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动火作业因其极高的风险等级,必须执行比常规动火作业更严格的安全管控措施。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第4.12.7条和AQ 3062-2025附录A.8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风险管控等级
所有光气区域动火作业一律按特级动火管理
必须实行三不动火原则:无作业许可证不动火、无监护人员不动火、安全措施未落实不动火
作业前准备
需进行三重隔离:物理隔断+双阀门切断+盲板封堵
作业点半径50米内光气浓度必须持续检测,确保低于0.02ppm
必须配备两套及以上应急供气式呼吸器和急救药品
现场监护要求
监护人员必须持有光气作业专项培训证书
实行双监护制度:1名专职安全员+1名工艺技术人员全程监护
每30分钟检测一次作业区域风向风速,确保应急疏散通道畅通
常见违规行为警示:
案例1:2024年某厂未进行系统置换直接动火,导致残留光气爆炸。调查发现作业前仅用氮气吹扫2小时(规范要求≥8小时)。
案例2:某企业违规在雷雨天气进行光气管道焊接,因防雷措施缺失引发事故。依据GB 50089-2023,此类情况必须暂停作业。
最新规范升级:2025年起实施的AQ 3062-2025新增要求:
动火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型气体检测仪,数据实时传输至中控室
每次动火前需进行JSA工作安全分析,结果保存期不少于3年
涉及光气储罐的动火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备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光气及光气化工艺
1、光气为剧毒气体,在储运、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后,易造成大面积污染、中毒事故。因此,在进行光气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A.紧急停车并自动切断所有进出生产装置的物料
B.将反应装置迅速冷却降温
C.将发生事故设备内的剧毒物料导入事故槽内
D.停止氨水、稀碱液喷淋,关闭通风排毒系统
2、氯化是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氯原子的反应,包含氯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氯化工艺,氯化工艺不包括( )。
A.取代氯化
B.加成氯化
C.氧氯化
D.光气化
3、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包含光气的制备工艺,以及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艺路线,其工艺危险特点不包括( )。
A.光气为剧毒气体,发生泄漏后,易造成污染和中毒
B.反应介质具有燃爆危险性
C.副产物氯化氢具有腐蚀性
D.反应为吸热反应,容易造成局部设备损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