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如何规定了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的条件?

来源:233网校 2025-11-19 09:48:57
导读:了解《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中关于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的具体条件,有助于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避免违法行为。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如何规定了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的条件?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是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该办法明确规定了企业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即“黑名单”)的具体条件。

一、列入黑名单的主要条件

  1.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并且负有主要责任。

  2.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企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

  3. 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企业对安全监管部门或监察机构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停产停业整顿等指令拒不执行。

  4. 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企业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评价报告等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5. 其他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故意隐瞒事故、篡改事故数据等行为。

二、黑名单的管理措施一旦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将面临以下管理措施:

  • 限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将被禁止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活动。

  • 增加监督检查频次:相关监管部门将对该企业进行更加频繁的监督检查。

  • 公开曝光: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曝光该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 信用惩戒: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将受到相应的信用惩戒,影响其融资、贷款等活动。

三、案例分析某化工企业因长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多次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但未落实到位,最终导致一起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该企业不仅受到了巨额罚款,还被纳入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此后,该企业在银行贷款、政府采购等方面都受到了严格限制,企业经营状况急剧恶化。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另一方面也警示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

科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考点:黑名单制度

1、2021年7月10日,某企业发生管道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797万元,有关部门拟按程序将涉事企业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根据《安全生产法》,有关部门可以对该企业采取的联合惩戒措施是()。

A.上调有关保险费率

B.永久停止项目审批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D.暂停生产经营活动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安全生产法》 A选项正确,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暂停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行业或者职业禁入等联合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 B选项错误,采取的措施不是“永久停止项目审批”,应当是“暂停项目审批”。 C选项错误,属于干扰选项,不属于联合惩戒措施。 D选项错误,属于干扰选项,不属于联合惩戒措施。

2、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对象是违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B.对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示

C.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D.对纳入联合惩戒措施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责令停产整顿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A项错误,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对象不仅包括违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还包括整个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 C项错误,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主体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项错误,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暂停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行业或者职业禁入。 B项正确。第七十八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暂停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行业或者职业禁入等联合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处罚信息的及时归集、共享、应用和公开,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七个工作日内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曝光,强化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水平。

3、依据《安全生产法》,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 )。

A.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B.应当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

C.必须向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举报

D.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第七十五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4、《安全生产法》提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了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  )。

A.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行业协会

C.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D.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E.投资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C,D,E
参考解析:第七十八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暂停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行业或者职业禁入等联合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