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危险温度是指在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电气设备内部或外部产生的异常高温,这些高温可能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导致火灾,或者对人员造成触电伤害。了解危险温度的成因及其危害,对于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定义:
危险温度是指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于正常工作温度的异常高温,这种高温可能对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成因:
短路:
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会急剧增加,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导致温度迅速上升。
接触不良:
接触部位是电路的薄弱环节,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会增加接触电阻,导致局部发热。
过载:
严重过载或长时间过载会导致电气设备的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
铁芯过热:
对于电动机、变压器等带有铁芯的电气设备,铁芯短路、线圈电压过高或通电后铁芯不能吸合,会导致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增加,从而引起铁芯过热。
散热不良:
电气设备的散热或通风措施遭到破坏,如散热油管堵塞、通风道堵塞、安装位置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距离外界热源太近,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和线路产生危险温度。
漏电:
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时,会引起严重的局部发热,产生危险温度。
机械故障:
电动机被卡死或轴承损坏、缺油,造成堵转或负载转矩过大,都将产生危险温度。
电压过高或过低:
电压过高会使铁芯发热增加,并使电流增大,增加发热;电压过低会使电磁铁吸合不牢或吸合不上,并使电流增大,增加发热。
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
电炉、电烘箱、电熨斗、电烙铁、电褥子等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的工作温度较高,可能导致产生危险温度。
通过了解这些成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维护、合理设计和安装电气设备,以防止危险温度的产生,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危险温度
考点试题:
1、电气引燃源包括电气装置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等,下列情形中,能产生危险温度的是( )。
A. 电气线路的锡焊接头过大
B. 运行中的电动机风道堵塞
C. 运行中的变压器瞬时过载
D. 运行中的接触器线圈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