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物质的分级分组是根据其性能参数和使用环境进行的,主要分为三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和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每类又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组别,以更精确地描述其危险特性。
I类:矿井甲烷:
定义:适用于矿井中可能存在的甲烷气体。
特点:双I类防爆型设备专门设计用于矿井环境,具有较高的防爆性能。
II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
IIA组:适用于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如丙烷、丁烷等。
IIB组:适用于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如乙烯、氢气等。
IIC组:适用于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如乙炔、二硫化碳等。
特点:II类防爆型设备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IIIA组:适用于可燃性飞絮,如棉花纤维、人造纤维等。
IIIB组:适用于非导电性粉尘,如木质粉尘、粮食粉尘等。
IIIC组:适用于导电性粉尘,如石墨粉尘、金属颗粒物等。
特点:III类防爆型设备专门设计用于处理爆炸性粉尘和纤维,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和分级分组
考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