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13.3课堂纪律管理

来源:233网校 2013年5月8日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一、课堂纪律的性质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学生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指导和监督,因为他们不知道在怎样一个大集体中进行学习。缺少教师的指导,他们就不能创立有组织的活动所必需依赖的集体结构——纪律。学生只有在有纪律的活动中,才能学到维护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某些规范和态度,才能享受到有纪律的集体活动所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教师的指导、监督、惩罚、规定、限制、奖励、操纵、组织、安排日程和维护标准等,都属于结构的创设。而体贴则包括同情、理解、调解、协助、支持、征求和采纳学生的意见等。
  2.集体促成的纪律
  自从入学以后,班集体对学生在发展控制自我和活动定向等社会成熟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其他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系列的规范行为。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学习风气良好的班集体对管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任务的充分理解和浓厚兴趣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任务促成的纪律是建立在积极动机基础上的。学生卷入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学生对活动任务的理解越深刻,越能自觉地遵守活动的纪律,即使遭受挫折也不轻易放弃。
  4.自我促成的纪律
  马卡连柯说,我们的纪律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①。良好的课堂纪律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形成了自觉的纪律。作为有责任心、成熟的学生,不但应当遵守教师和集体促成的纪律,而且还应为发展集体的行为准则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一)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一般而言,班级规模越大,学生的平均成绩便越差;班级规模越大,教师态度、学生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就越低。通常,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
  2.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它们赋予学生的课堂行为以一定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约束和指导学生课堂行为的功能,从而使课堂行为规范化。
  3.学生座位的分配
  研究发现,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减少课堂混乱。其实,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所以,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动可以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便越好。
  2.课程表的编制
  课程表是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条件。它的编制,首先应尽量将语文、数 (四)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在对待问题行为的问题上,除采用说服教育、行为训练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课堂管理技巧,解决短暂性的课堂纪律问题。
  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
  在不良行为被发现时,教师可用凝视、摇头、小声咳嗽等信号示意学生停止不良行为。
  2.邻近控制
  教师可走近违反纪律的学生,试站在他身旁,试用轻拍其背、轻敲桌面等方式给予提醒。
  3.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可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并及时给予鼓励。
  4.使用幽默
  使用幽默纠正不良行为,没有恶意,又不会让学生反感。
  5.安排余暇
  对反应较快的学生要给他安排令他感兴趣的作业,不给他在课堂上因无事可干而产生违反纪律的机会。
  6.移除诱因
  对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书籍、玩物等可暂时拿掉,以消除诱因。对上课时爱在一起聊天玩耍的同学,可调离座位;对注意力易分散的学生,可安排在与教师临近的位置,以便于控制。
  7.提出要求
  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在必要时可公开提出要求来统一行动,但不要表现出训斥、谴责、讽刺及侮辱性的批评。
  除以上所提到的常用技巧外,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个别谈话或惩罚等方法。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应该是对事不对人。教师对学生首先应予以尊重、爱护与关怀,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才能使学生取得进步。
  另外,有一些课堂问题行为需要由心理辅导来处理和矫正,这就要请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来完成有针对性的帮助了。

  备考辅导:2013年教师资格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试题推荐:

  5套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7套中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全真模拟题(附答案)

  2013年中学教师资格最新试题免费体验,给你最真实的考场!!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