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产品定价的外因素主要包括:
1、市场需求:影响企业产品价格的上限。
价格弹性:奢侈品(弹性高)vs必需品(弹性低)
需求波动:季节性(如空调)、周期性(如建材)
2、成本:构成企业产品价格的下限。
3、市场竞争:
市场结构:垄断(自主定价)vs完全竞争(价格接受者)
竞争者定价:价格战风险(如电商行业)、价格跟随策略
(二)定价目标
1、维持企业生存。
2、短期利润最大化。
3、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4、维护企业和产品形象。
(三)定价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 概念:一种以产品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加成率 (2)目标利润定价法(2021教材修改) 企业根据总成本和估计的总销售量,确定期望达到的投资收益率,然后推算价格。 目标价格 =(总成本+目标利润)÷总销量 目标利润 =投资额 x 投资收益率 |
需求导向定价法 | 概念:以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强度和价值感受为基础的定价法。 (1)认知价值定价法: ①直接价格评比法(参考用户预测价格水平来定价) ②直接认知价值评比法(参考用户分配的分数高低来定价) ③诊断法(求加权总分,按加权总分高低来定价) (2)需求差别定价法 |
竞争导向定价法 | 概念: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商品价格为定价基础依据,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 (1)随行就市定价法:将本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 (2)竞争价格定价法:企业通过不同营销方法,使同种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的产品形象,进而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低于或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价格,是一种进攻性的定价方法。 (3)密封投标定价法:标的物的价格由参与投标的各个企业在相互独立的条件下确定,在买方招标的所有投标者中,报价最低的投标者通常中标,它的报价就是承包价格,这种竞争性的定价方法就称为密封投标定价法。 |
(四)定价策略
1、新产品定价策略
撇脂定价策略 | 指在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很高,尽可能在短期内赚取高额利润。 适用条件: ①产品的质量、形象必须与高价相符,且有足够的消费者能接受这种高价并愿意购买。 ② 产品必须有特色,竞争者在短期内不易打入市场。 优点:高价格高利润,能迅速补偿研究与开发费用,便于企业筹集资金,并掌握调价主动权。 缺点: ①定价较高会限制需求,销路不易扩大 ②高价原则会诱发竞争,企业压力大 ③企业新产品的高价高利时期也较短 适用:仿制可能性较小,生命周期较短且高价仍有需求的产品。 |
市场渗透定价策略 | 一种低价策略,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较低,利用价廉物美迅速占领市场,取得较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较大利润。 适用条件: ① 潜在市场较大,需求弹性较大,低价可增加销售 ② 企业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随销量的增加而减少 优点 : ①低价能迅速打开新产品的销路,便于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 ② 低价获利可阻止竞争者进入,便于企业长期占领市场 缺点:投资的回收期长,价格变动余地小,难以应付在短期内突发的竞争或需求的较大变化。 |
温和定价策略 | 一种中价策略,在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在高价和低价之间,力求使买卖双方均感满意。 缺点:比较保守,不适于需求复杂多变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 |
2、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产品线定价 | 某服装店经营着高、中、低三种档次的男装,根据三种档次,将这些男装分别定价为1280元、880元、300元。 |
备选产品定价 | 购买汽车的客户往往在购车时还会选购诸如电子开窗控制器、扫雾器等备选产品,因这些产品不是必买品,不会影响汽车的销量,汽车经销商可以给这些备选产品定一个高价。 |
附属产品定价 |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硬件可以看成主产品,软件是附属产品,将主产品计算机硬件价格定得较低,将附属产品软件价格定得较高。 |
副产品定价 | 生产肉类、石油、化工等产品时会有副产品,将主产品的价格定比较有竞争性的低价位,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将副产品的价格定的相当高,以此赚取利润。 |
产品束定价 | 电影院销售的年票价格,其价格比单次购买的电影票价便宜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