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2.我国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1.19MB
下载159.43KB
下载166.94KB
下载136.81KB
下载175.67KB
下载169.17KB
下载238.00KB
下载345.28KB
下载261.76KB
下载423.72KB
下载409.46KB
下载349.94KB
下载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我国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建设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30%以内。
(2)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20%以内。
(3)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10%以内。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建设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30%以内。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20%以内。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10%以内。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选项B正确,英美等欧美国家,在项目投资机会研究阶段,对项目投资估算的精度要求是允许误差±30%以内。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 10% 以内。
(一)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3)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4)工程造价的数额影响项目决策的结果。
(二)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建设规模(项目生产规模)
(1)制约项目规模合理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
1)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确定建设规模需考虑的首要因素。
①市场需求情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
②原材料、资金、劳动力市场等对建设规模的选择起着制约作用。
③市场价格分析是制定营销策略和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④市场风险分析是确定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
2)技术因素。
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
3)环境因素。
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
(2)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
1)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分析产量与项目费用和收入的变化关系,找出盈亏平衡点。
2)平均成本法。通过争取达到项目最低平均成本。
3)生产能力平衡法。在技改项目中使用,分为最大工序生产能力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4)政府或行业规定。国家对某些行业的建设项目规定了规模界限。
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
3、(1)建设地区的选择
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
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安排在等距离范围内,而是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2)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有利于发挥“集聚效益”,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便于建设比较齐全的基础结构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此外,还能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2)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
1)选择建设地点(厂址)的要求
①节约土地,少占耕地,降低土地补偿费用。尽量选择在荒地、劣地、山地和空地。
②减少拆迁移民数量。尽可能不靠近、不穿越人口密集的城镇或居民区。
③应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地下水位应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准面。
④要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
⑤应尽量靠近交通运输条件和水电供应等条件好的地方。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
⑥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项目,不能建在城市上风口;噪声大的项目应远离居民密集区。
2)建设地点(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
3)①项目投资费用
包括土地征购费、拆迁补偿费、土石方工程费、运输设施费、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费、动力设施费、生活设施费、临时设施费、建材运输费等。
②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
包括原材料、燃料运入及产品运出费用,给水、排水、污水处理费用,动力供应费用等。
4、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2)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2)技术方案选择内容
1)生产方法选择
生产方法直接影响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在选择生产方法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方法;
②研究拟采用的生产方法是否与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
③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的技术来源的可得性;
④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是否符合节能和清洁的要求。
2)工艺流程方案选择
工艺流程是指投入物经过有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的过程。选择工艺流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工艺流程方案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②研究工艺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
③研究选择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
④研究选择主要工艺参数;
⑤研究工艺流程的柔性安排。
4、设备方案
(1)设备选用应注意处理的问题
1)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
2)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
4)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
5、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包括对于建筑标准的确定。工程方案选择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1)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线路走向)。
(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4)经济合理。
6、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应坚持的原则
1)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工业建设项目应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3)坚持“三同时原则“,即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利用。
(2)环境治理方案比选内容
1)技术水平对比。
2)治理效果对比
3)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
4)环境效益对比。
(一)投资估算的含义及其作用
1、在投资决策阶段,对拟建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预测和估计。
2、投资估算的作用
(1)项目建议书阶段,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也是编制项目规划、确定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可研报告被批准后,其投资估算额将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3)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4)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
(5)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6)是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1、国外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2、我国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一)投资估算的编制要求
(1)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进行编制,并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2)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不重不漏,不提高或降低估算标准,计算合理。
(3)应充分考虑拟建项目设计的技术参数和投资估算所采用的估算系数、估算指标,在质和量方面所综合的内容,应遵循口径一致的原则。
(4)投资估算应参考相应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投资估算指标,依据工程所在地市场价格水平,结合项目实体情况,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建设前期和建设期的全部投资。
(5)应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确保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
(6)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的误差。
(二)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2)系数估算法(因子估算法)
1)概念:系数估算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购置费为基数,以其他辅助配套工程费与主体工程费或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依此估算拟建项目静态投资的方法。
2)应用:主要用于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行业内相关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况。在我国国内常用的方法有设备系数法和主体专业系数法,世行项目投资估算常用的方法是朗格系数法。
3)计算基数
(3)比例估算法
1)概念:根据已知的同类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占整个建设项目静态投资的比例,先逐项估算出拟建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再按比例估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的方法。
2)应用:用于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行业内相关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況。
(4)混合法
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与比例估算法或系数估算法与比例估算法混合估算其静态投资额的方法。
2、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方法(指标估算法)
(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
1)方法:主要采用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
2)计算:单位实物工程量的建筑工程费×实物工程总量
3)适用:当无适当估算指标或类似工程造价资料时,可采用计算主体实物工程量套用相关综合定额或概算定额进行估算,但通常需要较为详细的工程资料,工作量较大。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不同的专业工程选择不同的实物工程量计算方法。(4)安装工程费估算【以单项工程为单元】
(5)安装主材费可根据行业和地方价格信息或市场询价进行估算。
(6)安装费根据设备专业属性估算:
(三)动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动态投资部分包括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两部分。
1、价差预备费
(1)外币对人民币升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增加;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增加。
(2)外币对人民币贬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减少;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减少。(五)投资估算文件的编制
1、建设投资估算表的编制
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正确的决策是正确估算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70%~90%。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3)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4)工程造价的数额影响项目决策的结果。
1、建设规模(项目生产规模)
(1)制约项目规模合理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
1)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确定建设规模需考虑的首要因素。
①市场需求情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
②原材料、资金、劳动力市场等对建设规模的选择起着制约作用。
③市场价格分析是制定营销策略和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④市场风险分析是确定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
2)技术因素。
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
3)环境因素。
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
(2)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
1)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分析产量与项目费用和收入的变化关系,找出盈亏平衡点。
2)平均成本法。通过争取达到项目最低平均成本。
3)生产能力平衡法。在技改项目中使用,分为最大工序生产能力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4)政府或行业规定。国家对某些行业的建设项目规定了规模界限。
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
(1)建设地区的选择
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
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安排在等距离范围内,而是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
项目 |
特点 |
原则 |
农产品、矿产品的 初步加工 |
大量消耗原料 |
尽可能靠近原料产地 |
铝长、电石厂等 能耗高项目 |
减少电能输送损失所获得的利益,大大超过原料、半成品调运中的劳动耗费 |
宜靠近电厂 |
技术密集型 |
需技术力量雄厚,协作配套条件完备,信息灵通 |
宜在大中城市 |
2)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有利于发挥“集聚效益”,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便于建设比较齐全的基础结构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此外,还能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2)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
1)选择建设地点(厂址)的要求
①节约土地,少占耕地,降低土地补偿费用。尽量选择在荒地、劣地、山地和空地。
②减少拆迁移民数量。尽可能不靠近、不穿越人口密集的城镇或居民区。
③应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地下水位应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准面。
④要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
⑤应尽量靠近交通运输条件和水电供应等条件好的地方。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
⑥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项目,不能建在城市上风口;噪声大的项目应远离居民密集区。
2)建设地点(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
①项目投资费用
包括土地征购费、拆迁补偿费、土石方工程费、运输设施费、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费、动力设施费、生活设施费、临时设施费、建材运输费等。
②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
包括原材料、燃料运入及产品运出费用,给水、排水、污水处理费用,动力供应费用等。
3、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技术方案选择内容
1)生产方法选择
生产方法直接影响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在选择生产方法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方法;
②研究拟采用的生产方法是否与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
③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的技术来源的可得性;
④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是否符合节能和清洁的要求。
2)工艺流程方案选择
工艺流程是指投入物经过有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的过程。选择工艺流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工艺流程方案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②研究工艺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
③研究选择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
④研究选择主要工艺参数;
⑤研究工艺流程的柔性安排。
4、设备方案
(1)设备选用应注意处理的问题
1)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
2)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
4)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
5、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包括对于建筑标准的确定。工程方案选择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1)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线路走向)。
(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4)经济合理。
6、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应坚持的原则
1)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工业建设项目应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3)坚持“三同时原则“,即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利用。
(2)环境治理方案比选内容
1)技术水平对比。
2)治理效果对比
3)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
4)环境效益对比。
1、在投资决策阶段,对拟建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预测和估计。
2、投资估算的作用
(1)项目建议书阶段,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也是编制项目规划、确定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可研报告被批准后,其投资估算额将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3)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4)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
(5)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6)是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1、投资估算分析
(1)工程投资比例分析。
(2)各类费用构成占比分析。
(3)分析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
(4)与类似工程项目的比较,对投资总额进行分析。
投资估算的编制要求
(1)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进行编制,并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2)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不重不漏,不提高或降低估算标准,计算合理。
(3)应充分考虑拟建项目设计的技术参数和投资估算所采用的估算系数、估算指标,在质和量方面所综合的内容,应遵循口径一致的原则。
(4)投资估算应参考相应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投资估算指标,依据工程所在地市场价格水平,结合项目实体情况,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建设前期和建设期的全部投资。
(5)应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确保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
(6)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的误差。
动态投资部分包括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两部分。
1、价差预备费
(1)外币对人民币升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增加;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增加。
(2)外币对人民币贬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减少;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减少。
1、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方法
(1)生产能力指数法
1)公式
C1——已建成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2——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
Q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和其他差异的综合调整系数;
x——生产能力指数。
2)应用:主要用于设计深度不足,规模不同,设计定型并系列化,行业内相关基础资料完备的情况。一般拟建项目与已建类似项目生产能力比值不宜大于50,以在10倍内效果较好。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
3)优点: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需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
(2)系数估算法(因子估算法)
1)概念:系数估算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购置费为基数,以其他辅助配套工程费与主体工程费或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依此估算拟建项目静态投资的方法。
2)应用:主要用于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行业内相关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况。在我国国内常用的方法有设备系数法和主体专业系数法,世行项目投资估算常用的方法是朗格系数法。
3)计算基数
(3)比例估算法
1)概念:根据已知的同类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占整个建设项目静态投资的比例,先逐项估算出拟建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再按比例估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的方法。
2)应用:用于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行业内相关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況。
(4)混合法
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与比例估算法或系数估算法与比例估算法混合估算其静态投资额的方法。
1、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1)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进行流动资金估算时,首先计算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
1)周转次数
2)应收账款
3)预付账款
4)存货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5)现金
6)流动负债估算
(2)扩大指标估算法
1)基数: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和建设投资等。
2)适用:简便易行,但准确度不高,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估算。
2、流动资金估算应注意的问题
(1)流动资金属于长期性流动资产,可通过长期负债和资本金(占30%)的方式进行筹措。
(2)借款部分按全年计利息,流动资金利息应计入生产期间财务费用。
(3)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应按不同生产负荷所需的各项费用金额,根据上述公式分别估算,而不能直接按照100%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乘以生产负荷百分比求得。
1、建设投资估算表的编制
(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
1)方法:主要采用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
2)计算:单位实物工程量的建筑工程费×实物工程总量
3)适用:当无适当估算指标或类似工程造价资料时,可采用计算主体实物工程量套用相关综合定额或概算定额进行估算,但通常需要较为详细的工程资料,工作量较大。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不同的专业工程选择不同的实物工程量计算方法。(4)安装工程费估算【以单项工程为单元】
(5)安装主材费可根据行业和地方价格信息或市场询价进行估算。
(6)安装费根据设备专业属性估算: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王竹梅
考点总结高手
主讲: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法规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多年工程造价咨询实战经验,建设部住宅试点工程“部级科技进步个人银奖”获得者。
免费听
邓娇娇
主讲:建设工程计价
博士,天津某大学管理学院工程造价系副教授,多年造价工程师培训经验
免费听
李恺
记忆方法强大
主讲:技术与计量(安装),案例分析(土建与安装),安装工程(江苏版)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消防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免费听
吴新华
高人气讲师
主讲:技术与计量(土建),土木建筑工程(北京版)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
免费听
王维雪
主讲:技术与计量(公路交通)
结构工程硕士,国家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长期从事建工类培训工作。
免费听
赵亮平
小白也能懂
主讲:案例分析(公路交通)
博士、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公路工程造价师,长期从事建筑类培训工作。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