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钢管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管混凝土结构即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简称CFST结构。承重结构的圆钢管可采用焊接圆钢管、热轧无缝钢管,不宜选用输送流体用的螺旋焊管。直接承受动荷载或低温环境下的外露结构,不宜采用冷弯矩形钢管。多边形钢管可采用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冷成型多边形钢管。
主要内容 |
主要考点 |
建筑钢材 |
建筑钢材分类(砼结构用钢:热轧、冷加工、热处理、钢丝和钢绞线等,钢结构用钢,钢管砼结构用钢)14/17/18/19/20/21/22/23;钢材的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16/17/20/21/23;钢材的化学成分(有害的成分)23 |
胶凝材料 |
水泥(类别代号、性能与应用)14/15/14/16/17/20(2)/21/22/23;沥青(石油沥青和改性石油沥青)19/20/21/22/23 |
水泥混凝土 |
材料(水泥、水、砂、石子、外加剂)16/18/20/21/22/22/23;技术性质(强度、和易性、耐久性)15/17/19/21/22/23;配合比设计19;特种混凝土(高性能18/22、高强度15/17、轻骨料09、防水05/07/11、碾压06/09/10、纤维10/14) |
沥青混合料 |
材料组成、结构组成、技术性质20 |
砌筑材料 |
砖(耐久性)21、砌块分类应用19、砂浆17 |
一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水泥浆。水泥浆是普通混凝土和易性最敏感的影响因素。
2)骨料品种与品质。
3)砂率。
4)其他因素。①水泥与外加剂;②温度和时间。
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
①根据工程环境及要求,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②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
③选用质量良好、级配合理的骨料和合理的砂率。
④掺用合适的外加剂。
三、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不同的轻骨料,其堆积密度相差悬殊,常按其堆积密度分为8个等级(0.3~1.2t/m3)。轻骨料本身强度较低,结构多孔,表面粗糙,具有较高吸水率,故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受轻骨料性能的制约。
①强度等级。强度等级划分的方法同普通混凝土,按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分为13个强度等级:CL5、CL7.5、CL10、CL15、CL20、CL25、CL30、CL35、CL40、CL45、CL50、CL55和CL60.
②表观密度。按干表观密度分为12个密度等级(0.8~2.0t/m3)。在抗压强度相同条件下,其于表观密度比普通混凝土低25%~50%.
③耐久性。因轻骨料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充分,毛细孔少,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耐久性明显改善,如抗渗等级可达SD25、抗冻等级可达Dl50.
④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低20%~50%,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导热系数相当于烧结普通砖的导热系数,约0.28~0.87W/(m·K)。
四、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是由级配良好的骨料、较低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较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经振动碾压等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混凝土,是道路工程、机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性能好、成本低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碾压混凝土的特点
①内部结构密实、强度高。
②干缩性小、耐久性好。
③节约水泥、水化热低。特别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五、对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对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对高于C60的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
(3)配置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一)常用的建筑钢材
1.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热轧钢筋、冷加工钢筋、热处理钢筋、钢丝和钢绞线)
表3.1.1 热轧钢筋的技术要求
热轧光圆钢筋由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经热轧而成,从表中可以看出其强度较低,但具有塑性好,伸长率高,便于弯折成型、容易焊接等特点,可用于中小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或箍筋,以及作为冷加工(冷拉、冷拔、冷轧)的原料。
3)冷拔低碳钢丝。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热轧光圆钢筋经一次或多次冷拔制成的光圆钢丝。冷拔低碳钢丝宜作为构造钢筋使用,作为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使用时应采用钢丝焊接网。冷拔低碳钢丝不得作预应力钢筋使用。作为箍筋使用时,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不宜小于5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构造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冷拔低碳钢丝只有CDW550一个牌号。CDW550级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可为:3mm、4mm、5mm、6mm、7mm和8mm。直径小于5mm的钢丝焊接网不应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使用;除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环形混凝土电杆外,不应使用直径3mm的冷拔低碳钢丝;除大直径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外,不宜使用直径8mm的冷拔低碳钢丝。
(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与钢绞线
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其指标是通过标准试件的弯曲冲击韧性试验确定。
钢材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内在缺陷及环境温度等都是影响冲击韧性的重要因素。当温度降低达到某一范围时,试件呈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冷脆性。发生冷脆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其数值越低,说明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越好。因此,对直接承受动荷载而且可能在负温下工作的重要结构,必须进行冲击韧性检验。
耐疲劳性能
在交变荷载反复作用下,钢材往往在应力远小于抗拉强度时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疲劳破坏。疲劳破坏的危险应力用疲劳极限来表示,它是指钢材在交变荷载作用下于规定的周期基数内不发生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冷弯性能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冷弯性能指标是通过试件被弯曲的角度(90°、180°)及弯心直径d对试件厚度(或直径)a的比值(d/a)区分的。(弯曲角度越大,弯心直径越小,则表示其冷弯性能越好。)
冷弯试验能揭示钢材是否存在内部组织不均匀、内应力、夹杂物未熔合和微裂隙等缺陷。在拉力试验中,这些缺陷常因塑性变形导致应力重分布而得不到反映。因此,冷弯试验是一种比较严格的试验,对钢材的焊接质量也是一种严格的检验,能揭示焊件在受弯表面存在的未熔合、裂纹和夹杂物等问题。
焊接性能
钢材的可焊性是指焊接后在焊缝处的性质与母材性质的一致程度。影响钢材可焊性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及含量。含碳量超过0.3%,可焊性显著下降等。
(三)钢材的化学成分
成分 |
常规含量 |
增减 |
强度 |
硬度 |
塑性 |
韧性 |
可焊性 |
冷脆性 |
时效敏感性 |
热脆性 |
|||
碳 |
≤0.8% |
↑ |
↑ |
↑ |
↓ |
↓ |
↓ ↓ |
↑ |
↑ |
||||
硅 |
有益 |
<1% |
↑ |
↑ |
提高耐疲劳极限、耐腐蚀性、抗氧化性 |
||||||||
1%~1.2% |
↓ |
↓ |
↓ |
↑ |
|||||||||
锰 |
<1% |
影响不大 |
|||||||||||
1%~2% |
↑ |
降低 |
↓ |
耐腐蚀性降低 |
|||||||||
硫 |
有害元素 |
偏析 |
降低各种机械性能 |
↓ ↓ |
↑ |
||||||||
磷 |
有害元素 |
↑ |
↑ |
↓ ↓ |
↓ ↓ |
↓ ↓ |
↑ |
提高耐磨耐腐蚀性 |
|||||
氮 |
与磷相似 |
↑ |
↓ ↓ |
↓ ↓ |
↓ |
↑ |
↑ |
||||||
氧 |
有害杂质 |
↓ |
↓ |
↓ |
↓ |
↑ |
|||||||
钛 |
↑ |
↓ |
改善 |
胶凝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 |
气硬性胶凝材料 |
石灰 石膏 |
只能在空气中硬化 |
水硬性胶凝材料 |
水泥 |
既能在空气中硬化,更能在水中硬化 |
|
有机胶凝材料 |
沥青 天然树脂 合成树脂 |
(1)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组成及其含量范围和各种熟料单独与水作用所表现特性。
(2)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五种水泥的主要特性及适用范围
水泥种类 |
PI、PII |
PO |
PS |
PP |
PF |
|
1、早期强度 |
较高 凝结硬化快 |
较高 |
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
|||
2 、水化热 |
较大 |
较大 |
较小 |
较小 |
较小 |
|
3、耐冻性 |
好 |
较好 |
较差 |
较差 |
较差 |
|
4、耐腐蚀及耐水性 |
较差 |
较差 |
较好 |
较好 |
较好 |
|
5、耐热性 |
较差 |
较差 |
较好 |
较差 |
较差 |
|
6、干缩性 |
较小 |
较小 |
较大 |
较大 |
较小 |
|
7、抗碳化能力 |
差 |
差 |
较差 |
|||
8、抗渗性 |
较好 |
3)塑性。石油沥青的塑性与其组分、温度及沥青膜层厚度有关。树脂含量较多,且其他组分含量适当时,则塑性较大;温度升高则塑性增大,膜层越厚塑性越高。塑性还反映了沥青开裂后的自愈能力。沥青之所以能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柔性防水材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的塑性。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对于一般强度的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对于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强度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0.9~1.5倍。结构混凝土用水泥主要控制指标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和氯离子含量。水泥中使用的混合材料品种和掺量应在出厂文件中明示。
粒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为细骨料(砂)。有天然砂、机制砂和混合砂三类。
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粗、中、细砂均可作为普通混凝土用砂,但以中砂为佳。
建设用砂按颗粒级配、含泥量(石粉含量)、亚甲蓝(MB)值、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坚固性、压碎指标、片状颗粒含量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2)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两种。
(3)强度与坚固性
###分页标识###
###分页标识###
(1)和易性概念。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通常采用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进行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
(2)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组成材料的性质包括水泥的需水量和泌水性、骨料的特性、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特性等几方面。
(1)混凝土耐久性概念。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侵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①抗冻性。指混凝土在饱和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是评定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指标。抗冻性好坏用抗冻等级表示。
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的构造特征是影响抗冻性的重要因素。密实或具有封闭孔隙的混凝土,其抗冻性较好。
②抗渗性。抗渗性好坏用抗渗等级表示。根据标准试件28d龄期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分为P4、P6、P8、P10、P12五个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水灰比对抗渗性起决定性作用。
③抗侵蚀性。混凝土的抗侵蚀性与密实度有关,水泥品种、混凝土内部孔隙特征对抗侵蚀性也有较大影响。
④混凝土碳化。
环境中的CO2和水与混凝土内水泥石中的Ca(OH)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从而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了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湿度、混凝土密实度、水泥品种与掺和料用量是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
(2)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取决于组成材料的质量及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有:
①根据工程环境及要求,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②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
③选用质量良好、级配合理的骨料和合理的砂率。
④掺用合适的外加剂。
###分页标识###
纤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基体,外掺各种纤维材料而成,掺入纤维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降低其脆性。纤维的品种有高弹性模量纤维(如钢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和低弹性模量纤维(如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两类。
高弹性模量纤维中钢纤维应用较多;低弹性模量纤维不能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抗拉强度,但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聚丙烯纤维应用较多。各类纤维中以钢纤维对抑制混凝土裂缝形成、提高混凝土抗拉和抗弯强度、增加韧性效果最好。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黏弹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一定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柔性,修筑路面不需设置接缝,行车较舒适。施工方便、速度快,能及时开放交通,并可再生利用。是高等级道路修筑中的主要路面材料。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通常,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砾)石混合料两类。
(一)材料组成与结构
1.主要材料要求: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 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
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分为三个类型:
(1)悬浮密实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
(3)骨架密实结构。
(1)悬浮密实结构。
由于粗集料的数量较少,细集料的数量较多,使粗集料以悬浮状态存在于细集料之间,不能直接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因此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但内摩擦角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如普通沥青混合料(AC)属于此种类型。
(2)骨架空隙结构。粗集料较多,细集料的数量较少。沥青碎石混合料(AM)属此类型。粗骨料能充分形成骨架,骨料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起重要作用,这种沥青混合料内摩擦角较高,但黏聚力较低,受沥青材料性质的变化影响较小,因而热稳定性较好,但沥青与矿料的黏结力较小、空隙率大、耐久性较差。
(3)骨架密实结构。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之长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不仅内摩擦角较高,黏聚力较高,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都较好,是一种较理想结构类型。如沥青玛𤧛脂混合料(SMA)。
(二)砌块
按主规格尺寸可分为小砌块、中砌块和大砌块。
按其空心率可分为空心砌块(空心率≧25%)和实心砌块(空心率小于25%或无孔洞)两种。
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砌块的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其孔洞设置在受压面,有单排孔、双排孔、三排及四排孔洞。可用于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率小,吸水速度慢,砌筑前不允许浇水,墙体较易产生裂缝。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王竹梅
考点总结高手
主讲: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法规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多年工程造价咨询实战经验,建设部住宅试点工程“部级科技进步个人银奖”获得者。
免费听
邓娇娇
主讲:建设工程计价
博士,天津某大学管理学院工程造价系副教授,多年造价工程师培训经验
免费听
李恺
记忆方法强大
主讲:技术与计量(安装),案例分析(土建与安装),安装工程(江苏版)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消防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免费听
吴新华
高人气讲师
主讲:技术与计量(土建),土木建筑工程(北京版)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
免费听
王维雪
主讲:技术与计量(公路交通)
结构工程硕士,国家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长期从事建工类培训工作。
免费听
赵亮平
小白也能懂
主讲:案例分析(公路交通)
博士、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公路工程造价师,长期从事建筑类培训工作。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