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注册安全工程师 /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

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

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注册安全工程师
所属科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三章 安全生产法(★★★)/第五节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
所属版本:

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介绍

第六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 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  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对已经依法取得  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第六十四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 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7 11:44:30

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根据《安全生产法》,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
B . 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
C . 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D . 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项正确,D项错误
第六十三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①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
②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③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单选题 2.根据《安全生产法》,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
B . 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
C . 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D . 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六十三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①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
②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③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D项错误

单选题 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 )。
A . 予以停产整顿
B . 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C . 予以责令整改
D . 予以通报批评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三条,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单选题 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行使行政许可审批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时,应当公示收费标准
B . 为保障安全,有权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使用指定的品牌的安全设施
C . 对已依法取得批准但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应当撤销原批准
D . 对未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取消并处以罚款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选项错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
B选项错误,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C选项正确,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D选项错误,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大咖讲解: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

王东兴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管理学硕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主攻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向。
查看老师课程
唐忍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优秀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讲师。善于重点击破晦涩法理点,轻松提升得分。
查看老师课程
安勇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211重点高校安全管理专业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安全工程),在大型国企担任安全管理岗位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深入了解各种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查看老师课程
江慧
注册安全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二、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

第六十五条* 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现场检查权(现场调查取证权)

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对涉及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同样可以查阅,但应当为其保密)

(二)现场处置权(当场处理权)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行为,可以直接作出处罚的决定。

《行政处罚法(2021年7月15日)》第五十一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200元 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 ;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100元以下罚款。

(三)紧急处置权*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 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 使用。

(四)查封扣押权

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 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 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 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行政强制法》第25条和第27条

【注】 《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 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 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 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在本法第二十五条规  定的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非法财物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 当销毁的,依法销毁;应当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决定。

高频

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要求

第六十七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 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第六十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 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  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六十九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 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  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高频

四、对拒不执行执法决定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措施的规定

第七十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 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 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 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 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通知供电部门停止供电)

《刑法修正案(十一)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 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  行的,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危险作业罪】

高频

五、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的规定

第七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 址等网络举报平台,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  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需要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  调查处理的,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

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核查处理。

第七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举报电话 12350

高频

七、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向社会公告并实施惩戒

第七十五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 ,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高频

六、安全生产公益诉讼的规定

第七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 址等网络举报平台,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  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需要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  调查处理的,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

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核查处理。

第七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举报电话 12350

高频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

第六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 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  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对已经依法取得  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第六十四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 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高频

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

第六十五条* 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现场检查权(现场调查取证权)

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对涉及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同样可以查阅,但应当为其保密)

(二)现场处置权(当场处理权)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行为,可以直接作出处罚的决定。

《行政处罚法(2021年7月15日)》第五十一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200元 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 ;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100元以下罚款。

(三)紧急处置权*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 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 使用。

(四)查封扣押权

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 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 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 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行政强制法》第25条和第27条

【注】 《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 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 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 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在本法第二十五条规  定的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非法财物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 当销毁的,依法销毁;应当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决定。

高频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要求.

第六十七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 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第六十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 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  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六十九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 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  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高频

对拒不执行执法决定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措施的规定.

第七十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 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 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 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 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通知供电部门停止供电)

《刑法修正案(十一)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 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  行的,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危险作业罪】

高频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的规定.

第七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 址等网络举报平台,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  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需要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  调查处理的,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

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核查处理。

第七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举报电话 12350

高频

安全生产公益诉讼的规定.

第七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 址等网络举报平台,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  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需要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  调查处理的,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

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核查处理。

第七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举报电话 12350

高频

黑名单制度

第七十八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 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  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  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  有关从业人员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暂停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行业或者职业禁入等联合惩  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处罚信息的及时归集、共享、应用 和公开,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七个工作日内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曝光,强化对 违法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水平。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