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氯碱电解工艺中,氢气爆炸是最具破坏性的安全风险之一。根据《AQ/T 3034-2022》第4.12条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涉及氢气的生产系统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关键控制技术:
氢气浓度监测:
安装三冗余氢气探测器(符合AQ 3035-2010标准)
报警阈值设置为0.5%LEL(低于GB 50984-2014规定的1%LEL限值)
惰性气体保护系统:
设置氮气自动吹扫装置(GB 50089防爆设计要求)
保持系统氧含量<1%(SH 3009-2013规范要求)
典型失效模式分析:
电解槽泄漏(频率1×10^-3/年):
采用双极板结构设计(T/CCSAS 044-2023本质安全建议)
每月进行气密性检测(AQ/T 3034-2022要求)
电气火花引发爆炸:
使用ExdⅡBT4防爆电气(GB 50089标准要求)
设置等电位连接系统(GB 50292标准要求)
事故案例警示: 2024年某企业因未及时更换老化的防爆膜(违反T/CCSAS 004-2019年检规定),导致氢气积聚爆炸。
管理强化措施:
设备管理:
建立关键设备更换计划(GB 50068结构可靠性要求)
实施预防性维护制度(T/CCSAS 004-2019要求)
人员培训:
每月开展专项应急演练(AQ/T 3034-2022规定)
设置操作确认双人制(AQ/T 3033-2022安全设计导则)
依据《GBT 45420-2025》风险评估,完善的防护系统可使氢气爆炸风险等级从R4降至R2。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电解工艺(氯碱)
1、氯碱工艺是《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规范要求的危险工艺之一,下列针对氯碱工艺的说法及要求得当的是( )。
A.应重点监控电解槽、氯气储运单元和碱液浓缩精制单元
B.属于放热反应存在热失控危险性,应设立强制冷却系统
C.电解槽氢气泄漏着火,应立即切断供电整流装置的电力供应
D.设立有毒气体探测系统、氯气吸收中和系统
2、氯化钠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属于典型的化工工艺,在电解过程中要对电解槽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采取报警和联锁,实现安全控制。下列氯化钠水溶液电解过程的技术措施中,不属于安全控制措施的是()。
A.设置事故状态下氯气吸收中和系统
B.设置供电整流装置与电解槽供电的报警和联锁
C.氯气含水量监测
D.设置氢气检测报警装置
3、电解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氧化还原反应,很多常规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反应都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下列关于电解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盐水中铵盐超标,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爆炸物三氯化氮
B.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中水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C.电解工艺的电解对象可以是溶液、熔化金属甚至固体矿石,都可以直接电解
D.电解工艺的重点监控单元有电解反应釜和后处理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