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学科知识历年真题>语文学科真题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来源:233网校 2018年11月3日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19-21题。

《河中石兽》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思考探究

1.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科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2.对于课文,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下面这则材料也许会引发你新的思考,请与同学交流。

山西水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错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造,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 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资料见《唐铁牛与浦津桥》,《山西文史资料》 1999 年)

积累拓展.

1.背诵这篇课文。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2)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3)尔辈不能究物理。

(4)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单元介绍

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而科学幻想,依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希望你能从中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并激发出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预习提示

快速浏览课文。本文约4000字,请尽可能在1分钟内读完。浏览时,随手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

浏览时,哪些段落打动了你?再读这些段落,体会其中展现出的精神力量。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体味作品中的情感。

学生情况

七年级,班级4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问题:

19.翻译原文中划线的句子。(20 分)

参考解析:

“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20 分)

参考解析:

【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借助多媒体手段,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依据。

3.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确立依据】

①依据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所以本课教学也以此为依据,侧重对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以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②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作为语文学习的教学任务之一,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探求未知的可贵精神。

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初一的学生刚刚正式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同时,班级一共40人,人数较多,学习时学生精力易不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1.【答题要点】

选择的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手段,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依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纪晓岚逸闻趣事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示范朗读,标注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三)深入研读

1.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完成表格。

(1)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用了几种方法?

2.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1)多媒体直观展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原理。

(2)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概括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四)拓展延伸

分小组,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故事,还原情境,加深理解。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谈感受结束课堂。

2.作业: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联系实际思考文章反映的道理。

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进入教师资格微信学习群。

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微信学习群

考试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试题免费刷

考资料>>教师资格证各科思维导图下载

零基础如何备考?233网校零基础取证班购课即送教材,5大基础班级教学,给您备考指路,免费试听>>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