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氯碱电解工艺中,氢气泄漏是最具破坏性的风险之一。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第4.12.6条规定,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置独立安全仪表系统,并实时接入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核心处置步骤包括:
立即启动SIS系统:当氢气浓度检测仪达到20%LEL(最低爆炸极限)时,安全仪表系统应自动切断电解槽电源并启动氮气置换(依据GB 50089标准要求)。
疏散与警戒:以泄漏点为中心设立半径50m的警戒区(按T/CIESC 0008—2020规定的II级风险区域标准)。
应急处理:使用防爆工具堵漏时,必须满足GB/T 50779抗爆建筑物规定的防护等级。
典型错误案例:2023年某厂未及时更换老化泵密封(泄漏频率1×10^-1/年,见24版教材第五章数据),导致氢气积聚引发闪爆。
预防措施标红重点:
每周检测法兰密封状态(SH 3009—2013要求的频次)
动火作业必须按特级管理(AQ/T 3034第4.12.7条强制规定)
操作人员需每年完成8学时专项培训(AQ/T 3034第4.5条要求)
最新规范要求企业必须采用L.3模型二(GBT 45420-2025)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将氢气泄漏列为R4级(不可接受风险),必须实施工程控制措施。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电解工艺(氯碱)
1、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在两个极上所引起的化学变化称为电解反应。许多基本化学工业产品(氢、氧、氯、烧碱、过氧化氢等)的制备,都是通过电解来实现的。下列关于电解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氯气混合极易发生爆炸,当氯气中含氢量达到3%时,即会发生爆炸
B.电解工艺应装设紧急联锁泄放装置以及事故状态下氯气稀释系统
C.电解工艺重点监控工艺参数不包括电解槽内电流和电压
D.液氯的生产、储存、包装、输送、运输可能发生液氯的泄漏
2、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在两个极上所引起的化学变化称为电解反应,涉及电解反应的工艺过程称为电解工艺。下列电解工艺中。属于典型电解工艺(氯碱)的是()。
A.熔融氯化钠(食盐)电解生产氯气、碱金属钠
B.熔融氯化钾电解生产氯气、碱金属钾
C.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
D.氯化镁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镁
3、电解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氧化还原反应,很多常规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反应都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下列关于电解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盐水中铵盐超标,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爆炸物三氯化氮
B.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中水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C.电解工艺的电解对象可以是溶液、熔化金属甚至固体矿石,都可以直接电解
D.电解工艺的重点监控单元有电解反应釜和后处理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