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历年真题>中学教育学真题

福建教师资格2007年7月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来源:233网校 2011年9月12日

2007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且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康德
2.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与《学记》中说的“学不躐等”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 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谁享有机会和接受何程度的教育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4。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B.过渡性、多样性、群体性、互补性
C.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成熟性
D.多样性、互补性、群体性、不成熟性
5. 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而言,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前提作用
C.主导作用
D.导向作用
6.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相对性
B.阶段性、相对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相对性
D.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7.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出自于我国的(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8. 在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教育目的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B.教育目的是客观的
C.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D.教育目的是抽象的
9. 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其中,对于学生而言,其最主要的权利是( )
A.人身权
B.享受物质帮助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10.以下的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务( )
A.遵守法律、法规
B.尊敬师长
C.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D.努力学习、成绩优秀
11.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应具有的规定性是( )
A.时限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B.灵活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C.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灵活性
D.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12.根据教育理论的研究,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
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B.稳定性、灵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C.发展性、灵活性、整体性等原则
D.迁移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原则
13.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并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即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杜威
14.主张在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即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5.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客观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B.外显性、整体性、灵活性
C.简约性、客观性、整体性
D.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16.班级授课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开始遭到批判,最早提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的是( )
A.圣路易编制法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17.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 )
A.生活陶冶
B.同伴影响
C.启发说服
D.人格感化
18.在德育过程中,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第三是( )
A.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B.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C.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D.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19.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 )
A.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B.学生的发展特点
C.教师的个性
D.班级的现实发展水平
20.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学校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