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同时,为了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还规定了多种举报途径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1. 举报途径
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举报:
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报告:许多企业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举报热线,员工可以直接向这些部门报告发现的问题。
向应急管理部门举报:如果企业内部未能有效处理问题,员工可以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举报。
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或严重违法行为,员工还可以选择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引起社会关注。
2. 保护措施
为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条例明确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保密原则: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反报复条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举报人。一旦发现此类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奖励机制:对于举报属实且具有重大价值的案件,相关部门可以给予举报人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
3. 典型案例
例如,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名员工发现后立即向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然而,该部门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整改。随后,该员工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了举报。经过调查核实,应急管理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罚,并对举报人给予了奖励。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举报途径和保护措施,可以有效激发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科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考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的规定
1、2021年9月12日,某县应急管理局接到举报称某煤矿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根据《安全生产法》,对该起举报负责核查处理的是()。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应急管理局
C.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D.县公安局
2、甲市乙县某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该企业未按照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张某向甲市应急管理部门举报该瞒报行为。根据《安全生产法》,负责组织核查处理该举报的单位是( )。
A.乙县应急管理部门
B.乙县人民政府
C.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D.甲市应急管理部门
3、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 )制定。
A.公安部门
B.工业与信息化部门
C.财政部门
D.人力资源保障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