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1.2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13日
  三、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
  自19世纪末心理学独立以来,伴随实验方法的广泛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不断涌现,围绕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此,出现了一些心理学派别。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开创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冯特探讨意识结构的理论体系为他的忠实弟子铁钦纳(1867~1927)所继承和发展,并把这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命名为构造心理学。铁钦纳原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哲学与生理学,后因仰慕冯特,专程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担任康奈尔大学教授,并开设心理学实验室。冯特的这位学生在某些观点上不同于其老师,但整个体系在方法、内容和精神上完全继承了冯特的研究。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使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而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是近代心理学发展中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相对抗而形成的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有詹姆斯(1842~1910)、杜威(1859~1952)、安吉尔(1869~1949)等。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素,而是应当研究人在适应环境中心理的机能作用;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并反对把心理学看做是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的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机能主义的理念,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有关。
  但是它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影响较小。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个学派便由新兴的其他学派所取代。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论坛》上发表了论文《行为主义者所见的心理学》,正式举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在这篇宣言性的论文中,他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的行为。他坚决反对冯特心理学的意识和内省这两个基本概念,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而意识不能直接观察,因而就不能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对象;冯特的内省法不能提供客观的事实材料,因而不能作为科学心理学的方法。他主张只有从可观察到的
  
  刺激和反应方面去研究,心理学才能成为像生物学、物理学、化学那样的自然科学。刺激一反应(S--R)就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他坚决主张把人的心理彻底生物学化和动物学化,认为对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必须在同一层面来考虑。华生坚决认为,传统心理学中的意识、感觉、知觉、意志、表象等是一大堆无用的概念,应彻底加以摒弃,而代之以刺激、反应、习惯形成、习惯联合等概念。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20世纪3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托尔曼(1886~1959)、赫尔(1884~1952)、斯金纳(1904~1990)。新行为主义着重从整体上来认识行为,考虑到有机体的能动性,确立了刺激一有机体一反应(S—O—R)这种新的行为关系。
  (四)完形主义心理学
  完形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心理学派,也称格式塔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韦特默(1880~1943)、考夫卡(1886~1941)和苛(1887~1967)。“格式塔”是德文“Gesta1t”一词的译音,意为“完形”、“样式”、“结构”、“组织”。完形主义心理学是以似动现象实验起家的。主持这个实验的是韦特默,观察者是考夫卡和苛勒。实验用速示器将A、B两条发亮的直线先后投射在黑色背景上,两条线放映时间间隔过长,例如2000毫秒或200毫秒,观察者看到的是先后两条线出现;时间间隔过短,例如30毫秒,看到的是两条线同时出现;如果时间间隔在60毫秒左右,便可以看到A线向B线移
  
  动,或只看见运动,没看见线。这叫似动现象,与我们看电影时所见相同。他们认为,这种知觉显然是无法用感觉元素的联合来解释的。于是他们坚决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做元素分析,并把构造主义心理学称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1856~1939)在20世纪初创立的。他的代表作有《梦的解析》(1900)、《精神分析引论》(1933)、《精神分析纲要》(1949)等。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如果说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完形主义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心理学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潜意识是正在被压抑的或从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它对人的精神和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失言、梦等的分
  
  析可以窥见其一斑。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理论对科学心理学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潜意识、心理防御机制等已被主流心理学所采纳,但他的研究方法因缺乏科学严谨性而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新精神分析学派,它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主要代表有霍妮(1885~1952)、沙利文(1892~1949)、弗罗姆(1900~1980)等人。他们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能论,抛弃了力比多的概念和人格结构说,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和治疗原则的首位。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60~7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1908~1970)坚决反对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和元素主义,主张用现象学方法研究自我的内心感受,从而开创了心理学中的整体论传统。另一位创始人罗杰斯(1902~1987)则用来访者中心治疗,对来访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怀”,使来访者“实现自己、维持自己、提高自己”。他们的这些观念和实践都是基于他们的人性观。在对人性的看法上,他们有下列基本观点:每个人都是一个自由的行动者,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和制定目标,并能够解释自己的生活选择;每个人都有一种力求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超过自己目前状况的基本需求;虽然每个人都会遇到环境和社会的各种阻挠和障碍,但是人们的天性是趋向于实现自己潜能的。这种研究取向使心理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要比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