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民用爆炸物品主要分为哪几类?每类又包含哪些具体的物品? 答:民用爆炸物品主要分为三类:工业炸药、起爆器材和专用民爆物品。
-
工业炸药:这类物品主要包括乳化炸药、铵油炸药、膨化炸药、水胶炸药及其他工业炸药等。这些炸药在工业生产和工程爆破中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能量释放能力和安全性。
-
起爆器材:起爆器材分为起爆材料和传火传爆材料两大类。起爆材料主要包括电雷管、磁电雷管、导爆管雷管、继爆管及其他雷管。这些雷管用于引爆工业炸药,是实现爆破作业的关键部件。传火传爆材料主要包括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等,它们用于传递火源或爆炸信号,确保整个爆破系统的可靠运行。
-
专用民爆物品:这类物品包括一些特定用途的民爆物品,如地震勘探用的震源弹、石油开采用的射孔弹等。这些物品在特定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问: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如何防范这些风险? 答:乳化炸药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自物质本身的危险性,以及生产和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具体来说,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危险因素:
-
高温:在乳化炸药的生产过程中,高温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炸药提前反应,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中的温度,确保生产设备的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
撞击摩擦: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乳化炸药及其原料容易因撞击或摩擦而产生火花,进而引发燃烧或爆炸。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采取防撞、防摩擦措施,例如使用防爆型设备和工具,确保物料在搬运过程中平稳无晃动。
-
电气和静电火花:电气设备和静电放电都可能成为点燃乳化炸药的点火源。因此,在生产现场应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如接地、增加环境湿度等,以减少静电积累。
-
雷电:雷电也是一种潜在的点火源,特别是在露天储存场所。为避免雷电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应在储存区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
硝酸铵的自然分解:硝酸铵是乳化炸药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自然分解并放出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温度可能会上升到其爆发点,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硝酸铵应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其储存条件。
-
易燃危险品:乳化炸药的其他原料如油相材料通常也是易燃危险品,储存时遇到高温、氧化剂等,易发生燃烧事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将这些易燃危险品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存放,并采取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墙、配备灭火器等。
-
运输风险:乳化炸药及其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翻车、撞车、坠落、碰撞及摩擦等险情,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并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综上所述,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对危险因素的有效防范,可以大大降低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科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考点:民用爆炸物品分类、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