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划分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对于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划分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特征、通风条件、危险物质性质等因素。以下是划分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的原则和方法:
划分原则:
释放源的特征:
连续级释放源:持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释放的区域可划为0区。
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的区域可划为1区。
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不经常且只能短时间释放的区域可划为2区。
通风条件:
良好通风:如果通风良好,可以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例如,自然通风、一般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
不良通风:如果通风不良,可能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局部机械通风:
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因此可以采用局部机械通风来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障碍物和死角:
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因为这些地方容易积聚爆炸性气体。
限制扩散:
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以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划分方法:
现场调查: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确定释放源的位置和特征。
通风评估:评估现场的通风条件,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效果。
技术经济比较:结合生产条件、运行经验和成本效益,综合确定危险区域的范围。
实际应用:
化工厂:通过现场调查和通风评估,确定反应釜周围、储罐区等区域的危险等级。
石油炼制厂:利用局部机械通风和障碍物限制,降低储罐区的爆炸危险等级。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考点试题:
1、针对加油加气站的输油泵、压缩机、汽油管道进行故障巡检,发现下列问题:①法兰连接面密封不严,持续性释放爆炸性介质;②压缩机密封不严,随设备启停反复出现爆炸性介质;③密闭化处理的安全阀,正常条件不能释放爆炸性介质,即使释放也仅仅短时间出现;④汽油储罐内的气相空间。针对上述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兰密封面属于0级释放源,附近区域属于爆炸性0区
B. 压缩机密封面属于1级释放源,附近区域属于爆炸性1区
C. 密闭化处理的安全阀不属于释放源,附近区域不属于爆炸性区域
D. 汽油储罐内的气相空间属于爆炸性1区
选项B正确。压缩机密封面属于1级释放源,附近区域属于爆炸性1区;
选项C错误。密闭化处理的安全阀属于2级释放源,附近区域属于爆炸性2区;
选项D错误。汽油储罐内的气相空间属于爆炸性0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