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对酒精蒸馏车间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案例背景:某年10月22日20时15分,某助剂厂酒精蒸馏釜因超压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该酒精蒸馏车间的主要设备包括蒸馏釜、冷凝器、储罐等。事故发生时,蒸馏釜内的压力超过了设计值,导致了严重的爆炸事故。
问题分析:
物理性危险因素:
高温高压:酒精蒸馏过程中,蒸馏釜内温度和压力较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爆炸。
机械伤害:机械设备如泵、阀门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夹挤、割伤等伤害。
物体打击: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物体飞溅,造成人员伤害。
化学性危险因素:
易燃易爆物质:酒精是易燃易爆物质,一旦泄漏或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有毒气体:酒精蒸馏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生物性危险因素:
在该案例中,未提及明显的生物性危险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疲劳: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员工疲劳,增加事故风险。
紧张:由于设备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员工可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影响操作安全。
行为性危险因素:
违章操作:员工可能因缺乏培训或疏忽而进行违章操作,如不按规程执行检查程序。
管理缺陷: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具体案例分析:
直接原因:
设备超压:蒸馏釜内的压力超过了设计值,导致设备损坏并引发爆炸。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未按规程进行检查和监控,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超压情况。
间接原因:
设备维护不足:蒸馏釜及其附属设备长期使用,缺乏定期维护和检修,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安全管理缺失: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能有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导致隐患长期存在。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酒精蒸馏车间存在多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应严格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进行系统性的危险源辨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科目:其他安全
考点:《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