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中级经济师 /(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中级经济师
授课老师:陈肖
所属科目: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理论/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
所属版本:2025

(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介绍

①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工资率:福利的存在,效率工资的出现,政府最低工资标准。

②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佣量:雇佣和解雇劳动力的过程都不可能在不付出成本的条件下实现;裁员或解雇行为非常谨慎。

专题更新时间:2025/09/22 17:13:23

(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考点试题

多选题 1.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包括()。
A . 劳动者对工资率的反应并非极其敏感
B . 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用量
C . 劳动者往往不同意降低工资
D . 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通常低于市场均衡水资水平
E . 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的工资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1.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的工资率(E正确)
2.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用员工的数量(B正确)
故本题选BE。

A选项:属于“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C选项:干扰项。
D错误: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要高于理论上的市场均衡工资水平。

单选题 2.不属于企业并非支付市场通行的工资率的主要原因的是( )。
A . 企业会通过提供福利及其他被员工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而支付略低于市场的工资率
B . 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会低于理论上的市场均衡工资水平
C . 有些企业会采用效率工资
D . 工会的作用会导致工资水平高于市场通行水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错误: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要高于理论上的市场均衡工资水平。

单选题 3.即使企业可以随时雇用员工,并且可以在不额外支付任何补偿的情况下解雇员工,它们往往也不会随意调整雇用量,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 . 企业在雇用员工时付出的搜寻成本和筛选成本会随着员工被解雇而流失
B . 解雇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未来的新员工招募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C . 解雇员工的成本总是会超过雇用新员工的成本
D . 解雇员工就意味着企业在员工身上付出的培训成本流失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现实中,雇用和解雇劳动力的过程都是需要耗费成本的。企业在新雇用劳动者的过程中需要支付很多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以及对劳动者进行筛选的成本,如发布招聘广告的费用、 对求职者进行评价和筛选的费用、外聘专业招募甄选机构或专业化甄选测试等的费用。此外, 在雇用劳动者之后,企业往往还需要对劳动者进行各种在职培训,并承担相应的培训成本。再从解雇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解雇员工的做法可能会被视为对员工的不公平对待,从而影响企业未来在市场上招募员工的能力,甚至会损害留用员工的生产率;另一方面,政府往往以立法的形式要求企业在解雇员工时必须支付遣散费或提供其他补偿,而这也会增加企业解雇员工的成本。上述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在雇用和解雇员工的时候都不会只考虑工资率,还要考虑其中涉及的各种其他成本,从而使得劳动力需求数量的调整不会那么随意。故本题选C。

多选题 4.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包括()。
A . 劳动者对工资率的反应并非极其敏感
B . 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用量
C . 劳动者往往不同意降低工资
D . 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通常低于市场均衡工资水平
E . 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的工资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1.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的工资率(E正确)
2.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用员工的数量(B正确)
故本题选BE。

A选项:属于“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C选项:干扰项。
D错误: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要高于理论上的市场均衡工资水平。

单选题 5.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如果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低于通行的市场工资水平,那么,这位雇主所雇用的员工有可能会立即辞职,转到支付通行工资率的其他企业中去工作
B . 企业在雇用劳动者的过程中需要支付很多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以及对劳动者进行筛选的成本
C . 解雇员工可以提高企业未来在市场上招募员工的能力
D . 政府往往以立法的形式要求企业在解雇员工时必须支付遣散费或提供其他补偿条件,这会增加企业解雇员工的成本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错误:解雇员工的做法可能会被视为对员工不公平,从而影响企业未来在市场上招募员工的能力。

大咖讲解:(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王鑫鑫
中级经济师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查看老师课程
陈肖
中级经济师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一)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指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相等,从而市场出清的一种劳动力市场状态。(市场既不存在劳动力短缺,也不存在失业。)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破坏与重建

1、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1)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时(D0→D1),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同时↓。

(2)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时(D0→D2),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同时↑。

2、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1)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时(S0→S1),均衡工资率会↓,均衡就业量↑。

(2)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时(S0→S1),均衡工资率会↑,均衡就业量↓。

3、劳动力供求曲线同时移动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

在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同时扩大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位置结果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当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上升;而当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移动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下降。

高频

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

(1)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①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工资率:福利的存在,效率工资的出现,政府最低工资标准。

②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佣量:雇佣和解雇劳动力的过程都不可能在不付出成本的条件下实现;裁员或解雇行为非常谨慎。

(2)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①劳动者并非可以零成本自由流动: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劳动力的流动。

②劳动者对工资率的反应并非极其敏感:工资水平也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还有福利、交通等因素;现实中存在的工资刚性或黏性现象(工资水平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迟钝),使劳动力很不愿意接受工资水平的下降。

高频

劳动力市场政策

(一)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

(2)财政政策:利用政府预算来影响总需求,主要手段为调整税率和政府支出水平。

(3)收入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工资、物价管理政策,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最极端做法就是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4)人力政策:主要针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一种扩大就业的政策,可以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培训与教育,从而缓和就业压力。

(5) 产业政策:一个对其产业结构实施引导、调节、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二)最低工资立法及其影响

最低工资的立法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有可能会产生压缩效应和扩大效应。

1、压缩效应:

①最低工资立法提高了原来工资率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的收入;

②缩小了收入差距。

2、扩大效应:最低工资立法,有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如果最低工资标准过高,企业会不愿意继续雇佣生产率水平低的劳动者,导致这部分劳动者供给量增加,工资率会更低。

高频

(一)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指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相等,从而市场出清的一种劳动力市场状态。(市场既不存在劳动力短缺,也不存在失业。)

高频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破坏与重建

1、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1)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时(D0→D1),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同时↓。

(2)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时(D0→D2),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同时↑。

2、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1)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时(S0→S1),均衡工资率会↓,均衡就业量↑。

(2)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时(S0→S1),均衡工资率会↑,均衡就业量↓。

3、劳动力供求曲线同时移动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

在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同时扩大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位置结果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当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上升;而当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移动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下降。

高频

(二)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①劳动者并非可以零成本自由流动: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劳动力的流动。

②劳动者对工资率的反应并非极其敏感:工资水平也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还有福利、交通等因素。

高频

(一)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

(2)财政政策:利用政府预算来影响总需求,主要手段为调整税率和政府支出水平。

(3)收入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工资、物价管理政策,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最极端做法就是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4)人力政策:主要针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一种扩大就业的政策,可以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培训与教育,从而缓和就业压力。

(5) 产业政策:一个对其产业结构实施引导、调节、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高频

(二)最低工资立法及其影响

最低工资的立法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有可能会产生压缩效应和扩大效应。

1、压缩效应:

①最低工资立法提高了原来工资率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的收入;

②缩小了收入差距。

2、扩大效应:最低工资立法,有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如果最低工资标准过高,企业会不愿意继续雇佣生产率水平低的劳动者,导致这部分劳动者供给量增加,工资率会更低。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