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中级经济师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中级经济师
授课老师:槐俊升
所属科目: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二、 市场失灵的原因/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所属版本:2025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介绍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①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

②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由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加总得到。

③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得到的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没有实质意义。因为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可能准确说明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且由于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搭便车,低报或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所以,无法知道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进而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13 14:43:28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考点试题

多选题 1.关于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B . 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拥挤性
C .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沿需求量方向相加得到的
D . 公共物品的消费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
E . 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选项A正确;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
选项B正确;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即消费准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而产生消费的竞争。

选项D正确;公共物品由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存在,导致公共物品无须购买就能消费,而且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所以就存在搭便车问题。
选项E正确;准公共物品领域,应当而且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例如,通过收取适当水平的学费来为非义务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投入,通过适当的收费来维持医院系统的正常运行。
选项C错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价格方向纵向相加得到的。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BDE

多选题 2.关于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
B . 公共物品的特征决定了在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
C . 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大类
D . 由于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无法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E . 确定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私人物品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明显的特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在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选项AB正确。
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大类。选项C正确。
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无法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选项D正确。
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选项E错误。

单选题 3.关于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公共物品的供给应当大于其需求量
B . 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
C .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私人物品的供给根本不同
D . 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最高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选项AD错误,B正确;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可能准确说明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选项C错误;从供给的角度来 ,生产公共物品与生产私人物品并没有任何区别

单选题 4.关于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
B .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在一定数量下,市场上每个消费者的需求量的水平加总
C .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私人物品的供给根本不同
D . 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最高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选项A正确;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可能准确说明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选项BCD错误;由于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搭便车”,低报或者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所以,无法知道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进而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多选题 5.下列有关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 确定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B .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
C .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相加得到的
D . 对于纯公共物品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E .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生产公共物品与生产私人物品根本不同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由于纯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低报或者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因此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选项A错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选项C错误。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生产公共物品与生产私人物品并没有任何区别,因而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由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加总得到的。选项E错误。

大咖讲解: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槐俊升
中级经济师
经济师大神级培训讲师,学员口中YYDS的经济师老师,母题班研究者,培训经验十余年
查看老师课程
葛广宇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垄断与市场失灵

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而是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价格决定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进入障碍,资源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2、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价格,减少消费者剩余而增加生产者剩余,社会福利受到损害。

3、由此,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就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高频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外部性: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

外部经济: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利人却不利己)

外部不经济: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害人却不害己)

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①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

私人收益<社会收益(因为社会收益=私人收益+外部收益,外部收益却不能为生产者通过市场价格获得),因而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②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

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成本,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因此,外部性将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高频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

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

(竞争性: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而言,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排他性: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某人合法占有了某种商品,别人就不能同时占有它。)

2、公共物品的特征

特征

内容

①非竞争性

指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例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②非排他性

指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除在外。

上述基本特征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指某个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种物品)

3、公共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物品

指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如国防、治安等)

准公共物品

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即消费准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而产生消费的竞争。

准公共物品可以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消费时可以部分地分割,政府和私人皆可以提供。

(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4、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①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

②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由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加总得到。

③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得到的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没有实质意义。因为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可能准确说明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且由于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搭便车,低报或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所以,无法知道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进而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高频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影响其决策的信息,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必然影响经济活动参与者对真实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了解,从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2、信息不对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逆向选择

指由于卖方和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如:旧车市场、健康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道德风险

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而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

(如: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

高频

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

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

(竞争性: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而言,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排他性: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某人合法占有了某种商品,别人就不能同时占有它。)

高频

公共物品的特征

公共物品的特征

特征

内容

①非竞争性

指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例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②非排他性

指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除在外。

上述基本特征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指某个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种物品)

高频

公共物品的分类

公共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物品

指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如国防、治安等)

准公共物品

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即消费准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而产生消费的竞争。

准公共物品可以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消费时可以部分地分割,政府和私人皆可以提供。

(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高频

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影响其决策的信息,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必然影响经济活动参与者对真实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了解,从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高频

信息不对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逆向选择

指由于卖方和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如:旧车市场、健康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道德风险

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而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

(如: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