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化工安全

化工企业如何通过惰化技术预防易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

来源:233网校 2025-11-06 17:35:57
导读:本文深入解析惰化技术在化工防火防爆中的应用原理,详细介绍针对易燃液体储罐的氮气保护系统设计要点和操作规范。

化工企业如何通过惰化技术预防易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

惰化技术作为预防火灾爆炸的有效手段,在化工企业易燃液体储存环节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将系统阐述氮气惰化保护的原理、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惰化技术原理惰化是通过向可燃物所在空间充入惰性气体(如氮气),使氧气浓度降至不能支持燃烧的水平。对于大多数烃类液体,将氧浓度控制在8-10%以下可有效预防燃烧。

储罐氮气保护系统技术要求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 3009-2013)和《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

  1. 系统组成:应包括氮气源、减压装置、流量控制阀、氧浓度分析仪和联锁系统

  2. 氧浓度控制:应保持储罐气相空间氧浓度不超过8%(v/v)

  3. 压力控制:维持微正压(通常0.5-1.5kPa)防止空气渗入

  4. 监测报警:设置氧浓度高报警(通常设定在8%)和联锁系统

操作注意事项

  1. 储罐进料前应先置换至安全氧浓度

  2. 定期检测氮气纯度和系统密封性

  3. 维修前必须进行充分吹扫和氧浓度检测

  4. 系统应设置备用氮气源确保连续供应

典型案例分析某化工厂苯储罐因氮气保护系统故障导致氧浓度升高,静电放电引发爆炸,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事故调查发现氧浓度监测系统未定期校准是主因。

最新标准要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将惰化系统列为重大风险管控点,要求:

  1.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易燃液体储罐必须配备惰化系统

  2. 建立日常检查、定期测试制度

  3. 操作人员需经专门培训考核

经济性分析虽然惰化系统初期投入较高,但相比火灾爆炸可能造成的损失,其安全效益十分显著。现代氮气发生器技术的进步也大幅降低了运行成本。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火灾与爆炸过程和预防基本原则

1、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导线电流过载而发生金属气化进而引起的爆炸属于(  )。

A.气相爆炸

B.液相爆炸

C.固相爆炸

D.冲击爆炸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固相爆炸。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2、 下列对可燃固体燃烧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行燃烧

B.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熔化,并同时燃烧

C.复合物质必须受热分解成单体物质后才能发生燃烧

D.点燃固体可燃物质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熔化分解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固体燃烧一般有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对于复合物质,受热时可能首先分解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而后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3、燃烧失去控制而发生火灾,发展经历酝酿期、发展期、全盛期、衰灭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酝酿期,可燃物在热的作用下蒸发析出气体、冒烟和闪燃

B.在发展期,由蒸发燃烧转为阴燃,火苗逐渐蹿起

C.在全盛期,火焰包围整个可燃物体,可燃物全面着火,燃烧面积不断扩大

D.在衰灭期,可燃物质减少,火势逐渐衰弱,终至熄灭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项,在酝酿期,可燃物在热的作用下蒸发析出气体、冒烟和阴燃。B项,在发展期,火苗蹿起,火势迅速扩大。C项,在全盛期,火焰包围整个可燃物体,可燃物全面着火,燃烧面积达到最大限度,燃烧速度最快,放出强大辐射热,温度高,气体对流加剧。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