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电防护是石油库泵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根据GB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和SH 3009-2013《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泵房静电防护需落实以下措施:
1. 接地系统设计
- 所有金属设备、管道须形成连续的导电回路,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 法兰间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每200m设一处接地极
- 移动设备使用防静电接地夹,确保装卸作业时可靠接地
2. 工艺控制措施
- 流速限制:甲B类液体管道流速不超过3m/s(参考GB50984-2014)
- 缓冲时间:进料前需静置15分钟以上消除初始静电
- 过滤器设置:在下游管道安装静电消除器,控制电荷密度<30μC/m³
3. 人员防护要求
-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和导电鞋
- 禁止穿脱化纤衣物(摩擦电压可达10kV以上)
- 操作前触摸静电释放柱,人体静电电压需降至100V以下
典型案例:2021年某石化企业泵房爆炸事故调查显示,违规使用塑料临时管道(未接地)导致静电引燃泄漏的油气混合物,直接违反AQ/T 3034-2022第11章设备完整性管理要求。
技术升级建议:
- 采用T/CCSAS 004-2019推荐的在线静电监测系统
- 推广使用导电聚合物材质的管道和密封件
- 参照AQ 3035-2010设置二级静电报警阈值(50%爆炸下限)
管理要点:
- 将静电防护纳入日常点检表(含接地线检查、跨接测试等内容)
- 每季度开展静电防护专项演练
- 新员工必须通过防静电专项培训考核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泵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