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4.2学习动机理论

来源:233网校 2013年5月2日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所谓强化就是指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①。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且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获得优秀成绩、取消讨厌的频繁考试等便是强化的手段。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时.阻可以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如考试不及格等便是惩罚的手段。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籽为及其结果。
  当然,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行为派的学习动机理论。由于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自觉性 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是安全的需要,这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和他人建立感隋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就是自我实现。
  凡是完成自我实现的人往往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正是这些因素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三、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对他们的能力最富挑战性。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几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归因于任务的难度,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小有成功便立刻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把要求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四、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此外,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如果将此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可组成如表4—2所示的归因模式。
  表4—2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如果一个学生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为内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能力高低,认为学习好是因为能力强,那他就信心十足,否则就会丧失信心;如果归因为内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比如努力程度,认为学习好是努力的结果,那他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如果归因为外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运气好坏,那么学习成功就会产生侥幸心理,祈求今后仍能碰上好运,否则就自认倒霉。
  由于归因理沦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90世纪80年代以来,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如奖励与惩罚便是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强化形式;二是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但是,他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问的依赖关系后,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实施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认识到认真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显然,自我效能感产生于某一活动之前,是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为进行的主观推测。在班杜拉看来,人们知道行为可能带来良好的结果后,也并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所以,当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后,自我效能感就会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般说来,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个体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备考辅导:2013年教师资格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试题推荐:

  5套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7套中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全真模拟题(附答案)

  2013年中学教师资格最新试题免费体验,给你最真实的考场!!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