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辅导

2025年注安技术第三章考点:锅炉安全技术

在备考2025年注安技术科目时,“锅炉安全技术”这一考点需掌握锅炉使用安全管理、锅炉安全附件、锅炉使用安全技术等内容。

2025年注安技术考点:锅炉安全技术

插入模块

一、锅炉使用安全管理

使用许可的合格产品、登记建档、专责管理、建立制度、持证上岗、定期检验、监控水质。

二、锅炉安全附件★★★★

(一)安全阀—重复启闭式安全泄压装置(老教材)

每年校验一次,检验整定压力和密封性能,有条件可校验回座压力

对新安装及检修后的安全阀,检验其整定压力和密封性能。经校验后,应加锁或铅封严禁加重物、移动重锤、将阀瓣卡死等手段任意提高安全阀整定压力或使安全阀失效。为了防止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粘住,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安全阀做手动或自动排放试验

弹簧式安全阀—反复启闭的安全泄压装置

(1)正常压力条件下—安全阀处于密封状态

(2)故障增压条件下—安全阀动作泄放介质

(3)安全泄压发生后—安全阀再次落回密封面

(1)在用锅炉的安全阀每年校验1次,一般在锅炉运行状态下进行(在线校验)。

(2)如果现场校验有困难或者对安全阀进行修理后,可以在安全阀校验台上进行, 校验后的安全阀在搬运或者安装过程中,不能摔、砸、碰撞。

(3)新安装的锅炉或者安全阀检修、更换后,应当校验其整定压力和密封性。

(4)安全阀经过校验后,应当加锁或者铅封。

(5)控制式安全阀应当分别进行控制回路可靠性试验和开启性能检验。

(6)安全阀整定压力、密封性等检验结果应当记入锅炉安全技术档案。

(二)压力表

(1)A级锅炉压力表精确度应当不低于1.6级,其他锅炉压力表精确度应当不低于2.5级。

(2)压力表的量程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3.0倍,最好选用2倍

3.压力表的安装

(1)应当装设在便于观察和吹洗的位置,并且应当防止受到高温、冰冻和震动的影响。

(2)锅炉蒸汽空间设置的压力表应当有存水弯管或者其他冷却蒸汽的措施,热水锅炉用的压力表也应当有缓冲弯管。

(3)压力表与弯管之间应当装设三通阀门。

(三)水位计

每台蒸汽锅炉锅筒(壳)至少应当装设2个彼此独立的直读式水位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可以只装设1个直读式水位表:

(1)额定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0.5t/h的锅炉。

(2)额定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2t/h且装有一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装置的锅炉。

(3)装设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的锅炉。

(4)电加热锅炉。

(四)温度测量装置

(五)保护装置

1.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

2.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3.超压报警装置

当锅炉出现超压现象时,能发出警报,并通过联锁装置控制燃烧。

4.锅炉熄火保护装置

炉膛熄火时,锅炉熄火保护装置能切断燃料供应,并发出相应信号。

(六)排污阀或放水装置

排放锅水残留下的水垢、泥渣及其他有害物质,使受热面保持清洁。

(七)防爆门

防止炉膛和尾部烟道再次燃烧,常在炉膛和烟道易爆处装设防爆门。

(八)锅炉自动控制装置

通过自动化仪表对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调节。

三、锅炉使用安全技术★★★★

(一)锅炉启动步骤★★★★

1.检查准备

对新装、移装和检修后的锅炉,启动前要进行全面检查

2.上水

上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水温与筒壁温差不超过50℃。冷炉上水至最低安全水位时应停止上水,防止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5.点火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

3.烘炉

新装、移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其炉膛和烟道的墙壁非常潮湿,骤然接触高温烟气,将会产生裂纹、变形,甚至发生倒塌事故。

4.煮炉

新装、移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在正式启动前必须煮炉。煮炉的目的是清除蒸发受热面中的铁锈、油污和其他污物,减少受热面腐蚀,提高锅水和蒸汽品质。

6.暖管与并汽(关键词应试:缓慢、减弱燃烧、疏水阀)

暖管,用蒸汽加热管道、阀门、法兰等部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将管道中的冷凝水(疏水阀)驱出,防止发生水击。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新投入运行锅炉向共用的蒸汽母管供汽。并汽前应减弱燃烧打开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

(二)点火升压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1.防止炉膛爆炸(通家用燃气灶、关键词:送点料)

锅炉点火时需防止炉膛爆炸。点火前,开动引风机通风5~10min,没有风机的自然通风5~10min。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一次点火未成功需重新点燃火炬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炉膛烟道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火操作。

关键词:送点料

送风→点燃火炬→燃料

2.控制升温升压速度

为防止产生过大的热应力,锅炉的升压(升温)过程要缓慢进行。

3.严密监视和调整仪表

在一定时间内压力表指针应离开原点,如锅炉内已有压力但指针不动,则须将火力减弱或停息,校验压力表并清洗管道。

4.保证强制流动受热面的可靠(过热器双开、省煤器再循环)

过热器保护措施:在升压过程中,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对空排气阀,使一部分蒸汽流经过热器后被排除。

省煤器保护措施:在省煤器与锅筒间连接再循环管,点火升压期间,将再循环管打开,使省煤器中的水经锅筒、再循环管重回省煤器。

(四)停炉及停炉保养★★★★

1.停炉

应注意防止降压降温过快,避免因降温收缩不均匀产生的热应力。

停炉操作应按规程规定的次序进行,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减少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燃气、燃油锅炉停火后,引风机继续引风5min以上

为保护过热器,防止其金属超温,可打开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适当放气

有旁通烟道的省煤器—停炉时打开省煤器旁通烟道,关闭省煤器烟道挡板,锅炉进水仍需经省煤器

无旁通烟道的可分式省煤器—应密切监视其出口水温,并连续经省煤器上水、放水至水箱中,使省煤器出口水温低于锅筒压力下饱和温度20℃。

关键考点:锅炉停炉中锅炉上水必须经过省煤器。

为防止锅炉降温过快,在正常停炉的4~6 h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之后打开烟道挡板,缓慢加强通风,适当放水。停18~24 h,在锅水温度降至70℃以下时,方可全部放水

锅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炉(难点):

①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叫水—严重缺水);②不断加大向锅炉进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爆管—漏水);③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但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④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⑤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⑥设置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⑦锅炉元件损坏,危及操作人员安全;⑧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⑨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次序是: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是否能用水直接压灭?)

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

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

正常停炉:

1.停炉操作应按规程规定的次序进行,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减少引风;

2.为防止锅炉降温过快,在正常停炉的4~6h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

3.在锅水温度降至70℃以下时,方可全部放水。

经典习题

安全阀是锅炉上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每年对锅炉进行外部检验时,需审查安全阀定期校验记录或者校验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下列安全阀性能参数中,需要每年校验的是(  )。

A.工作压力

B.回座压力

C.整定压力

D.额定压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新安装的锅炉或者安全阀检修、更换后,应当校验其整定压力和密封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校验回座压力。

由于锅炉在启动期间不能经省煤器连续上水,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中没有连续流动的水汽介质,因而可能被连续流过的烟气烧坏。下列在锅炉启动时,对省煤器、过热器和再热器采取的保护措施中,正确的有(  )。

A.点火升压时开启再热器旁路阀门

B.点火升压时打开过热器对空排气阀

C.上水时开启省煤器出口集箱疏水阀

D.点火升压时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门

E.上水时打开过热器再循环阀门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

在升压过程中,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对空排气阀使一部分蒸汽流经过热器后被排除,从而使过热器得到足够的冷却。B正确。对省煤器的保护措施是:对钢管省煤器,在省煤器与锅筒间连接再循环管,在点火升压期间,将再循环管上的阀门打开,使省煤器中的水经锅筒、再循环管(不受热)重回省煤器,进行循环流动。但在上水时应将再循环管上的阀门关闭。

想刷更多注安考试试题?233网校APP提供注册安全工程师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进入下载APP刷题

热点推荐: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试题在线刷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真题PDF免费下载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点、难点太多记不住?233网校老师带你读薄教材,举一反三,学习做题更有效率!点击进入听课>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