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解槽温度异常升高是氯碱生产工艺中常见的高风险工况,《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第4.9条明确规定电解槽工作温度超过85℃(GB 50984—2014限定值)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关键应急措施:
紧急降温系统:
自动启动二次盐水循环冷却(流量≥200m³/h,按SH 3009—2013标准)
触发SIS系统注入应急冷却水(T/CCSAS 004—2019设备完整性要求)
电源管理:
分级降负荷操作(先降至50%再视情况全停,参照AQ/T 3033—2022安全设计导则)
直流断路器必须采用防爆型(GB 50089爆炸环境电气要求)
温度监控要求:
每个电解单元设置3个测温点(符合AQ 3035—2016重大危险源监控规范)
温度数据需实时上传至DCS系统(采样频率≤1秒,GB/T 28181—2022传输标准)
事故案例警示:2023年某厂因冷却水泵机械故障(发生概率1×10^-3/年,见24版教材数据)导致槽温骤升120℃,造成离子膜大面积损坏。
预防性维护重点:
每周检查:冷却系统法兰密封状态(SH/T 3210—2020泄漏检测标准)
每月测试:温度联锁系统响应时间(应≤2秒,AQ/T 3034—2022要求)
年度检修:更换使用超5年的电解槽极板(GB 50068结构可靠性评估)
根据《GBT 45420-2025》L.3模型二评估,电解槽超温事故需列为R3级(高风险),必须配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电解工艺(氯碱)
1、氯碱工艺是《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规范要求的危险工艺之一,下列针对氯碱工艺的说法及要求得当的是( )。
A.应重点监控电解槽、氯气储运单元和碱液浓缩精制单元
B.属于放热反应存在热失控危险性,应设立强制冷却系统
C.电解槽氢气泄漏着火,应立即切断供电整流装置的电力供应
D.设立有毒气体探测系统、氯气吸收中和系统
2、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关于氯碱电解典型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钠生成Cl2和 Na0H
B.电解反应在阴极区生成Cl2,
C.电解食盐水生成Cl2、H2和 NaOH
D.电解反应在阳极区生成O2
3、电解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氧化还原反应,很多常规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反应都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下列关于电解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盐水中铵盐超标,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爆炸物三氯化氮
B.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中水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C.电解工艺的电解对象可以是溶液、熔化金属甚至固体矿石,都可以直接电解
D.电解工艺的重点监控单元有电解反应釜和后处理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