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中级经济师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中级经济师
所属科目: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十七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第四节 劳动争议当事人和举证责任/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所属版本:2025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介绍

(一)劳动争议当事人
劳动争议当事人:指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职工。
(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
1、发生争议后,劳动者有权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有权选择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也有权拒绝调解而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书写仲裁申请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4、在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中,有权要求有关调解、仲裁和审判人员回避。
5、有权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职工或已死亡的职工,其法定代理人或由有关机关指定的代理人,有权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
6、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有权要求其做出说明。
7、有权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与另一方自行和解。
8、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同意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之前有权反悔。
9、对仲裁终局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等。
(三)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
1、通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程序自愿达成协议后,应当自觉履行协议。
2、应在法定时效期间内及时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3、申请仲裁应以书面形式,被申请人应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10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4、应按时参加仲裁和诉讼活动,遵守仲裁庭和法庭的纪律
5、仲裁程序中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且在调解书送达之后,不应再反悔。
6、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判决书,应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7、按规定交纳诉讼费。

专题更新时间:2025/09/22 17:13:42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考点试题

单选题 1. 在诉讼活动中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由( )作为当事人。
A . 分立前的用人单位代理人
B . 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
C . 分立前的用人单位法人
D . 分立后的所有单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诉讼活动中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作为当事人。

单选题 2.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  )为被告。
A . 接受单位
B . 派遣单位
C . 企业法定代表人
D . 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诉讼活动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故本题选D。

单选题 3.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 . 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
B . 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前的单位为当事人
C . 用人单位和仲裁员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D .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前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B错误: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
C错误: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D错误: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单选题 4.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权利的是(  )。
A . 有权拒绝调解而直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 . 在调解、仲裁程序中,有权要求有关调解、仲裁人员回避
C . 有权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与另一方自行和解
D . 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无权要求其作出说明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项错误: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有权要求其作出说明。

单选题 5.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劳动争议当事人是指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职工
B .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仅需要用工单位作为一方当事人
C . 用人与其他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
D .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错误: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大咖讲解: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王鑫鑫
中级经济师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查看老师课程
陈肖
中级经济师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实行“谁主张,谁举证”,“谁决定,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
1、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2、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3、在诉讼活动中,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高频

(一)劳动争议当事人

劳动争议当事人:指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职工。

高频

(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

1、发生争议后,劳动者有权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有权选择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也有权拒绝调解而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书写仲裁申请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4、在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中,有权要求有关调解、仲裁和审判人员回避。
5、有权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职工或已死亡的职工,其法定代理人或由有关机关指定的代理人,有权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
6、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有权要求其做出说明。
7、有权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与另一方自行和解。
8、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同意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之前有权反悔。
9、对仲裁终局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等。

高频

(三)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

1、通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程序自愿达成协议后,应当自觉履行协议。
2、应在法定时效期间内及时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3、申请仲裁应以书面形式,被申请人应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10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4、应按时参加仲裁和诉讼活动,遵守仲裁庭和法庭的纪律
5、仲裁程序中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且在调解书送达之后,不应再反悔。
6、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判决书,应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7、按规定交纳诉讼费。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