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石生产工艺中,电极断裂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高频风险点。根据T/CIESC 0008-2020《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需从以下维度构建防控体系:
1. 电极质量源头控制
- 碳素电极需符合SH/T 3210-2020标准中灰分≤0.8%、抗折强度≥15MPa的要求
- 每批次电极应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内部气孔直径不得超过3mm(2024版《化工安全》新增要求)
2. 运行监测技术创新
- 采用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电极接驳处温度梯度,温差超过200℃时自动报警
- 安装电极振动监测系统,当振幅>0.5mm/s²时联锁降负荷运行
3. 操作规范强化
- 严格执行AQ/T 3034-2022规定的"三禁止"原则:
- 禁止电极插入深度超过炉膛高度的2/3
- 禁止单相电极电流波动超过额定值15%
- 禁止在电极冷却水流量<10m³/h时启动电炉
4. 应急响应升级
- 配置电极断裂紧急制动系统,响应时间≤0.5秒(参照GB 50089爆破标准)
- 炉底设置液态电石应急导流槽,容量应满足30分钟最大产流量
典型案例表明,某企业通过实施电极健康管理系统(EHM),将电极故障率从年均2.3次降至0.2次。专家特别提醒:
- 电极更换作业必须执行T/CCSAS 004-2019规定的上锁挂牌程序
- 每月应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电极直径磨损量,磨损超过原直径8%必须更换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电石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