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习题(3)

来源:233网校 2015年10月9日
导读:
进入全真模拟考场在线测试此套试卷,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自动评分 >> 在线做题
11、“少年得志”“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个别差异性规律
D.互补性规律
12、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A.学科本位
B.学生本位
C.经验本位
D.教师本位
13、研究表明,(  )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
C.初三年级
D.高一年级
14、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和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克鲁普斯卡娅
15、下列不属于课堂纪律特征的是(  )。
A.约束性
B.标准性
C.组织性
D.自律性
1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
A.快乐
B.焦虑
C.恐惧
D.悲哀
17、老庄学派认为教育应(  )。
A.学而知之,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注重道德灌输
18、人格包括(  )和气质两部分。
A.个性
B.性格
C.能力
D.品格
19、生物课上,同学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用显微镜观察了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不仅掌握了生物知识,而且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践活动法
B.实习作业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20、人的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必须遵循(  )。
A.顺序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互补性规律

热点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章节难易分析章节习题 10套预测押密卷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手机APP|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