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作业控制与应急救援用具配置
问: 在生产过程中,明火是导致火灾爆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请简述如何控制加热用火和维修焊割用火,并列举作业现场应配置的应急救援用具。
答:
一、加热用火的控制
-
避免使用明火设备:在加热易燃物料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是选择热水或其他介质进行间接加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直接火焰对易燃物料的潜在威胁。
-
合理布置明火设备:如果必须使用明火加热设备,应当将其布置在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的位置。具体来说,明火设备应布置在这些区域的上风向或侧风向,以防止火焰直接接触到易燃物质。
二、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
-
清洗和清理: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或管道上进行维修焊割时,首先应对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或清理。将相连的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确保没有易燃物质残留。
-
气体置换:使用惰性气体(如氮气)进行吹扫置换,排除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只有在气体分析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
-
浓度控制:对于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其浓度应小于等于0.5%;而对于爆炸下限小于等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其浓度应小于等于0.2%。
-
现场准备:动火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在可能存在积存可燃气体的管沟、电缆沟、深坑、下水道内及其附近,应用惰性气体吹扫干净,再用非燃体(如石棉板)进行遮盖。
-
安全措施: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放置在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燃。电杆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三、其他明火控制
-
严禁明火:在存在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如厂房、仓库、油库等地,不得使用蜡烛、火柴或普通灯具照明。
-
车辆管理:汽车、拖拉机如确需进入上述场所,其排气管上应安装火花熄灭器。
-
禁烟标志:在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禁止吸烟和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在醒目的地方张贴警示标记。
四、应急救援用具配置
-
动火作业: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灭火毯等应急救援用具。
-
受限空间作业:对于中毒和窒息风险较高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配备隔离式防护用具和防护服。
-
万能用具:生命体征探测器、有毒(可燃)气体探测器、液压钳等破拆工具、应急照明设备、通信联络设备和医药箱也是必备的应急救援用具。
通过以上控制措施和应急救援用具的配置,可以有效降低明火作业带来的火灾和爆炸风险,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
科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考点: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