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所得税
11.2计税基础11.3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的区分方法
①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②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③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④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新增暂时性差异与转回暂时性差异的界定
只要年末差异大于年初差异的应界定新增暂时性差异(新增可抵扣差异或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只要年末差异小于年初差异的应界定转回暂时性差异(转回可抵扣差异或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该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时的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该时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时的税率。
11.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分类
1、永久性差异
(1)概念
该差异仅影响发生当期,不影响以后期间,不存在不同会计期间摊配问题,如果此差异对应了资产或负债,则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2)分类
①会计认定为收入的税务不认定;
- 税务认定为费用而会计不认定;
③会计认定为费用而税务不认定;
④税务认定为收入而会计不认定。
2、暂时性差异
3、其他并非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引起的视同暂时性差异处理的项目,如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
11.5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程序
项目 |
计算方法 | |
税前会计利润 |
来自于会计口径利润 | |
永久性差异 |
+ |
会计认可而税务上不认可的支出 |
税务认可而会计上不认定的收入 | ||
- |
会计认可而税务上不认可的收入 | |
税务认可而会计上不认定的支出 | ||
暂时性差异 |
+ |
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
- |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
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
应税所得 |
推算认定 | |
应交税费 |
应税所得×税率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借记 |
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
贷记 |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 |
如果税率发生变动,则应用“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新税率-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旧税率”认定。 |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贷记 |
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
借记 |
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 |
如果税率发生变动,则应用“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新税率-年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旧税率”认定。 | ||
本期所得税费用 |
倒挤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