私、冷酷的本性取代。虽然周朴园的语言对侍萍而言是巨大的伤害,但是非常符合周朴园的身份和心理特征。如果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抱头痛哭,那是有违人性发展的,是不合情理的。

5.教师引导: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是有相当难度的。先看做者怎么说(课件出示):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6.提问: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要求: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小组讨论。

明确: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既善良温柔,又不乏坚强。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之后,曾投水自尽,所幸获救;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为了生计,鲁侍萍带着孩子流落他乡,尝尽了世间冷暖,这些遭遇使她变得坚强。三十年后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她深刻地认识到周朴园自私虚伪的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三)再读课文,赏析语言

提问: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实现人物刻画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请找出示例进行赏析。

示例: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赏析:周朴园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得知眼前的人就是当年的侍萍后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名声和利益受到了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曹禺先生说,他从不绝对地“讽刺””批判”自己笔下的人物,而是怀着“悲悯”的感情去写他们。曹禺先生对周朴园有没有寄予悲悯和同情?

要求:全班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谈本课收获,教师总结反馈:今天这节课,我们多角度解读了人物的复杂的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总之,《雷雨》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杰作,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观赏话剧《雷雨》。

2.各组准备一段台词,表演课本剧。

四、板书设计

雷雨

曹禺

周朴园 自私、虚伪、冷酷

鲁侍萍 善良、正直、刚强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过关?233网校面试至尊班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0元领课,先来免费学习>>

备考推荐>>历年教资面试真题下载

面试备考>>教资资格证面试逐字试讲稿下载

相关阅读

距2024社会工作者考试还有

56

立即提分

考试圈子
  • 社工学霸君微信号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中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 初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