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知识库 >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库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关系?

来源:233网校 2025-09-06 00:02:34
导读:导读:本文深入解析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重点探讨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逻辑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核心考点。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关系?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制度的确立源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中,其内涵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各尽所能’,即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与社会劳动;二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这一原则既反对平均主义,也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例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即为典型的按劳分配形式。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则体现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

  1. 劳动要素报酬:私营企业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获得工资,不属于按劳分配;

  2. 资本要素报酬:私营企业主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资本投入所得(如利润);

  3. 财产性收入:居民通过股票、房产等资产获得的收益;

  4. 再分配收入: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提供的福利性收入。

当前,我国正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重点提高两个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制度设计既保障了社会公平,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

科目: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考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